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精神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代表先进思想、政治觉悟和高尚理念的人类思想,对中国以至世界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是和平发展的永恒主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她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深入地把握这个过程,就必须充分地了解至德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在人类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去把握历史的脉搏和必然性,从而有效地研究和解释当时的社会现象。本文重点阐述至德精神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以及基本的观点,以求在更深的层面得出比较准确的解答。
【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历史背景 首先,作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中国,炎黄子孙的大一统思想是产生至德精神的背景。自从原始社会到商朝末年,中华炎黄民族的历史已经通过传说和初级文字不断地延续下来,社会文明经夏启开始,汤武中兴,到帝辛时代,奴隶社会从繁荣到没落,新兴的封建社会必然要取而代之。西周早期,由于后稷和公刘以及古公父的不断努力,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革命的社会形态的雏型,而且这种形态比起商朝的奴隶社会来讲进步了很多,有本质的差别。泰伯公在古公的影响下,必然具备这种行政治理、经济管理和传承文化的素养,同时也具有新兴的封建大一统思想。由于这种大国意识和进步思想,泰伯公是支持父王古公的战略思想的。他服从这种封建进步思想,服务于这种大一统的封建思想,从王子的优越地位身体力行,形成一股上下互动,充分发挥各自潜能的战略态势和进步的集团组合,为封建制度战胜奴隶制做了积极准备。
【具有让贤的思想道德背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传说中,就有让贤的思想,例如尧、舜、禹就是这样。让贤这种举措,让者首先是贤,贤能政治就是让有贤德的人来担任国家最高职务,掌握神器,这不仅是国家的责任,而且也是每个有志于国家兴旺发达的贤圣之人的责任。各个社会变动时期都大有这种贤人出现。泰伯公能够让贤,首先他具有一颗爱社稷的心和宽宏大量的境界。例如:古公在挑选继承人中,特别看重姬昌(周文王),所以考虑到将王位交给季历,然后传到姬昌手中。泰伯心领神会,他基于至少三点考虑:第一,姬昌确实是贤,具有超人才华,将来治理国家乃至天下是有能力的,泰伯相信父亲的眼力。第二,泰伯公就是让贤于季历乃至姬昌,都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他让出王位继承权后,他仍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且会开辟疆域,另起炉灶,创立新家,实现自己抱负。后来泰伯公在无锡梅里开发吴地、建设吴地的历史性作用就充分证明。第三,在封建的君臣父子关系上,父亲之言乃属九鼎,古公的想法,泰伯遵照,这也是必然的,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孔夫子在七百年后肯定泰伯让贤的重要作用及历史意义,提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以及对周朝的顶礼膜拜,以周礼和至德精神为核心,创立儒家学说。这种学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需要的,封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不能说不是孔子的一份功劳。
【泰伯公的禅让贤者的思想,具有黄帝正统血脉的传承背景】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维系中华民族几千年稳定发展的基础。泰伯公作为黄帝的传人,姬姓嫡系,同样具有虔诚的光荣感和归属感,对于传承黄帝的思想,继承黄帝的大业,拓展中华版图具有舍我其谁的历史责任。我认为泰伯公这种至德精神是来自于黄帝的祖国情结,来自于伟大政治家的抱负和责任。泰伯公这种自信,体现在让出王位后,主动到江南去开发一个新的领域,拓展一片新的疆土,这种气魄和胆略,比让出王位之举尤显难能可贵!
