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原创作品 >

弘扬季子精神 传承延陵基因

发布时间:2024-04-18 22:33 来源:至德天下网
文/薛焕炳
      2023年春,由常州市人民政府主导建设的季子文化展示中心,在季子祠故址北奠基,计划在明年季札诞辰2600年之际完工,届时,季子故里将用隆重的形式纪念这位伟大先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同时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这样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也是红色基因的文化根基。当今社会大力倡导赓续红色基因,同样要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力度。什么是基因?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中,呈线状排列,DNA分子具有遗传功能。明白了基因的遗传功能,就知道优秀文化传承的规律,以及萃取先贤思想精华的途径,这就是我们研究关注的文化DNA。讲到文化DNA,在三吴地区就不能不讲泰伯与季札,本人通过对史志的阅读,以及历代先贤对季札的评说,认为季札精神就是延陵基因,延陵基因体现季子之“五德”。
      一、季子“五德”的具体体现
      历代中国儒者推崇孟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视为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后来称之儒家“五常”。在江南历史上,曾经赞美过隋代司徒陈果仁,称其身怀“八绝”,即忠孝文武信义谋辩,“八绝”是“五常”的继承与发展。在其去世后,封为陈烈帝,祖庙在常州,江南地区多见祭祀陈烈帝的传统风俗。而在春秋时期,与孔孟同时代的吴地人文始祖季札,则身怀“五德”,即让国之德、躬耕之谦、观乐之智、挂剑之信、救陈之义,与孔孟倡导的“五常”内涵如同一辙。季札“五德”即是延陵遗风,季札依然能在当今社会竖为标杆,指导人们如何做人行事。让国之德。《易·繫辞上》云:“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公羊传·吴子使札来聘》言:“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论语·泰伯》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何谓至德?最高道德也。
      在吴国历史上,历来有“前三让”“后三让”之说,“前三让”是指泰伯携仲庸为实现古公亶父意愿,数次南奔,终达荆蛮,断发文身,建立勾吴;“后三让”是讲季札违背父王寿梦意愿,数次离开国都,隐于延陵,教化子民。两者本质、途径基本相似:前者是父王不想长子泰伯继承王位,而将王位传给季历以及姬昌;后者是父王不想长子诸樊继位,而把王位传给四子季札,季札不受。季札数次让国,最后才封于延陵。后人视泰伯、季札让国为最高道德。
      躬耕之谦。《史记·吴太伯世家》曰:“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弃室而耕意味什么?,意味如同庶民。季札身为王子,放下身段,躬耕于野,并在封于延陵前,已有躬耕舜山的记录。《吴越春秋》载有季札这样一段话:“季札曰:‘洁身清行,仰高履尚,惟仁是处,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遂逃归延陵。”季札不以王子狂妄傲人,相反如同野外农夫,与人一起劳作,且谦卑尊民,季札德行感动吴国之人,他们如同众星拱月般衷心拥戴季札为国君。不得已为之,隐于山水之间,表明自己志节。
      观乐之智。《乐经》为古代六经之一,季札是先秦时期最早的音乐评论家之一,懂得《乐经》之理。正如《论语·雍也》所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季札与孔孟一样,是当时最伟大的智者,在齐国,劝晏子“让权”以避祸;在郑国,劝子产执政务不忘“礼乐”;晋国富裕奢侈,嘱咐叔向“守礼”,注意避祸……所以班固在《汉书》中说:“季札观乐,为之歌秦,曰:此之为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旧乎?”季札观乐发表的评说,是其智慧的集中体现。
      挂剑之信。季子挂剑的故事核心讲的是诚信,世上何为贵?当然是人与人自己的信誉。故此,唐代诗人李白有诗曰:“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如果说季札出使归来,徐国君主依在,他将曾经暗许的佩剑赠与友人,这已经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宝贵的诚信。而季札面对一个松坟,毅然决然将心爱的宝剑挂于墓前,这已超出宝剑价重的概念,按今天的语言表达,真可谓“为了诚信故,一切皆可抛。”
      救陈之义。季札“大义救陈”之事,史书中多见记载。《左传·哀公十年》:“冬,楚子期伐陈,吴延州来季子救陈,谓子期曰:二君不务德,而力争诸侯,民何罪矣?我请退,以为子名,务德而安民。”北宋时苏东坡在《延州来季子赞·并引》中也大力褒奖季札救陈的义举,称之“泰伯之德,钟于先生”。而在民间,“大义救陈”故事同样不绝于耳。故事是讲季子92岁时,遇到陈国使者来吴求救。此时楚国凭借强大实力,攻打弱小的陈国,陈国君主知道季札仁义,于是派出使者请求帮助。季札了解情况后,不顾年迈,跟随使者乘车来到双方交战前沿阵地。楚国战将子期(一说楚公子)知道季札为吴国君子,见其不远千里,为避免涂炭百姓前来阻战,大为感动,于是听从劝告,率军回朝。季札之大义,解救了陈国之危难,而季札不久就离开人世。
      二、季子“五德”的积极意义
      季子“五德”笔者称之延陵遗风。延陵既是地名,也是人名。作为地名,涉及今天常州、无锡、江阴、丹阳等地,范围甚至更大;作为人名,延陵就是季札,季札就是延陵,季札历来号称延陵季子,历史上所说的“延陵世泽”,就是讲季札精神世世代代泽被后生。
