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解百家姓暨首届中国姓氏艺术设计大赛完美收
时间:2018-04-27 08:58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上官慧慧 点击:次
为艺术性呈现中国姓氏文化,深度挖掘中国文化的历史内涵,将姓氏文化艺术性的传承和传播,“艺解百家姓暨首届中国姓氏艺术设计大赛”经过5个月的征集,到截止日时,我们共收到了来自各行各业,包括艺术院校的24名参赛者递交的作品45幅,取得圆满成功。 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艺解百家姓评审专家团队专家们,依据专业艺术水准,进行认真细致的评审后,并经组委会对评审结果进行统计,对得票数超过一半以上的参赛作品依次选出: 一等奖( 1名)获得者: 孙伟剑 二等奖(2名)获得者: 李青、 陈顺 三等奖(7名)获得者:刘洋、陈翔、付强、张达意、廖博、万国、闫伟红 优秀奖(6名)获得者:庚阿里、李云龙、赵玉、 张长明、席剑、刘戎路 一等奖获得者:孙伟剑 ![]() 【背景资料】以百家姓中的,姓氏“马”为主要元素。图一中,男性为马姓的起源人物——马服君。并且结合了马图腾和不同时期的演变的马字体创作。正面为马服君惜马互动,马服君通过战役战胜秦国获得马服地,之后,马服为最初的马姓氏。无论是战争还是封地,马服君都与马有不解之缘。图二中,为马字的演变中不同阶段字体变化,通过叠加的设计体现出马姓氏和马字体在历史中的演变节奏。 二等奖获得者之一:李青 ![]() 【背景资料】李树图腾说。直至今天,在我国个别少数民族中仍可找到以氏族图腾为姓的事例。如云南克木人中的野猫氏、水鸟氏和虎氏等。《东夷源流史》:"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并以李树为神树,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如李白家有桃李园,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A面:枝繁叶茂、结果的李树(连理树)。B面:汉字“李”字与李花及其它文字、符号等。 二等奖获得者之二:陈顺 ![]() 【背景资料】这套《生肖烛灯》以姓氏生肖为题材,将十二生肖形象抽象化,非常简练易识别;烛灯造型似罐,分上下两半,顶部开孔,实用性与装饰性俱佳;将姓氏生肖元素与日用品完美地融合,美观小巧、简捷易用! 三等奖获得者之一:刘洋 ![]() 【背景资料】 “刘”有斧钺之意,《广雅•释器》:“刘,刀也”。《正字部•刀部》也解释说:“刘,钺属”。这件作品以斧钺和古刘氏图腾为主要元素,又将陶艺拉坯中的塑痕和打散的“劉”字相结合,着力营造刘姓在中华文明中的源远流长。 三等奖获得者之二:陈翔 ![]() 【背景资料】这款姓氏香炉选取百家姓常见姓氏为题材,以黑体字为基础,统一进行极简风格设计;去繁就简、简约实用,将再设计后的字体融入到当下文人雅客家居用品当中,图案的通透性和姓氏的可识别性完美的结合。 三等奖获得者之三:付强 ![]() 【背景资料】:以姓氏--马为题材,正面马的造型汲取了汉代造型的特点,背面配以小篆“马”字。 三等奖获得者之四:张达意 【背景资料】张,本义为使弓弦,又为月,为鹿,为朱雀七宿第五宿,民间有开张大吉之说法,故张为吉利之意! ![]() 三等奖获得者之五:廖博 ![]() 【背景资料】 三等奖获得者之六:万国 ![]() 【背景资料】《山海经》中记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以杨氏族徽为主题,“杨”有太阳之意,由“木”和“易”构成,“木”特指扶桑,“易”意为“日升汤谷”。整个族徽有日、有龙、有凤、有捕猎工具,有猎物,意为日月生辉、龙凤呈祥、丰衣足食。 三等奖获得者之七:闫伟红 ![]()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姓氏文化延续至今。“艺解百家姓---首届中国姓氏艺术设计大赛”艺术性地展现了中国姓氏文化,是新形势下的一次创新。从发起之日,历经5个多月时间,受到主办方、承办方的关注和指导,得到了中国币章专委会的特别支持。特别是来自院校的各位老师们,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再现其艺术性,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参赛作品逐一进行评选。 在此,大赛组委会深表衷心感谢! 艺解百家姓——
首届中国姓氏艺术设计大赛 组委会2018.3.23 ![]()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s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
- 上一篇:敬黄帝拜祖先 印尼华人百家姓举行清明敬祖大典
- 下一篇:会稽庆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