具有人类历史上过渡时期普遍存在的天下大同理想的历史背景。天下大同理想,在中国历史上是有的,在世界文明古国的历史上也是有的,尤其在社会形态过渡时期。因为这个时期中各种思想都在碰撞,很多美好的遐思,共同的理想都集中在这时迸发。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都曾出现过,它反映了先哲们的共同心声。作为新兴阶级的代表人物泰伯公也具有这种大同思想,从而导致了他放弃王位继承人的尊贵地位,促使他远离家乡,到穷乡僻壤去进行开拓。这种精神如果不是在新兴的时代、不具备先进思想的代表人物身上是无法想象的。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在《和皮日休》一诗中赞誉泰伯说:“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孔圣人称赞他这种道德是至高无上的,为万世楷模。
社会条件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社会存在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进步的思想是这样,落后的思想也是这样。我们在考察一种社会意识、一种进步的思想,看它的产生、发展过程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和具体环境,从而得到比较客观的解释。
经济条件 我们知道,泰伯公是生长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经济条件是封建的重农经济正在形成和兴起,古书记载:公刘居豳(今陕西省句邑西南),复修后稷之业,民赖其生,“百姓多徒而保归”。传至古公,划分田界,挖沟泄水,发展农业,贬戎狄之俗,营造城郭家室。由于西周崇尚以农立国的先祖后稷,努力农桑。加上在生产工具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生产的发展比较迅速,达到了“孰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麻麦,瓜瓞唪唪”(《诗经?大雅?生民》)的农业丰收景象。
商殷时代的农业已有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①耕地用的耒,似一木棒,是耕作时掘土的工具;②收割时用的石铲、石镰、蚌镰;③薅草时用的辰(青铜铲)等。由于奴隶的劳作,谷物增加,造酒和蚕丝业都比较发达,青铜器已经广泛使用。铸铜技术从选矿、冶炼、翻铸,焊接以玉纹饰等一系列加工过程已达相当的水平。安阳出土的商朝司母戎古方鼎,器高带耳长110公分,宽70公分,重700公斤。
【代表新旧政治力量对立的政治条件】殷王是国家的代表,他拥有军事上、政治上的权力,任意杀害奴隶,对贵族和自由民进行残酷压迫,他们生活腐化,作风糜烂,死后用大量奴隶陪葬,阶级矛盾非常尖锐。西周统治阶层作为新兴封建主阶级的代表,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一方面发展经济、和睦邻国,另一方面整理吏治,创立礼仪,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缓和各种矛盾,以至富国强兵,民心大聚,人才毕至,欣欣向荣。
思想条件:商朝奴隶社会的末期,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极度腐败,为了维护统治,大肆宣传政权神授的观念,利用卜辞说奴隶的受压迫剥削是天经地义,奴隶主统治是永恒的。纣王还说有神灵帮助,他的王国不会灭亡。古公亶父作为新兴的封建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积极地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进行积极准备。他们为了防止狄人的进犯,采取忍让的方式,率领族众,离开豳地,来到歧山。“积德行义,国人皆载之”。同时又建立“五官有司”设官分职,管理庶务,消除“戎狄之俗”,“邑别居之”,并且还组织了军队,保境扩张。
文化条件:商朝末年,甲骨文已经广泛采用(多数为象形文字),除了记叙卜辞以外,还用在历法和测量知识上。文化艺术多为统治阶级使用。殷本纪中记载:“帝辛好酒淫乐,劈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从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音”。说苑引墨子语:“纣为鹿台,糟丘酒池肉林,宫文画,雕琢刻镂,锦绣被堂,金玉珍玮,妇女优娼,钟鼓管弦,流漫不禁”的奢侈生活。文化艺术的发展由于被没落的统治阶级用来作为享受的工具,并为之服务,性质起了变化,从而促进了奴隶主社会的灭亡。西周王朝利用文化的发展,制礼乐,创和声,鼓励积极向上,促进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成为春秋时代孔圣人所称道的西周礼乐文化。为封建社会中期的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基础。
几个基本观点 中国社会形态的划分 在我国历史的考证中,封建社会的时代划分最为复杂,即:夏商周为奴隶社会,战国后期秦统一至满清是封建社会。此观点有待商榷。我认为:商朝是奴隶社会的中后期,其前期为夏启,封建社会应从西周开始的,秦——明为鼎盛时期,清朝为末期。这个划分我将有专门的考证文章来论述,本文不多谈。
【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人类由自然状况进化为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已完成了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原始社会的形态,应该是由母氏社会的原始形态为主,这个时期的图腾崇敬自然。人文始祖是部落的头人,他们互相禅让,中国传说的三皇五帝、女娲就是淳朴的原始社会写照。后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财产纷争,父传子的宗法政权才出现。
