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天下网移动版

主页 > 族谱典藏 >

义乌吴氏宗谱序译注

义乌吴氏宗谱序译注
 
梁启超著  吴洪激译
 
    【原文】谱牒之学起于周汉而极盛于南北朝夫南北朝所以独尊谱牒者何耶自永嘉之乱河洛沦为羶腥胡羯鲜卑氏羌裔交错于中国其后乃至如元魏之九十六族咸减字译音以冒汉族于是神明遣胄范阳之肤博陵之崔等不能不各溯其祖之所自出以自翘异以示其子孙故北朝谱牒之重良有其不得已者存也大江以南虽自汉以来次第置郡国然土著之氏半属夷越晋元渡江中原衣冠阀阅相从南徙王谢郗庚之伦惧播迁之后数典忘祖于是系固有之郡望著其世次使永不忘其所自来此南朝谱牒之重又良有其不行已者存也或者曰门阀之见增憍慢奖褊心非所以善群斯固然也虽然人性固恒恃有所观感激劝而日以向上为人子孙者食旧德诵先芬知吾祖若宗所以立身砥行效忠于国而光大其家者为何如则往往悚惕鼓舞求所以自建树不坠其绪诗不云乎夙兴夜寐无黍尔所生又曰毋念尔祖聿修厥德人人如是则不肖者惧而善者劝矣若是乎谱牒之可以翊助世教如此其重也隋书经籍志著录之诸谱今无一存矣然而故家名族相传家乘未经陈农之采未入刘向之校而体例谨严纪载详备者尚往往而有谈国故者宝焉延陵吴氏之谱据于志宁序谓协修者实为东汉灌阳侯如胜其信否虽不敢知然以隋志所载褚氏江氏庾氏裴氏虞氏曹氏阴氏之家传家记世录等其撰人多由魏晋之际然则吴谱传自汉末其事盖非不可能又据明弘治间桂越之序则尔述旧谱自灌阳侯以下世次一无所紊其佚名者则阙其名而但著其代其支派之迁徙皆朗然如列眉非代有所受之而能如是耶吴氏自泰伯以来以北人而首殖民于南服姬宗受封命氏者数十及周之衰则零落殆尽而吴乃系历数千岁至今为名宗大江以南血统之纯世泽之远未有能与吴氏抗颜行者义乌之吴吴氏支派之一耳然其谱自明洪武弘治万历清顺治雍正乾隆道光光绪未有经五十年不修者其第十五修之本成于光绪二十七年距今亦仅二十四年耳其族之长老又复有十六修之告竣其敬宗收族继继绳绳之盛业抑何其远耶昔泰伯季札以礼让仪型天下实为吾中华民族道德之源泉国之能与天地久长者恃此今也承浇末之敝贵争贱让诊种流传神明之胤其不伦胥以亡者如发吴氏子孙其有能阐扬世德以风天下者耶此又非独一人一姓之事云尔。时民国十四年二月十六日新会梁启超拜撰
    【译文】谱牒的兴起,始于周朝和汉朝,到了南北朝更是普遍推行,盛行一时。为什么南北朝时对谱牒这么重视呢?因为自晋怀帝永嘉年间发生胡人入侵的动乱后,河洛一带被胡人占领,胡羯、鲜卑和西羌,先后建立了后赵、后燕、后秦政权,交错于中国西北广阔的大地。后来到了元魏时期,胡人中的九十六个部落族人,有的减字,有的译音,冒充汉族,融入其间。这样一来,大汉天子的遗胄,范阳和博陵的后裔,就不能不各溯其祖,以告诉子孙先祖与胡人的血脉是不相同的。所以北朝十分重视谱牒,重视血脉传承,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大江以南,虽然自汉以来,都先后设置了郡县,但是还有一些半属于夷族的土著人,自晋元渡江南下,杂居于中原汉人之中,衣着习俗亦慢慢同化;特别是联姻、迁播之后,便很容易忘记自己的老祖宗了。因此,以谱牒形式,标明郡望,列出世系,永不忘自己的根本。
