泰伯三让王位
千百年来,泰伯奔吴以让国的事迹一直在史学界中流传,代代不绝,而泰伯奔吴以让国的基本事实,则由太史公司马迁非常确凿地记述在《史记》文献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吴文化的全面深入研究,专家学者对古遗志的考察、民间传说的收集以及吴氏家谱的查阅,结合史存文献的研究,泰伯奔吴以让国的起始史实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让走吴山
传说周文王姬昌出生前有祥瑞之兆,生下来就聪明异常,颇有伟人气质,深得他祖父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宠爱。太王有心将王位传给小儿子季历,以便以后能传给姬昌,但是按照当时氏族的传统,王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姬昌的父亲季历排行老三,自然没有资格承嗣王位,这势必导致姬昌不能继承周朝天下。古公亶父既不愿违背废长立幼的氏族规矩,又为自己不能按心意传位给孙子姬昌而终日忧闷,郁郁寡欢,以致抑郁成疾。古公亶父曾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史记》卷四《周本记》)。长子泰伯看出父亲的心意,为了顺从父亲的意愿,泰伯和大弟仲雍相商之后,在父亲生病时,托言往衡山采药而一起从岐山出走,离开周原,来到岐山西面的吴山(即今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新街镇境内),以便古公亶父传位于季历。这就是孔圣人所说“三以天下让”的第一让。
泰伯和仲雍来到吴山后,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改变了吴地氏族的狩猎生活,最后成为了当地的酋长,建立起了氏族国,号称“句吴”。泰伯的吴政权与季历的周政权相互呼应,《诗·大雅·皇矣》记载:“帝作邦作对,自泰伯、王季。唯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二让奔梅里
泰伯、仲雍入吴山不返,这样,季历就被改立为太子。不久,古公亶父因病去世。为了照顾氏族的传统,古公亶父临终时留下遗嘱,要季历将王位归还给泰伯。泰伯、仲雍得知父亲病故的消息后立即从吴山赶回奔丧。这时,季历依照父亲的遗命,一定要把王位让给泰伯,泰伯坚辞不接受。后来,泰伯见几次推让都不行,只好带弟弟仲雍连夜再次回到吴山,后带领部分吴人举族南迁,从吴山出发,经河南安徽一路跋山涉水,劈荆斩刺,碾转迁移,最后来到太湖之滨的江苏无锡梅里(今无锡新区梅村镇)。为了让泰伯继承王位,季历再次派人到梅里诚请泰伯回去即位。泰伯为了表示无意继承王位之心,与仲雍断发毁容,改从土著先民纹身断发习俗。在以礼仪文明自称的周朝看来,只有遭刑罚的人才断发纹身。当信使临走时,泰伯传话于季历:“吾之吴越,吴越之俗,断发文(通“纹”,作者注)身,刑余之人,不可为宗庙社稷之主”(《论衡·四讳篇》),意思是说我已到了吴越,改从吴人断发纹身之俗,已成刑余之人,再无资格当宗庙社稷之王了。这就是泰伯的二让。
三让为至德
泰伯、仲雍定居梅里后,把岐山当时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原本以捕鱼、打猎为生的南方,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并和当地人融为一体开发江南,使得原本人烟稀少、土地肥沃的梅里地区逐渐成为人丁兴旺、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泰伯、仲雍也因之被当地民众拥举为部族首领。后来,泰伯在吴越之地营建城邑,组建国家(占有太湖以东到海,以北抵长江这片土地),国号仍称勾吴。句吴国逐渐发展壮大,终于在东南沿海站稳了脚跟,至泰伯4世孙周章被周武王封为吴子并赐予国号为吴国始,吴国逐渐强大,成为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之一。吴国建立后,泰伯却一直不肯称王,只让人们称“伯”,并且没有留下后代,为的就是把王位让给弟弟仲雍。大约在公元前1193年,季历被殷朝第29代商王太丁杀害,季历的儿子昌要泰伯回周原继位,泰伯再次让位于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泰伯去世后,仲雍成为吴国国王、吴氏的传代始祖。这就是让百姓肃然起敬的第三让。
圣人孔子在《论语》中对此赞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的赞叹。在孔子看来,泰伯的品德已达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言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因而泰伯被称为“三让王”,援引孔子的赞语,吴氏后人就把“至德”、“三让”作为宗祠的堂号称为“至德堂”、“三让堂”等。
季札三让王位
季札人称延陵季子,是泰伯的第19世孙,春秋时代的风云人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与孔子齐名的圣人,曾与孔子并称“南季北孔”,季札博学多才,饱读群书,懂得政治军事,精通音乐舞蹈,季札“让国”、“观乐”、“挂剑”等典故传颂至今。从公元前561年起,季札效仿祖辈泰伯的做法,三让王位更是为人称道。
