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普及150讲座 明代杰出小说家吴承恩
时间:2020-01-26 20:24 来源:天下吴氏 作者:吴蜀丰 点击:次
文/吴美福 【编者按】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今苏南、浙北一带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浙北的环太湖流域,苏南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
吴氏人物传——吴承恩生于大约1500年,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淮安山阳、即今江苏淮安县人,祖先枞阳高甸居住,其家族是从高甸吴氏分迁淮安府山阳县,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吴承恩先祖是江苏淮阴涟水人,到其父亲吴锐时,已家道中落,因家谱失落,自高祖吴鼎以上世系不明晰,何时迁入淮安或居住淮阴涟水不清楚。
吴承恩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据记载有志怪小说集《禹鼎记》已失传。吴承恩的外甥孙丘度搜集其残存之稿,仅存“十一于千百”,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后人将其诗文编成《射阳先生存稿》,代表作有《西游记》。大明弘治十三、即1500年,吴承恩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庭,家境清贫,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自幼聪慧,喜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
嘉靖八年、即1529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嘉靖二十九年、即1550年,吴承恩大约5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嘉靖三十五年、即1556年,由于家中母亲已是古稀之年令且家里贫寒,迫于生计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
隆庆二年、即1568年,他生性耿介,秉性刚直,得罪了上司,“拂袖而归”,解甲归乡。归乡后闭门著述,他一生对奇闻轶事兴趣盎然,四处搜集民间传说资料,“几贮满胸中矣”,著有《禹鼎志》。唐僧取经的故事自唐朝以来在民间有广泛的流传,到南宋时就有话本巜大唐取经诗话》,至元末明初时出现了大部头巜西游记》话本,这些促使吴承恩产生了创作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的想法。他写《西游记》小说的主旨是不拘泥于史书关于唐僧西域取经的记载,而是以浪漫主义精神和神话理想主义对故事进行了大胆的富有创造性的创作,以神与魔的比喻表现形式揭示了正与斜的生动形象,成功的塑造了孙悟空神话版的英雄人物,创造出了一个完整的神话世界。《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千奇百怪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内涵,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至今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完美佳作。他一生著作诗文书稿颇多,却因膝下无子女,且家贫清寒,文稿大都散佚,后人帮他编辑《射阳先生存稿》。晚年以卖文为生,约六十七岁时到过杭州,1582年去世,活了82岁。
【作者简介】吴美福,男,1956年10月生,福籍赣邑万年县,现定居县城。函授政治学本科学历,199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于今年已十一年,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五年,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各地吴家,走访了绝大多数国内各地宗亲和一部分海外宗亲。 (责任编辑:吴蜀丰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s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
- 上一篇:重庆吴氏文促会会长吴世平新年贺词
- 下一篇:吴文化普及讲座 151国子监祭酒吴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