    南朝重视谱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些有门户之见的人,为了抬高自己,贬低他人,常常把血脉渊源搞得面目全非。修撰谱牒,理顺关系,亦是事在必然。虽然人的固有本性恒持,对祖恩祖德心存感激,努力发奋上进。但是作为先祖子孙,享受祖德,赞诵先贤,还应该知道我们的祖宗是怎样立身、砥行,效忠祖国、光大家业的?这样,往往可以受到启迪和鼓舞,努力奋斗,有所建树。不是有诗云:夙兴夜寐,无黍尔所生。又云:毋念尔祖,聿修厥德。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样,那些不肖子孙就会引以为戒,而正人君子也就会更加勉励自己了。可见,谱牒可以起到教化作用。这也是其重视的原因。再说,官方隋书经籍志著所录的各种谱牒,至今没有一部尚存;而民间氏族相传的家谱,虽未经官方采信,未登大雅之堂,然而体例谨严,记载详备,留传久远。且往往有谈及国家大事的内容,有很大的价值,可算是珍宝。
    延陵吴氏之谱,据于志宁序载,协修此谱的人,是东汉灌阳侯如胜。此载可不可信呢?虽不敢说完全可信,但按隋志所载,从褚氏、江氏、庾氏、裴氏、虞氏、曹氏、明氏等传承的家传、家记、世录等来看,其撰稿人大都是出自晋魏之际。这样看来,吴谱传自东汉末并非事不可能。又据明弘治间桂越之序,再看一看旧谱,谱中自灌阳侯以下世系,没有一个紊乱。就是佚名的,也只是缺其名,但其代、其支和如何迁徙,都记载得清清楚楚。这不是哪一代人的事就能做到这样。
    吴氏自泰伯以来,到以北人为首统治了中国的南方,姬氏宗族受封命氏者达数十个之多。一到周朝衰落,这些姓氏也就零落殆尽了。而吴氏延绵却历经数千年乏久,至今仍为名宗。大江以南,血统之纯,世泽之远,没有哪一姓氏能与吴氏比拟。义乌之吴氏,实为吴氏之一派。他们的谱,自明洪武弘治、万历,清顺治、雍正、乾隆、道光、光绪,从来没有经五十年不续修的。他们的第十五修之谱,成于光绪二十七年,距今仅二十四年。其族中宗长又把十六修之谱完成了。他们敬宗收族,前传后继之盛业,是非常远大的。昔时,泰伯、季札以礼让治理天下,实为我们中华民族道德的源泉。我们国家之所以与天地久长,依靠的是这种礼让精神。再看当今世间弊端,贵争贱让,谬种流传,连神明也不庇佑,其道德沦丧,就像系一发那样危殆。只有吴氏子孙,才有能力弘扬世德,以安天下。当然,这也不是一人一姓的事了。时公元二○○六年三月八日(以上吴氏谱序均载《世界至德文化研究》杂志、香港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吴洪激,笔名戈矛。湖北黄梅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55年毕业于湖北鄂城师范。曾任黄冈地委党史编研科科长、副县级调研员,湖北作协产业创作委员会执委,台湾汉欣文化事业出版公司驻大陆地区总代理,武汉大学出版社《中国名人轶事》、《中国掌故》、《中国戏曲故事》、“精妙实用技巧”丛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及主编。现任东坡赤壁诗社常务副社长,《东坡赤壁诗词》杂志主编及武汉《都市故事》杂志执行主编,副编审。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传奇《大崎烽烟录》、《五祖传灯录》、《中国禅宗佛祖全传》、《菩提达摩传》、《中国宫廷政变》等30余部作品及20余部学术专著,主编“中国名人轶事丛书”100部、“中国掌故丛书”86部、“中国戏曲故事丛书”28部、《精妙实用技巧》38部。剧本《于老四与张二女》(合作)获文化部和湖北省文化厅奖,“中国名人轶事丛书”获全国第六届畅销书奖,列入台湾金石堂畅销书榜。《中华当代吴氏宗贤大典》主编。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吴天下 )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s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