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洵智
一、百朋精神的历史内涵
吴伯朋(1519-1578),原名吴伯朋,明嘉靖皇帝朱厚熜御笔去人从百,遂改名为“百朋”。字惟锡、号尧山,浙江金华府义乌大元人,明朝抗倭名将。自幼家境贫寒,但天资聪颖,勤奋好学。8 岁能写一手好文章,29 岁,赴京殿试,金榜题名三甲进士。此后任职大江南北、驰聘抗倭战场,战功卓著,历任知县、监察御史、大理事少御,直至兵部侍郎、刑部尚书。他一身正气,为民造福,嘉靖二十七年(1548)八月,吴百朋初入仕途,出任江西永丰知县,永丰地处穷乡僻壤,经济落后。他注重调查研究、重民桑、兴水利、办公学、倡孝悌,劝“板民风,戒争斗,禁偷盗,省诉讼,减刑罚”,深受民众爱戴。明朝中期,他为抗击倭寇,平定内乱、巩固国防,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是一代名闻遐迩的儒将。吴百朋虽为文官,善于用兵、英雄善战、指挥战役 150余次,杀敌无数,战功赫赫,足迹遍布江、浙、皖、闽、赣等地,指挥若定,智勇过人。吴百朋为官数十载,清正廉洁,一生俭朴、抚三镇时,严冬巡视,拒穿华袍。抗倭平乱六年,离任时,将其按例应得“愈额十七万金”,悉数交还国库,别时单车就道,一无所携。吴百朋生性耿直,嫉恶如仇,铁骨峥峥,刚正勇为,敢于和权贵作对、为民请命。明朝中期,吴百朋查出大帅马芳贪污兵饷等诸多不法之事,便义无反顾,上疏弹劾。嘉靖四十二年、海瑞调任赣州兴国知县,兴国吏治腐败,积重难返,海瑞上报巡抚吴百朋,得到大力支持、不久兴国大治。吴百朋知人善任、大力举荐,海瑞得以重用。关心家乡,造福桑梓。晚年百朋因奔父丧,見东江桥毁坏十余年,阻隔交通,十分不便。他倡导修复,自己节衣缩食,奉献一大笔俸银相助。吴百朋一生,勤勉、谦恭、自守,刚正不阿、执法如山、视民如子,永葆平民本色,能文能武,是一代能臣儒将,万世楷模。
二、至德文化的千年积淀
悠悠千年大元村,今日依旧绽芳华。义乌大元村,是吴百朋的祖地,是义乌吴姓的发祥地。北宋治平(1064—1067)年间,时任义乌主簿的吴造在此选址开基。九百多年来,吴氏后裔在此繁衍生息,涌现了大批的历史名人,形成了深厚独特的文化积淀。大元堪称名符其实的千年文化村。大元吴氏后裔人才辈出。开基始祖吴造(1023—1102)字文立,号大元,原籍江苏吴县,为宋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庄简公吴相之子。其任职义乌主簿期间,“奉法循理”“劳苦一无所避”,元符二年,获“枢密院使”封号。义乌自此繁衍生息,发展了义乌“大元吴氏十八村”,至今繁衍近四十代,据2000年统计,义乌吴姓人口有6万余人。吴氏后裔,人才辈出,出了吴尧、吴大年、吴百朋三位尚书。吴百朋曾孙媳倪仁吉为著名画家、诗人。捐造大安寺塔的吴圭,建造义乌江西江桥和佛堂万善桥的吴周士,建造东江桥的吴彭年,均为大元后裔。当代更是出了吴山民、吴晗等名流和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不胜枚举。大元村历史悠久。背靠尧山,前望南山,山中清激溪流穿村而过,曾设有东南西北四个门,村内村外,古建筑群错落有序。建有“一府八院”,一府“尚书府”,八院“上院、下院、枢密院、昭院、中心院、马坊院、花院、前院”。古婺州有“一府八县”,大元村有“一府八院”,前呼后应,“县”和“院”方言为同音字,具有独特的寓意,既提高了大元村的知名度,也提升了古村落的文化意蕴。村内建有吴氏大宗祠一处,小祠堂多处,承德堂(七幢),规模宏大,气势非凡。拥有仰止堂、采兰堂、德云堂、凝香堂、香草堂等名人居所,还有望云楼,百尺楼、藏书楼等,村内村外建有牌坊七座。其中三世部牌坊,尚义坊、孝义坊、思荣坊、节妇坊等。这不算金华府及义乌县为吴
百朋建的少司马坊与天台山卿坊,一个村落有如此多牌坊,可见昔日之繁盛。开基始姐吴造被封为“柜密院使”,大门头东南部建有“柜密院使”牌匾门楼。“柜密院使”四字为北宋元符二年(1099)工部侍郎、理学家杨时所题,距今 900余年,是义乌最早的文物之一。义乌之有吴氏自吴造始,史称“吴宗婺派始祖”。所有这些都为吴氏文化的开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此外,大元村还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古今传说、民间故事、武术、祈雨、迎龙灯,进入新世纪,大元村吴氏文化跨出了省界国门,蜚声海外,美国哈佛大学包弼德教授带领美、英、日、韩、新加坡等国学生于2000、2002年两次来大元考察采风。他认为,大元村吴氏文化,不仅可供哈佛大学研究使用,而且可让世界了解中国。
三、传承至德文化,开展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和产业融合
