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天下网移动版

主页 > 中华百家姓 >

丹阳:江南洪姓的心灵故乡

57021499647618110

《新安洪氏源流考》书影

47161499647618126

唐监察御史洪察像

84701499647618126

新安洪氏家谱关于丹阳洪姓祖墓位置的记载

文/图 邱隆洪

在镇江常住人口中,共有姓氏1000多个,全国三分之一的姓氏在我市都能找得到。镇江不仅姓氏文化资源丰富,还是一些姓氏的发源地或发祥地,是许多姓氏、家族可供寻根的祖居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寻根活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各姓人士自发来到镇江各地寻根问祖,其中就包括洪姓,近年来,不断有外地洪姓来丹阳寻亲、祭祖。

关于丹阳洪姓,笔者曾撰有《三次避讳改姓的丹阳洪姓》一文,在晚报刊发后引起一定反响,远在浙江的读者洪永财先生在网上看到该文后,特地打来电话与笔者探讨交流,并惠寄一套其宗亲洪邦军先生的遗著《新安洪氏源流考》。新安,古地名,大致包括今天的浙江淳安、安徽黄山市全境及宣城市局部、江西婺源等地,洪邦军先生旁征博引,条分缕析,对新安洪氏的源流研究甚为透彻,对新安洪姓的源头——丹阳洪姓也多有涉及。

根据洪先生的研究,新安洪氏主要分三大派系:歙州洪经纶派、严陵洪绍派、歙州洪昺派,其中洪经纶派系出丹阳无疑,另外两派的许多分支实为失去世系联系的洪经纶后代,换句话说,这些分支亦为丹阳洪姓之后,三派洪氏开枝散叶,分布于今天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广大地区,更有远迁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丹阳,是众多洪姓支派念兹在兹的祖居地,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不断有外地洪姓来镇特别是到丹阳寻亲的原因。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结合洪先生的研究及史籍、方志、谱牒所载,对丹阳洪姓源流、世系、祖墓作些简要概述,抛砖引玉,以期大家对丹阳洪姓历史有进一步了解,对丹阳洪姓族人寻根问祖有所帮助。

丹阳洪姓源流之辩

据南宋时丹阳人洪兴祖撰《丹阳洪氏源流考》,丹阳洪姓本姓弘,为春秋卫国大夫弘演之后,与史书相印证,颇为契合,《三国志》记载有弘咨,吴大帝孙权姐夫,曲阿(今丹阳)人。个别洪姓家谱以古代神话人物共工氏为祖源姓宗,认为丹阳洪姓本姓共,为共工氏之后,避仇姓洪,与史书记载完全不符,恐怕只能算是一种家族“遐想”,不足为信。根据家谱所载,弘咨并不是丹阳弘姓最早的始祖。西汉时有位叫弘岳的将军,系弘演之后,带兵守江东,居金陵(今南京),为江南有弘(洪)姓之始。弘岳生五子,长子弘儒,以功封云阳侯,居曲阿(今丹阳),被尊为丹阳弘姓始祖,弘咨即为弘儒之后。

汉代以后,丹阳弘姓除曲阿一地外,还有分迁江都(今扬州)、晋陵(今常州)等地的,在三国两晋时期为赫赫有名的士家大族,据《三国志》记载,弘咨之孙弘璆仕吴为五官中郎将,迁中书令、太子少傅。另据家谱记载,弘璆子弘讷,仕晋为尚书郎;弘讷子弘恭言,官扬州从事。

不过,进入南朝以迄唐代初期近两三百年间,丹阳弘姓转入沉寂,很少有人显名于世,直到唐高宗时监察御史弘察,避孝敬皇帝(即猝死的高宗太子李弘,谥孝敬皇帝)讳,改姓洪。据《元和姓纂》记载,洪察为毗陵(今常州)人,其族为丹阳洪姓分支。洪察生子洪子舆,武则天神功元年(697)中绝伦科,睿宗时为侍御史,刚正不阿,时有清名。洪子舆生子洪经纶,唐天宝年间进士,德宗时为河北黜陟使,因处置藩镇割据失当罢官。根据家谱记载,洪经纶罢官后曾任宣歙观察使,迁居新安,被新安洪氏尊为始迁祖。

由于史籍关于洪经纶的记载甚为简略,对其葬地更是失载,于是出现了各地洪氏家谱对洪经纶入徽路线、事迹、葬地记载不一的现象。单就葬地一项,浙江洪姓家谱说洪经纶葬于宁海西店,安徽洪姓家谱则称葬于休宁黄石,江西洪姓家谱又说葬于婺源官源。不过,这些洪氏支派或以丹阳为郡望,或以毗陵为郡望,也就是说,均坚持系出丹阳。

根据有些洪姓家谱记载,洪经纶生有三子,长子、三子留居新安,次子洪仙回迁祖居地丹阳荆村,为丹阳一支;也有的家谱认为丹阳洪姓支祖为洪经纶之侄洪诠(洪察次子洪子与之孙、洪经纶族弟洪经时之子),还有的家谱认为回丹阳荆村祖居地的为洪经纶三子洪全,即洪诠。究竟哪一种说法可靠?由于年代久远,早期谱牒资料缺失,已难查考。

