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宗祠是南山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创基今年90岁,大半生都居住在南山区南山街道的南园社区,近年来每天都坚持读报看新闻。88岁那年,他感念于家族文化传承,便四处搜集资料、考证,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编撰了名为《南园吴氏历史与村中往事》的册子,欲唤起吴氏后辈对先祖精神和传统的学习、传承。
“在这漫长岁月中,历代祖先以艰苦创业的精神,使我吴氏一族发扬光大,成为南园望族,深受后代敬仰。”诚如吴创基在这本册子中所言,南园吴氏是南头望族,自公元1163年至1174年宋孝宗在位期间,其开基始祖吴洪渊在此建村定居开始,吴氏开枝散叶已八百年有余。八百年间,吴氏家族诞生了为官清正廉明的深圳首位文解元吴国光和慷慨解囊捐资助学的吴登良等,吴氏开拓进取、爱国爱乡、崇文重教等精神也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勤政廉明
先祖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南园吴氏有一门四乡贤的美谈。四乡贤包括:十二世祖吴祐的长子工部员外郎吴预、三子之孙举人吴允诜、四子之次子解元吴国光、四子之孙举人吴允诲,其中吴国光最为有名。
据《永远的家园——南山街道自然村村史》一书记载,吴国光以《诗经》中解元,成为深圳首位文解元。他20岁考选县学,参与新安立县事,历任广西永福县令、福建泉州教授和浙江乐清县令。
关于吴国光在乐清问政期间的高风亮节,清康熙《新安县志·卷之十·人物志》如是记载:抑豪强,润寒细,却馈遗,慎狱讼。据记载,乐清县境有一名山叫雁荡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附近州县的官僚和权贵,纷纷慕名携眷带友前来游览。春秋踏游旺季之时,更是冠盖相望,吴国光身为县令,难避迎来送往,对此深恶痛绝,决心废黜以往陈规旧习,重新简约夫役,将劳民伤财之迎来送往、奢侈公帑之歪风狠狠刹住。此举大大减轻了县衙和百姓负担,但又大大得罪了层层新贵。吴国光受到诽谤和排斥,最终被罢免官职,只身回到南园老家。
万历十五年(1587年),吴国光因操劳过度,加上在浙江任职时与权贵们周旋争斗,积郁成疾,英年病逝。族人为纪念这位刚正不阿的乡贤,在南园老村建立了一座解元祠。如今,解元祠和吴氏宗祠均已成为南山区文物保护单位。解元祠经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占地200多平方米,大厅内放有一个写有“忆思悟廉 考学促实”字样的宣传栏,落款为南山区南山街道办事处南园社区居民委员会第二党支部。据南园社区党委书记吴永昌介绍,有关部门正在筹划将解元祠建设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崇文重教
海外华侨捐资建校反哺家乡
南园吴氏宗族崇文重教的理念也广为流传,并且家族人才辈出。据《永远的家园——南山街道自然村村史》介绍,从吴洪渊一世到二十四世,南园吴氏共有101人为官。
1937年至1938年,吴创基在村里的南园小学上过两年小学,而学校主要由出生在南园村的华侨吴登良等人捐资修建,是当时宝安县唯一的洋房小学。
据《永远的家园——南山街道自然村村史》记载,吴登良生于清朝末年,年少时失去双亲,也没有兄弟姐妹,家境贫寒。民国初年,吴登良漂泊到荷兰。在异国他乡,吴登良做起了餐饮生意,积攒了一笔资金。20世纪20年代,他从荷兰回到家乡南园村,听闻乡亲要修建一所小学,便拿出一生的积蓄帮助修建学校。为了给南园小学增设体育场地,他还出资买了10亩地作为学校操场。为了纪念吴登良奉献家乡的桑梓之情,南园人在村中立起了一座“登良碑”,还将南园小学前的道路命名为“登良路”。
“南园小学是洋楼式的学校,很漂亮。”回忆起80年前的读书时光,吴创基的喜悦之情仍溢于言表。他记得,同一时期附近的小学还只是祠堂。当时,当地华侨还捐钱从广州请了老师来村里教他们诗画、国语等。“也有很多别的村的学生来我们这里读书,最多的时候,学校有150个学生。”
20世纪30年代末,吴创基逃难到香港,并在港就读培正小学约4年。13岁时,他回乡务农。“虽然在学校读书读得不是很多,但是很感谢有南园小学那段时光。”吴创基说,他自幼养成了读书看小说的习惯,此后几十年间没有间断。
开拓进取
众多族人在海外打拼发展
除了重视教育外,吴创基还总结道,南园吴氏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南园吴氏历史与村中往事》中,吴创基写道,清朝末叶,已有南园人在香港开办船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香港的南园人吴毓南开设了“海昌船务公司”,代理各船务行航的轮船数十艘。除此之外,还有“合安”“两仪”两所船务公司。这三家由大南园吴氏开办的公司都有规定:凡来自南园村的吴氏后人,一律优先接纳为船员。
“留在南园的人主要还是种田,但是种田收入很低,生活难以为继,那几个在香港的海员介绍所就免费介绍村里的人到船上工作。”吴创基称,当时,南园村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男劳力在境外船做工。有的在荷兰登陆后,便留在当地经营餐馆或杂货店。除此之外,还有美国、澳大利亚等地陆陆续续成为不少南园人的侨居国。据统计,至20世纪90年代,在这三地的南园吴氏族人已超过千人,加上港澳地区的南园吴氏族人,有两千余人,是现在南园村吴氏人数的4倍。
虽然移居他乡,甚至是异国,但南园人也没有忘记家乡,除了捐资建校、筹款修建吴氏宗祠之外,也会回乡相聚。其中,最隆重的相聚要数每年一度的南园吴氏祭祖。据悉,南园吴氏祭祖已是南山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九月十六,族人都会祭拜祖先。每到那时,远在国外及香港的宗亲都会返乡,数千人聚集祭祖,开席400多桌,乡情融融,盛极一时。
专家点评
南园吴氏是一个具有正气的家族
“新安县志对南园吴氏家族着墨的地方有不少,这是一个具有正气的家族。”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研究馆员彭全民称,据新安县志记载,南园吴氏有一门四乡贤,其中吴国光撰写的《重修赤湾天妃庙记》等碑文,体现了他热爱家乡的情感,也详细叙述了天妃庙的由来和历史盛事等。这个碑文也被公认为赤湾庙在明朝以前最为详尽的记载,为新安县邑留下不可多得的重要历史文献。
彭全民称,近现代在海外开拓的南园吴氏人,艰苦创业,感受到没有文化和技术就要落后于人,所以想把家乡的教育办好,让子孙后代更有文化,走向富强,其中吴登良为家乡捐资建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纪念他,南园人为他立碑,登良路的命名也是因为纪念他的爱心。”
彭全民分析,通过南园吴氏族谱可追溯这个宗族的来龙去脉,解元祠和吴氏宗祠是宗族精神的载体之一,而南园吴氏每年一度的祭祖活动,也有利于团结吴氏宗族,将宗族内的优良传统更好地发扬。
(胡琼兰 庄婷婷 王保红 罗文潮 文/图)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