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史中博大精深的吴文化普及讲座78
时间:2019-10-17 01:33 来源:中国报道 作者:吴蜀丰 点击:次
文/吴美福 千古贤风“后三让”东汉大才子蔡邕能从一个人的琴声中听出那人暗藏杀机,当时,许多人认为他了不得,殊不知道在春秋时期却有一个人能从乐曲中听出一个国家的兴亡来,这才是真正不得了的“本事”啊!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孔子最为仰慕的季札,在春秋时期在哪个时代孔子远远不如季札的名气大,季札的名望在各个国家那是“如雷贯耳”,拿现在的话说是顶级的大碗,国宝级的人物。"南季北孔”是后来的历史学家等先生们提出的,还算他们知道季札的贡献、对季札的定位还算过得去,所以才把季札摆在孔子的前面。季札是先秦最伟大的预言家,除了预言一个国家兴亡,季札还是一位艺术评论家,外交家,礼乐礼仪家。他曾三次将天下拱手送给几个哥哥,被孔子称赞为贤德圣人。
公元前544年,吴王馀祭派季札出使鲁国,鲁国国君向季札展示了周朝的音乐。听到《周南》和《召南》时,季札说:“这首歌很美,教化开始了,但还没有完成,不过百姓辛劳却没有怨恨了。”
听到《卫风》季札说:“这首曲子很美,忧思却不困顿,就像卫国的康叔、武公的德行是一样的。”听到《郑风》季札说:“这首曲子也很好听,只不过太繁琐了,恐怕会最先亡国吧!”听到《秦风》季札说:“这曲子才能被称作华夏正声,宏大无比,想必会发展成像周王朝那样的大国。”
季札听完各国的乐曲以后都作了相应的点评,或者也可称之为预言,这些话以后都应验了。离开鲁国以后,季札又到了齐国,一到齐国他就立刻告诉晏平仲齐国政权将要易主,劝晏平仲要想活命就赶紧交出手中的封地和官职。晏平仲对季札的话非常信服,交出这两样东西以后,他才在后来的栾、高二氏相互攻杀的灾祸中保住了小命。
从齐国转至郑国,季札与子产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为了知己,季札告诉子产郑国国君坐不久了,很快这个位置就会落到你头上来的,到时你一定要小心,切记以礼治国,否则距离郑国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到了卫国,季札称“卫君子多,国应无患”!卫国在那之后相当长的阶段都没有内忧外患。到了晋国,季札预言晋国的政权将落到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这三家,后来战国时期的赵、韩、魏三国便是这三人的后代。
孔子曾说“泰伯是道德的巅峰,三次将天下让给别人。”而这季札正是泰伯的后人,也是一位三让天下的贤德之人,况且他还有预言天下事的本事,就更是难得了。 仲雍传到十九代寿梦,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事件发生。寿梦一说有四个儿子,一说有五个儿子,综合史籍记载来看,我认为有五个儿子是对的。 老五季札从小聪明伶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说话做事,处处得当,有礼有节。因此得到他的君父与哥哥们的钟爱。 寿梦一直在心里考虑,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光大咱吴国的伟业,遂打算将来把王位传给他。但又不便明说,怕伤了季札兄弟间的感情。但是,这种内心的思绪时不时从言语和行为中以及在寿梦的肢体语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他的五个儿子都懂得父王的意思,特别是季札更明白。 一场重演当年泰伯三让君位、五兄弟手足情深、血脉相依感动江南人民的动人的一幕就此拉开漫长的序幕。公元前560年,寿梦大病一场,在病榻上,寿梦觉得自己阳寿渐近,时日不多,君位继承的事没有落实,寝室不安,焦虑不安。季札很了解父王的心思,按照礼制,王位历来是由嫡长子优先继承,破坏礼制,易滋事端,破坏团结,与国与民不利,与兄弟间不和,其他国家发生过多少骨肉相残的事。因此,季札态度很坚定与父王首先表明了不做国君的事。 当寿梦的丧事一办完,诸樊就召集大臣和兄弟们,他说:“先王多次说过,小四德才兼备,当时如果没有立嫡立长这个老规矩,我就立小四算了。”又说:“我当时已经遵照先王的意愿办,先王已经安息了,人心也向着季札,还是请季札兄弟来当这一国之主吧。” 大哥诸樊的一番心里话,感动了在场的人。听听季札的回话:“先王制定礼法,并不是因为先王私心特别喜欢嫡长子。而是出于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安宁的考虑,你我怎么能随便改变呢?”又说:“我虽然无才无德,但愿意向先祖、向古人学习,坚守节操与礼法。我确实不可能接受大位。” 