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天下网移动版

主页 > 至德天下 >

《论吴学》第五章遗迹篇01泰伯庙

文/吴美福
        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在今无锡梅村镇的伯渎河畔。为纪念泰伯而建。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庙。经过历代修建的泰伯庙,是一组群体建筑,庄严辉煌。 现存的泰伯庙为明清建筑,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石坛北为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棂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三间。后有院落厢旁,东西各九间。院内尚存古柏、桂树各一株。

        泰伯大殿,面阔五间。1983年对泰伯庙进行整修时,塑泰伯像一尊,身高4.5米。两厢塑泰伯、仲雍后裔28尊塑像。1987年,陆定一和赵朴初分别题写“泰伯庙”和“至德高风”额。泰伯庙旁,又竖起“江南第一古镇”牌楼,正在兴建“泰伯园”。

         司马迁在《史记》里把泰伯列为“世家”第一,他的事迹被历代史学家载入史册。 他因让位,偕弟仲雍,避居江南,在梅里(今梅村一带)建“勾吴”国,筑“泰伯城”,成为吴学文化的发源地。2006年05月25日,泰伯庙和墓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东汉以来,梅里泰伯庙的兴废,在南北朝之前的一段情况已很难考证。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文献为写于魏晋时期的《吴地记》。其中有关于梅里泰伯庙的记载:"泰伯城筑于梅里平墟,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今日梅里乡、亦曰梅里村,泰伯庙在焉。城东五里曰皇山,一名鸿山,有泰伯墓。" 元·王仁辅的《无锡县志》明确记载:"吴泰伯庙在州(无锡州)东南五里景云乡,临泰伯渎。"这部县志引用了北宋《太平寰宇记》的内容:"泰伯开渎以备旱涝,百姓利之,为立庙于渎侧。鸿山梅里皆有泰伯庙。"元《无锡县志》还记载了元代至顺年间修葺泰伯庙之事。经过元末江南地区的战乱,梅里泰伯庙已十分破旧。洪武10年(1377)在无锡县城内小娄巷建了新的泰伯庙"以便祀事"。

        明弘治13年(1500)无锡知县姜文魁带头捐俸,募集财物修庙,得到当地乡绅的支持。姜文魁在原庙旧址不远处稍移了一下位置,泰伯庙仍处在伯渎河河岸上,经过一年的努力,新庙终于落成。"即旧祠之傍而别创之,规制宏拓,堂庑翼然,春秋享祀,设道士世守,以奉香火,示民报本也。"姜文魁"重构殿寝门堂,规制有加于昔。""立石表,置祭器,列入祀典。"从此"殿寝明堂,圭洁靓深,石表对峨,过者悚息,春秋献享,永永无怠。" 这次修建奠定了500年来泰伯庙的基础,从此以后,梅里泰伯庙成为祭祀、纪念泰伯的中心。弘治修庙以后过了近百年的时间,梅村泰伯庙又"日就倾圯……墙垣檐宇,莫支霜露,庭中古柏,半供樵苏。" 这次由驻庙道士募得倪瓒的捐资,于万历24年(1596)重新修复了泰伯庙。这次修葺之后,泰伯庙每过几十年即能得到一次修缮和扩建。明天启3年(1623)、清康熙31年(1692)、57年(1718)、乾隆3年(1738)、嘉庆23年(1818)、道光29年(1849)相继进行修缮和扩建,使得泰伯庙颇具规模,增加了许多建筑,丰富了它的人文内涵。 经过世代修建,泰伯庙沿中轴线自南至北有金水河、香花桥、"至德名邦"石坊、棂星门、戟门、至德殿、祖师殿、关帝殿;中轴线以东为东院,东院有三让堂、尊德堂、仓厅、小让王殿、大夏堂、慈俭堂、圣堂、还山小筑;中轴线以西的西院有珠宝堂、云山深处、德洽堂、采芝堂、隔凡楼、大树堂。泰伯殿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成为江南有名的古迹。 

        咸丰10年(1860)无锡失陷于太平军。泰伯庙除大殿和两庑之外,其余所有建筑全被拆除烧毁。清末民初,两庑亦遭火灾,大殿虽巍然独存,但亦已破旧。民国年间,吴氏族人稍稍复建了一些建筑。抗战胜利后还举行了盛大的祭祖活动。解放后,泰伯庙重新遭受极左路线的蹂躏,五十年代初,被梅村师范的学生毁了泰伯的塑像,匾联全部亡失,不久之后,庙内建筑概被占据派作他用。至文革期间,危害更烈,此时已无人敢提泰伯。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教条下,泰伯的三让精神已被抛弃。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阳光也照到了古老的泰伯庙,1984年,人民政府拨款对泰伯庙进行了重修。经过九十年代的大修,许多建筑得到了复建。