夏朝的建立是奴隶社会的开始。母氏社会的原始状况变为以父权社会的状态,奴隶主拥有财富和奴隶,这种社会形态比原始社会形态来说已前进了一大步。本文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过渡期放在夏朝的前期,即夏启时期。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夏朝早期为奴隶社会前期,夏后及商前为奴隶社会的中期,商朝后期为奴隶社会的末期。
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社会从周朝开始,西周的统治者适应历史的潮流,在经过几十代人的不懈努力,经过公刘祖的积累,到了古公父,西周已经是非常正统的政治体系了,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武王牧野一战,奴隶倒戈,纣王鹿台自尽,代表奴隶主的商朝让位给新兴的封建阶级的周朝,新兴的封建意识形态代替了没落的奴隶主意识。西周至秦朝统一,应为封建前期,秦后至明末为中期,明朝末年(资本主义萌芽)至清末为后期,清朝的康乾盛世只不过是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这种体制已经在酝酿灭亡之中了。
资本主义社会在中国可以说在明朝已经开始酝酿了。这个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民族资本的兴起,以及外国资本的侵入,都已开始敲响封建社会的丧钟。由于中华帝国封建强盛的生命力,维系东方农业大国命运的封建制度,相对完整的封建统治和长治久安可以说在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资本主义的产生受到的阻力和抗争,以至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社会主义是漫长的过程。今天,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正在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世界生存和发展着,作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脱胎出来的、未完全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产生的中国社会主义,必然是中国特色的。我国改革开放、四个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目标,新时期的总路线,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世界的资本主义和平共处,摸着石头过河,在互相学习和融会中前进。我们有理想,更有理智把现在的事情做好,把和平发展的人类宗旨与至德精神联系起来,发扬光大。
社会形态相交之际容易产生思想和政治火花 根据研究,社会形态和新旧交替是新旧思想和政治形态产生巨大冲撞时期,各种思想都非常活跃。在这躁动时期,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新生事物盛大的“节日”!旧的体制、思想意识以及破落的系统将要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它由原来的革命者,新兴者变成了所有者、当权者,逐步成为落后者,代表了阻碍社会前进的阻力,这股力量由强变弱,由在位到退位会处处显出阻力。新兴的力量正在不断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于适应了事物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斗争中必然会得到社会的支持,人民的拥护,不断地深入民心,在事物的发展中逐步加强和壮大。新旧杂居时期,新旧事物的发展。一方面由主导地位变为被主导地位,并且逐步消亡;另一方面由弱小的萌发状态,变为准主导地位进而变为主导地位,在角色转换的渐进过程中,会有无数次的反复,甚至各占主峰多次,这有历史共通性。新生事物终归要战胜旧的腐朽的事物,旧事物被新事物必然取代。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综上所述,至德精神不仅具有强烈历史背景和鲜明的社会条件,并且符合过渡时期新思想产生的一般法则,因此,她的伟大复兴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简介】吴希民,世界至德总会主席,博士,军旅出身,通读儒、释、道诸子百家,对中西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深有研究,并能融会贯通,率先提出至德文化为东方文化的旗帜,将吴太伯开创的至德文化总结成以“谦让、开拓”为主要内涵,并编著《至德论》力作,从而奠定至德文化完整体系,吴希民主席也由此被学术界誉称“至德文化研究领军人物”。2001年参加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历任永远名誉会长,副主席执行常务副主席、第一副主席,吴希民自加入了至德宗亲总会那日起就为了总会的发展深思熟虑着,丰富的学识下他提出了至德精神学说,在之后一直致力于将这一学说引导总会发展,上升到代表东方文化的精华在世界文明领域里推广而不懈的努力着。天下吴氏网总顾问。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