中华吴氏源于吴姓,吴氏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谦让至德,吴氏先祖泰伯知悉父亲亶公,欲传位于季历,再传位于姬昌的意图后,三以天下让,削发文身,迁徒到荆蛮地区,终于使父亲夙愿达成。对此、孔子高度评价。称为“至德”《史记·吴太伯史家》中,“太公史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也,三让以天下,民无得而称焉”,太伯开拓建业,世人称赞。大元村是义乌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官村”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大元是浙中吴氏的祖源地之一;抱瓮园是义乌唯一一处有遗迹尚存的明代私家园林;大元村现存的古建筑不同于一般村落民居,总体等级高、时代序列完整。相比义乌其他区域,大元村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明显。同时,义乌南山人文荟萃、自然风光秀丽,是义乌市区不可多得的风景资源。为传承至德、振兴乡村、共同富裕,大元村将大规划、大手笔、大投入,挖掘历史文化,整合自然资源,开展古建筑保护利用和产业融合项目。
1、依托尚书第和抱瓮园的恢复,打造“耕读世家、廉政基地、浙中名园”尚书第是在明代刑部尚书、抗倭名将吴百朋的故居,吴氏后人在旧宅基础上形成官宅和私家园林。吴氏家风清正,族人为官廉洁,是中国古代典型的耕读世家。尚书第是村中最重要的官宅,现存照壁、门楼、西厢房、仰止堂等明代建筑、尚书第二三进建筑遗址尚存。抱瓮园是吴百朋的子侄、孙辈建造的私家园林,明代吴存中著有《抱瓮园记》,其与乡贤、文人交往甚密,多有与吴氏“抱瓮园”相关的诗词存世。明代私园有遗迹尚存者稀少,除苏州少量园林外,浙江仅宁波天一阁(天一阁东园、南园均为 1949年后恢复)、海盐绮园(沿用至清代)等极少数私家园林。抱瓮园地处浙中,引南溪水、纳南山景,园中池、山、馆、阁、亭、台兼备,是明代郊野型私家园林的代表,只是目前缺乏价值提炼和相关宣传。拟恢复尚书第主体建筑(二三进、东厢房等),在研究基础上恢复抱瓮园,与现代旅游、村街生活相结合,打造为浙中地区集传统耕读、廉政家风、私家园林为一体的集中展示区和传统文化示范区。
2、利用大元村高等级民居建筑形成古建筑保护利用集群大元村现存的古建筑不同于义乌一般村落民居,其中“尚书第”是明确的官宅,古建筑“七幢”等开间、体量明显高于一般乡村装饰豪华的民居建筑,其规格等级亦应为重要官员的宅邸。此外,大元村古建筑自明代至近代,时代序列完整,与一般古村落以清代和近代民居为主的情况不同,大元村现有古建筑本身已具有“古建筑博物馆”的条件。本项目拟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相关古建筑,采用部分恢复、遗迹展示、布设室内场景、增加导览系统等手法,结合现代展示手段,使之不但能作为游客游览、研学的对象,还能与现代村民文化活动、日常生活需求相结合,成为古建筑“活化利用”的典范。
3、融合传统村落与南山山水景观,打造义乌东南部重要的景观廊道大元村背靠尧山,前望南山,历史上除了“一府八院”的古建筑群外,还拥有麒麟、还金、祥来、涌金等“四门”,尚书、尚义、孝子、恩荣等“八坊”,田园阡陌,溪流纵横,环境优雅。项目拟在现有古建筑保护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村落标志、植被、水系等景观环境的梳理,使大元村的村落景观与南山水库、南山景区视觉上产生融合,交通上形成串联,改善整体景观风貌,在义乌东南角形成一定体量的景观集群,打造“大元——南山”景观廊道。
四、发挥祖源优势,加强血缘纽带,恢复吴氏大宗祠
梁启超曾写道:“吴氏自泰伯以来,以北人而首殖民于南服,姬宗受封命氏者数十,及周之衰,则零落殆尽,而吴乃绵历数千岁,至今为名宗。大江以南,血统之纯,世泽之远,未有能与吴氏抗颜行者。义乌之吴,吴氏支派之一耳。”大元村吴氏肇源于北宋,是义乌及周边吴姓的重要祖源地。自明初至今,几乎五十年一修谱,吴氏族人认祖归宗的需求强烈。恢复吴氏大宗祠有利于扩大区域影响,加强宗族血缘联系,形成发展合力。同时,吴氏宗祠与本项目结合,也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为相关产业形成提供能量。
五、依托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发展综合旅游,形成产业配套。
大元村现状已经基本完成村落的现代化改造,但能为全村集体经济托底的经营性产业尚有不足,尤其是与村居配套的文化服务和新兴旅游的相关服务。本项目依托前述的历史文化挖掘,加强大元与南山自然风光带一体化旅游,形成综合性的旅游产业。在主体项目实施的同时,完善文化展示、餐饮服务、中小型民宿、体验性旅游服务等相关配套,利用义乌物流资源优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可采用肌理织补的手法,在现有古建筑以外补镶新建建筑,为相关配套产业提供物理空间支撑,同时也可以适当结合义乌现有的电商、村居配套使用。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至德精神,为列祖列宗的千年期待,民族的伟大复兴再作贡献。相信大元村在不久的将来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吴氏家人,必将成为浙中吴氏的一颗璀璨明珠,让吴氏祖先的至德精神传遍天下。
作者简介:吴洵智,浙江义乌吴氏宗亲会执行会长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