         无锡梅里的泰伯庙是享誉满天下的祭祀中心。
位于苏州市阊门内下塘街250号桃花坞历史街区之中的泰伯庙,历史可追溯至东汉, 为江南地区第一座奉祀吴地开发始祖泰伯的庙宇,也是一座官庙。现尚存至德桥、至德坊、大殿三间、东西两庑各三间等为清代建筑。泰伯庙始建年代东汉永兴二年(154年)现存年代清同治六年(1875年)建筑规模桥、坊、享殿、东西两庑。

       泰伯庙中有康熙、光绪及民国时重修记碑石可考。康熙四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南巡时,钦赐给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的“至德无名”四字。随后,乾隆在乾隆十六年二月南巡时在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三让高踪”,乾隆历次下江南遣大臣祭苏州泰伯庙。可见苏州泰伯庙之地位。1982年,泰伯庙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泰伯庙至德桥俗称泰伯庙桥,梁式,桥墩仍为石砌,桥面已有改动。过桥迎面耸立四柱三间冲天式石坊,柱端雕卷云纹,横额镌"至德坊",为光绪二年巡抚吴元柄所书。原尚有"三让无称"、"归化"、"开吴"三坊及石桥、方池,现均已无存。享殿广三间,面阔14米,进深10米,硬山顶,前加卷棚。殿内立有清康熙二十四年《重建至德庙碑记》、二十五年《巡抚江南汤公长生碑》等石刻。东西两庑各三间,壁嵌泰伯及诸先世画像刻石,镌于光绪二年。由于庙屋已破旧,且古建筑被占用为菜场,苏州于2009年出资迁出菜场,修复古建筑,增建前殿,使这处古建筑群焕然一新。历史背景建造沿革《汉书·地理志第八上》记载:“会稽郡,秦置。高帝六年为荆国,十二年更名吴。……县二十六:吴,故国,周太伯所邑。……莽曰泰德。”汉代人们认为吴县为泰伯奔吴所在之故都,因而两汉之间的王莽“复古改制”将吴县(即苏州)改名为“泰德”,意为“泰伯让国之德”。东汉时期在苏州建造了吴地第一座祭祀泰伯的庙宇,即苏州泰伯庙。

         泰伯庙至德坊被历代吴姓修撰本族家谱作为参照范本由长沙王芮公之后吴如胜所修的吴氏开山族谱《世系》里详细载录了糜豹奉旨在永兴二年于吴郡阊门外(即苏州)建了泰伯庙,吴如胜儿子吴允迁回吴郡(苏州)掌管祭祀,后世修的十四次谱中都记录了此重大事件。历代修建泰伯庙又名至德庙,为奉祀古吴国始祖泰伯之祠庙。历史记载东汉永兴二年(154年)郡守麋豹建于阊门外,五代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吴越王为避兵乱徙于今所。1092年诏号至德庙。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庙毁。乾道元年(1165年)知府沈度鸠工重建,又于庙前建至德桥。后历经1252年,明宣德五年(1430年),成化中,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万历十九年(1591年)、四十六年,崇祯二年(1629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五十九年先后葺治,主其事者有知府况钟、巡抚汤斌等名臣。咸丰十年(1860年)又毁,同治六年(1875年)增修。民国时期亦曾修缮。庙中有康熙、光绪及民国时重修记碑石可考。
        苏州泰伯庙全景康熙四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南巡时,钦赐给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的“至德无名”四字。随后,乾隆在乾隆十六年二月南巡时在苏州泰伯庙御笔亲书“三让高踪”,乾隆历次下江南遣大臣祭苏州泰伯庙。可见苏州泰伯庙之地位。

        陕西岐山县的泰伯庙有以下几处:(1)凤鸣镇叩村泰伯庙;(2)雍川镇高庙泰伯庙;(3)益店镇西街泰伯庙;(4)故郡镇涝川泰伯庙;(5)凤鸣镇东坡村泰伯庙;(6)蒲村镇南庄泰伯庙(文革中被毁);(7)岐山县城东关泰伯庙(已毁)。
        在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太白梁乡大平村,有建于清代的泰伯庙,几经毁坏,现由当地信士赵升选等人,有所修葺。
        目前,全国尚存古泰伯庙九座,近代以来,各地建设有许多新泰伯庙就不一一在此介绍,泰伯的光辉誉满天下。

        【作者简介】吴美福,男,1956年10月生,福籍赣邑万年县,现定居县城。函授政治学本科学历。200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至今,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各地吴家,走访了绝大多数国内各地宗亲和一部分海外宗亲,首届吴学体系建设研究会发起人。著有《浅谈吴学》即将出版。 
(责任编辑:吴蜀丰 )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s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