      季札让国之德、躬耕之谦、观乐之智、挂剑之信、救陈之义等意义何在?笔者以为意义至于人生价值观。我国提出了 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而前者是国家与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联系季札品德及其思想,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相符。
      季札让国之德是爱国之德。春秋时期,诸国遵循周礼,当年孔子面对“礼崩乐坏”景象,大声疾呼:“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季札作为寿梦第四子,按周礼是不能继承王位的,如果违犯这一规矩,天下必乱,百姓涂炭。季札数让王位,为的是尊礼守正,以仁为重。季札躬耕之谦是爱民之谦。《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尚书·五子之歌》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民可近不可下”是民本思想的一种表达,这一思想源远流长,其肇于商周,轫于春秋,体现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思想。季札努力践行,采用躬耕之形式,表达对子民的亲近,对百姓的尊重。
      季札观乐之智是治国之智。季札通过观乐而议政,预测天下国运。其在听歌、品乐、观舞过程中,盛赞西周遗民勤而不怨,忧而不惑,思而不惧,乐而不淫,直而不倨,曲而有体,和会和谐。季札出使诸国,宣扬“以礼治国”,而非暴政治国。季札对于专诸刺王僚之事给予抨击,为此“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
      季札挂剑之信是社会之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论语·为政》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此语是讲一个人不讲信用,不可能知道此人能行。而季札挂剑作为诚信的象征,表达了对情意、信誉的珍视。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诚信显得尤为重要。季札救陈之义是仁爱之义。季札具有躬耕之谦,让国之德,当然会有仁爱之心,仁义之德。
      楚陈相争时,季札年事已高,仍以92岁高龄大义救陈。季札救陈靠的不是兵,而是仁与义。他早已归隐延陵,手中没有一兵一卒,他所掌握的武器就是阵前所说的“王道仁政”,止戈息武,和平相处。在此以前,他甚至直言批评吴、楚两国君主,为了争霸,频繁交兵,祸害百姓。纵观季札之德,以现代人的眼光加以评说,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延陵基因”的赓续传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红色基因有个赓续问题,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也有赓续问题。三吴地区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博大精深,泰伯奔吴、季札封邑的故事背后,就是一部宏大的守正篇章,我们应当在实践中深入挖掘泰伯、季札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引导全社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与自强。如何赓续与传承,我们可以在三个方面作出探索:
       一是充分利用苏锡常镇四地资源,联手擦亮人文始祖品牌。
      泰伯与季札不是简单的个人偶象,而是吴地的一个文化符号。在江浙地区,均有较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如苏州、无锡皆有泰伯庙,江阴、丹阳皆有季子庙,常熟拥有仲雍与言子墓,而在常州历史上曾有季子南庙、西庙、北庙,数代晋陵太守留下《重修季子庙记》,至今常州已有季子亭、嘉贤坊、季子园、季子小镇、季子躬耕地等,季子文化展示中心也正在建设之中。值得关注的是苏州、无锡两地泰伯庙,千年以来祭祀泰伯、仲雍与季子,在苏州沧浪亭500圣贤造像中,放在第一位的是季子,其次是伍员、言子。故此,除泰伯之外,苏锡常镇皆可认定季札是四地的人文始祖。
      二是突显各地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跳出行政区域藩篱束缚。
      按现在行政区划,苏锡常镇同处苏南,但互不隶属;依历史寻根溯源,四地均属吴地(郡),地理相近,语言相通,风俗相似,人文相融,四地皆祀季子,这些都是弘扬吴地文化、赓续“延陵基因”的基础。为此,在文化认同上,不可构扎人为的藩篱,束缚各自的手脚,更不可以为了名人效应,相互排斥,相互诋毁,应将尊重历史文化放在第一位。历史上的苏锡常镇曾是“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文化繁荣,历史厚重,在弘扬吴地文化中,应当突显各自的文化特色,如苏州的姑苏文化,无锡的梁溪文化,常州的齐梁文化,镇江的南徐文化等。在弘扬季子精神、赓续延陵基因中,可以探求认识上的统一,将泰伯、季札视为人文上的共祖。
      三是进而提升泰伯论坛文化内涵,形成环太湖城市集聚效应。
      泰伯论坛是由无锡等地学者发起的,至今已举办六届,功不可没。2014年,苏锡常三地吴文化研究会也曾达成共识,由环太湖城市轮流举办吴文化论坛;同年 10月,首届“环太城市吴文化高层论坛”在常州成功举办,苏锡常镇嘉湖六地学者聚集龙城,10余所高校派员参加。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论坛没有继续下去。为了弘扬吴地文化,建议泰伯论坛与环太城市吴文化论坛合二为一,即泰伯论坛暨环太城市吴文化论坛同时举行。泰伯、季札作为文化符号,泰伯论坛当应成为一个文化高地,故此,论坛要跳出姓氏与区域的藩篱,吸引更多地方与高校学者参与其中,弘扬泰伯、季子之精神,赓续梅里、延陵之基因,才能在社会上更聚人心,更具影响。
      【作者简介】薛焕炳,原常州市总工会主席,常州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吴》杂志主编。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