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学》第四章传说篇17吴祭的故事
时间:2021-12-08 23:20 来源:天下吴氏网 作者:吴蜀丰 点击:次
文/吴美福
吴祭为泰伯第六十二世孙,字孝先,号道成,生于唐开元6年(公元718年),据记载,吴祭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善进乡。22岁中举,25岁授浙江主薄,37岁任工部屯田员外郎,51岁起官拜平章政事兼观察使。史记:“祭居官清廉,勤政为民。”卒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享年86岁。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至衰。在此局势下年过六旬的吴祭,为避战乱,携家眷30余人前往福建侯官(今闽侯),后又迁莆田北隅灵岩山,再徙居黄石之沈浦。吴祭为最早入闽,开发福建的先贤之一。定居莆阳后,率民开垦莆田的南洋和北洋万余顷。开沟挖渠,建海堤,围滩涂,兴修水利,抚民安民。吴祭出生中原望族,居莆阳后潜心办学,广设书院,教化乡民。宋左丞相陈俊卿赞吴祭为:“大哉儒宗,百世仰止,粤从中州,居莆水南,五侯似绩,国堞永纪,袍笏俨然,尊共瞻盯……”。
吴祭后裔在莆田黄石一支于宋代分18房系,在福建、广东、浙江、海南、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加拿大、欧美等初步统计116支系400多万人。其中,唐、宋、元、明、清后裔中,有国师吴大田,状元吴淑告等,有明文记载的进士就有141人,堪称“进士家族”。 吴姓族人于明清之际迁徙宝岛台湾,现多分布在板桥市、台北市松山区、三重市、云林县、高雄县、台南县、嘉义县、新竹市等地。吴姓人口全台湾排序第7位。吴祭后裔在台湾地区的就有50多万人,被台湾人称为“阿里山之神”、世代供奉的的吴风,是吴祭第32代裔孙。近代和现代,吴祭后裔中有广东湛江抗法英雄南柳人,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等,为官者、高科技人员、巨商富贾、“世界佳丽”、 “国际棋手”等等,不可胜数。 吴祭的后裔众多荣耀,使海内外来吴祭墓(祠)瞻仰朝拜的日益增多,寻根问祖人员纷沓而来,特别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来祭拜的吴祭后人更是接应不断。文物中心的顾问吴永坤告诉记者:“吴祭文物保护中心的成立对于研究吴姓源流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吴祭墓(祠)对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和发展区域间的经济,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唐代吴祭墓(祠)正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简介】吴美福,男,1956年10月生,福籍赣邑万年县,现定居县城。函授政治学本科学历。200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至今,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各地吴家,走访了绝大多数国内各地宗亲和一部分海外宗亲,首届吴学体系建设研究会发起人。著有《浅谈吴学》即将出版。 (责任编辑:吴蜀丰 )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s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