一让:遵守周礼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61年,泰伯的第18世孙吴王寿梦离世。寿梦生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馀祭,三子馀眜,四子季札。四子之中又以季札最为贤明,从小聪明过人,熟读《诗》、《书》,通晓礼仪,仁义礼让四德俱全,深受寿梦喜爱,寿梦想要传位给他,季札谦让,认为不适情理,坚决不受。《史记》记载“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左传纪事本末》里记录有季札当时坚辞不接受王位的讲话:“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行父子之私乎?”意思是说,我真不想做君王,前面既然有规定了,何必要破坏而私循父子情感呢!于是他坚辞不受,因此只好立长子诸樊,由他代理执行政务,掌管国家政权,等办完父亲的丧事以及守丧完毕后再说。此为季札一让国。
二让:崇尚守节
前560年,诸樊元年,孝顺的诸樊守孝结束脱下孝服就要让位于季札说:“我愿达前王之义”,命季札遵吴王遗诏而即位,但季札还是不接受。并用曹国人拥立子臧而子臧逃离曹国的故事来说服诸樊和吴人,据《史记》记载:“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 ‘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原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季札批判了曹成公杀太子自立为王不知守义的行为,高度赞扬了子臧逃离曹国以成全曹成公而“遵守节义”,并说:“我虽然没有才能,但也愿意学习子臧的义举”。由于诸樊和吴国百姓一致拥立季札为王,季札见推托不掉,便放弃了自己的王室身份,带领自己的家人来到延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耕作。众人见季札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强求,诸樊只好正式立王。这是季札二让国。
三让:洁身清行
据《吴越春秋》记载:“(馀祭)十七年,馀祭卒。馀昧立,四年卒。欲授位季札,季札让,逃去。曰:‘吾不受位明矣。昔前君有命,已附子臧之义。洁身清行,仰高履尚,惟仁是处,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遂逃归延陵”。我已明言不接受王位,并已举子臧守义之例。今欲洁身清廉,崇尚品德,仁义处世,富贵对于我,像秋风吹过耳朵一样。又据《公羊传》记载:“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竭(诸樊)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谐曰喏”。兄弟誓约,王位不以父子相传,而改为兄弟继承。为了早日把王位传给季子,诸樊领兵伐楚,公元前547年,战死沙场。群臣遵照寿梦遗命和兄弟誓约,立次子馀祭为王,馀祭一面把“季札封于延凌,号曰延凌季子”,一面效法长兄,于公元前527年“好勇轻身而亡”。馀祭去世,弟馀眜立。公元前523年,馀眜也身患重病去世,馀昧临终前,不忘父王遗命,授位给季札,但季札仍然不接受王位,并再次出逃回到了延陵。吴人遂立余眜之子僚为王,季札认可,重回朝中辅政。这是季札三让国。
季札让国的事迹写进了《史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等史书里,后人称之为“后三让”。天下也都在传颂这一圣贤之事,季札遵守周礼,崇尚礼乐,洁身清行,厌恶暴力,严格遵守着嫡长继承制,稳定国家和政权,如此“守节”和“让国”,为众人所赞誉。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季札发自内心的评价,称季札为“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的仁德之人。季札以贤德著称,他三次让国,继承了先祖泰伯和仲雍的美德,故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在延陵邑,因此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其后人也把吴氏堂号取名为“延陵堂”。
泰伯和季札之“让德”,无疑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最好例证。孔子称“至德”,司马迁在《史记》中列吴泰伯世家为诸侯“世家第一”。何为“至德”,此乃“人类美德发展到了顶峰的赞誉”。孔子用极美好的语言称赞泰伯,尤其对他的“至德文化”之精髓——谦让与开拓愈加赞美,表达了他对古代先哲的崇敬。季札的高风亮节,对延陵的民众带来深远的影响,孔子对季札让国做过赞誉之辞:“延陵季子,其天民乎”(《上博楚简·弟子问》),也做过高度评价:“至德至仁之举,堪称高风亮节的典范”。其后人为了缅怀泰伯创至德家声,季札承三让延陵,他们把孔子和太史公的赞词融为一体,如开篇语所述的“延陵世第、至德世家”,“世家第一、至德让三”,“延陵世泽,梅里家声”等,以对本族的追述和对先贤的赞颂,这些传统的吴氏家风美德以及灿烂多彩的吴文化就是从此而来,并经过千百年来的锤炼与传承逐步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吴天下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4006935168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 | 渝公网安备500113020006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