丹阳洪姓世系之稽

丹阳洪姓自西汉迁居于此,迄今已超过2000年,为今镇江地区传承最为久远的家族之一。丹阳洪姓历史上曾多次纂修家谱, 据知情的洪经荣老人介绍,丹阳洪姓最后一次续修家谱是在民国年间,家谱规模达数十册,仅谱序就有好几册,一套家谱装满整整两大木箱,可惜在上世纪“文革”初期,被抄家者搜出,付之一炬,以致世系难稽,成为洪姓族人心头之痛,也让外地来镇寻根的洪姓宗亲引以为憾。

前不久,笔者因查找资料,在网上发现了一部《丹阳洪氏宗谱》,明崇祯元年(1628)刻本,起初以为就是已失传的丹阳洪姓之谱,经翻查发现,该谱其实是安徽休宁、歙县、祁门以及江西婺源、福建等地洪姓所修的统宗谱,目录作《重修洪氏统宗正脉谱书》。该谱《丹阳世表》记载了从弘演之祖以迄洪经纶

之子连续40多世的世系,不过,经洪邦军先生考证,存在不少后人想象的成分,与史志所载不尽吻合,与别的家谱相较,也有许多说法不一的地方,姑且从略。

丹阳洪(弘)姓相对确切的世系是从唐末的洪诠开始记起的,同样是在这部《丹阳洪氏宗谱》中,笔者意外地发现了丹阳洪姓的早期世系,虽然极为简略,但对了解丹阳洪姓唐宋时期的历史仍有帮助。《丹阳世表》之后附有“丹阳荆村谱系”,以洪诠为第一世,记载了洪诠以下11世350多人。据谱系所载,洪诠生六子,长子、次子世系失考;三子洪侃无后;四子名不详,迁居玵村(疑为珥村之误,经查《江苏省丹阳县地名录》,有珥村无玵村);五子洪俊、六子洪备世居荆村,洪俊一支居西巷,号称西洪,洪备一支居东巷,号称东洪。此后子孙繁衍,至宋代时科甲鼎盛,代有显宦,世称“三洪”。

《至顺镇江志》记载的宋代洪姓进士有:洪洞(谱系作洪泂)、洪民师、洪造、洪遘、洪譓、洪逵、洪拟、洪兴祖、洪元直、洪竩、洪秉哲、洪野。与谱系比对,洪洞为丹阳荆村洪姓五世;洪民师为丹阳荆村洪姓六世;洪譓、洪拟、洪遘、洪逵、洪元直俱为丹阳荆村洪姓七世;洪竩、洪造、洪兴祖俱为丹阳荆村洪姓八世,其中洪民师、洪元直、洪譓、洪竩、洪造为西洪一支,洪洞、洪拟、洪遘、洪逵、洪兴祖为东洪一支。洪秉哲为洪竩之孙,谱系失载,不过谱系记载了《至顺镇江志》失载的一名进士:洪奥,东洪支六世,宋治平四年进士。

丹阳洪姓祖墓之考

寻根问祖,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寻找宗亲,祭扫祖墓。由于家谱被毁,丹阳洪姓祖墓方位难以查考,好在外地的洪姓家谱为寻找丹阳洪姓祖墓提供了一些线索。根据新安洪姓所修家谱的“统谱凡例”,丹阳洪姓先世祖墓所在地“黄荆墩在曲阿练湖之上,地名石羊子”,甚至还给出了四至范围:“东至塔脊岗,西至运河,南至甘草山,北至丹阳城”。安徽休宁云山一支洪姓家谱旧序还解释了“荆城”这一地名的由来:黄荆墩,人称弘将军墓,墓之前插荆为城,洪姓族人依墓而居,人称荆城洪家,又名洪村。

经查丹阳县志,清代尚有地名“前石羊”、“后石羊”,在县东北尚德乡。洪邦军先生曾两次来丹阳实地考察,当地洪姓族人提供的情况是,洪氏大宗祠在大泊洪家村,荆村洪家村、河阳洪家村洪姓均由大泊迁来,另外珥陵有洪陵村。结合家谱所载,洪姓早期祖墓“黄荆墩”(石羊子),应该在大泊洪家村,也就是洪氏大宗祠附近,大致位于今丹阳市经济开发区区域内,至于具体方位,有待结合家谱所载实地踏勘后才能确定。

有趣的是,不仅在丹阳,安徽休宁黄石、江西婺源官源(今名官坑)、婺源车田等洪姓居住的地方都有“黄荆墩”这个地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移民导致了地名的“搬家”,移民往往有将原来居住地的名称使用于新迁入地的习惯,意在不忘根本。“黄荆墩”这个地名的一次次“搬家”,恰好印证了丹阳洪姓及其分支一次次迁移和定居的过程。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s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