为了平息社会舆论,让大哥诸樊没有更多的顾虑更安心的处理国家事务,于是季札迁居到乡下野外做个农夫,开荒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自由自在,看书养性。 诸樊在位十三年,公元前547年,在与楚军交战中,中箭负伤。毒发死前,他想起了隐居乡野的小四季札,内安一阵悸动,他遵守了承诺,没有传位给儿子,而是传位给了二弟馀祭。 馀祭即位后,就把季札的住地延陵封给他,从此,季札又称“延陵季子”,后来,延陵吴氏成为吴姓的著姓,有“天下吴氏出延陵"之说。馀祭在位十七年,后被人杀害,依照与父王的嘱托,馀昧继承了王位。馀昧在位四年就去世了,按照“兄终弟及”的约定,这次,轮到了季札来做国君了。于是乎,吴国上下都殷切期盼季札归位,带领吴国走向辉煌。于是乎,季札再次让出王位。 首先,从当时吴国外部环境和吴国内部政治形势和权力态势与利益集团的斗争来看,季札并不是好揽权势的人,出于谦逊礼让的基因天性,他不愿意捲入特别是与他的侄辈们争君位。况且他对王族集团间争权夺利的情况也很了解。三哥馀昧的儿子公子僚,大哥诸樊的儿子公子光都是雄心勃勃的人,对君位觊视已久,志在必得。自己如坐上王位,不就成了他们的对手对立面?甚至成为他们的仇人或者是暗杀的对象?如不认真对待,妥善谋划,遭到毒手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自己做了国王,在非常的时期肯定是要用专政的手段,这不是自己的德性,也于国家不利,更不利家族的团结。于是,他毅然决然的再次退避延陵,是想用自己实际行动感动感化侄辈们,不争不夺不斗,和谐团结,造福吴国,从此季札再也没有踏进吴国都城一步。 后来,公子光上位后,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阖闾,要请季札回国,特意去延陵上门请季札,要将王位还给季札,季札对阖闾说:“我已年迈,没有精力为政事操劳。王位还是您的。只要我们的列祖列宗有人祭祀,只要人民有君主领导,只要国家和平安宁,江山社稷有主,谁继承大位,我都尊重他,服从您的治理,不会有任何不满与怨愤。大王好好的管理国家吧!”再次坚决的拒绝王位。他表现出以国家大局为重,宽宏大度,大义凛然的气节。在中华民族道德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季札之举,让的是王位,也就是意味着让出的是巨大的权力、至高的地位、光荣的名誉、巨大的利益,这一切,几千年来又有几人能做到?这不是数字概念的单纯的让,这也不是历史上所说的“三让”,这是心底无私的让,是纯粹的让,是道教中“无为”最高境界的让。这一让,让得惊天动地,这一让,正如先祖泰伯、仲雍之举,穿透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的又一壮举,却有极强的积极主动进取开拓创造之意识与品格,由此可见,这种追求道德完美和开拓进取的举动,是一种旷世之举。 我们不但要学习季札的三让,更要学习季札热情四溢的才华与威仪的积极情怀和热情,季札周游列国,展示了过人的才华与洞察力。这是一种威仪的展示,一种展示吴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种展示吴国国力的强大。古人说,威仪三千,礼仪八百,威仪比礼仪重要得多,所以季札非常认同与肯定威仪的重要性,所以季札藐视其自身配剑的价值千金之财,看见徐君爱不释手,暗自许诺要送给徐君,但仍然坚持要在完成威仪于列国之任务之后,仍把千金之剑送给徐君,虽然这时徐君已经去世,但为了完成心中之许诺,仍然把剑挂徐墓之前,以示季札对自己心中之意志与欲望以及初衷的炽烈坚持,这就是一诺千金,诚信至本的精神。 孔子非常景仰季札的大贤大慧,特地为他的墓题了墓碑:“乌乎!有吴延陵君子之墓。”
【编者按】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今苏南、浙北一带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浙北的环太湖流域,苏南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
【作者简介】吴美福,男,1956年10月生,福籍赣邑万年县,现定居县城。函授政治学本科学历,199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于今年已十一年,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五年,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各地吴家,走访了绝大多数国内各地宗亲和一部分海外宗亲。 (责任编辑:吴蜀丰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s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