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泰伯论坛系列报道之九
大力弘扬吴文化
吴哲仪
吴文化历史悠久,其内涵博大精深。吴文化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伴随着中华民族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提升、融合、创新、发展,充满着无限生机和活力,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属于社会,社会需要文化。有史以来,先进的文化总是与当代政治、经济、生态等方面多向互动,共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必须把握吴文化的本质特征,理解吴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而注入时代内涵,紧跟时代步伐,为治国兴家服务。
一、突出三个特征,坚持与时俱进
吴文化是地域文化,也称江南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核具有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适应社会发展大势,必须突出以下三个主特征:
(一)厚德载物的道德情操。泰伯、仲雍是吴文化的缔造者。3000多年前,他们为遂父志,别姬易吴,三让周姬天下,从歧山周原出发,跋山涉水,步行数千公里来到长江三角洲的荒芜地带,以棚为窝,断发纹身,随乡入俗,与“土著”人打成一片,开荒立国,共同奋斗半个多世纪,变荒芜为良田,变野蛮为文明,由穷变富,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所创基业有目共睹,有口皆碑,赢得孔子“至德名邦”的赞誉。中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吴太伯世家》列为三十世家之首,誉为世家第一。厚德载物作为吴文化核心的道德内容,成为了立国、立族、立家之本。
(二)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吴文化古往今来保持着包容性与开放性。先与本土的中原商周文化融合,后与越文化、楚文化、齐鲁文化等相关文化开放融合。同时,吴文化随着唐时鉴真东渡,明时郑和下西洋,以及苏杭丝绸、茶叶的出口,经济大开放带来了大交流,凸现出开放包容的时代特征。
(三)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泰伯艰苦奋斗在荆蛮之地,建立了勾吴国,吴地自此孕育了一种不拘陈规、敢想敢干的开拓创新精神,产生了经世致用、工商并重的思想。自泰伯立国以来,吴国二十一世、二十五位君主,至夫差失国,有成功的伟业,也有沉痛的教训。在大难临头时,我们吴家人隐姓埋名,南下百越,北上齐鲁,有的甚至漂洋过海,进入异国他乡,向四方拓展,然后重新崛起。泰伯精神在吴氏历史上屡显光辉。如泰伯十九世孙季札,避位延陵,成为至德第三人;泰伯二十八世孙长沙王吴芮,立德传位,五代封王,九代封侯。泰伯六十九世孙后蜀附马吴宣,携妻跨长江至江西传世繁衍,后传十八孙,七十七个曾孙,三百六十五个玄孙,遍及闽粤湘赣各省,涌现成千上万英才人物,名留青史数不胜数。如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广与陈胜率众起义,建立张楚政权。战国时期吴起,在楚国变法,所著兵书传留后世,惠及今人。吴芮为汉初长沙王,传国最久,保境安民,功在湖南。两千多年后,马王堆及汉墓发掘出土,展示出长沙国的灿烂文明,使世界为之惊叹!吴玠、吴璘两兄弟,南宋时抗金保国,功在中华。南宋吴三公,精心研载香菇技术,为中国和世界作出巨大贡献。明朝吴承恩,著长篇小说《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自古至今,吴氏英才辈出,为人类的进步、社会的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吴氏宗谱序言所赞“德与天地同其高厚,名与日月同其光明”,真可谓高山仰止。
二、注重三个层面,扩大社会影响
近年来,吴文化研究方兴未艾,许多学者深查细研,成绩斐然。但也不难发现,有的研究成果拘泥于考据,脱离生活;有的过分讲究细节,流于形式;有的研用脱节,束之高阁。因此,我们在研究吴文化时,要全面审视,富于思辩,以经世致用的学术态度和开放包容的前瞻视角,将吴文化的精髓遴选甄别出来,运用于今天的社会实践。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扩大其影响力。
1.在思想道德层面。热爱祖国,胸怀天下,是新时代思想道德的主旋律。先进的思想,优秀的品质,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修养是合格的现代化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新人的核心要素。吴文化中蕴含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道德情操,长久以来对吴地人民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培养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自身修养中成效显著。我们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拓宽教育渠道,党政宣传部门与社会群团组织、民间团体多方联动,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共振,让吴文化的先进思想进社区、进家庭、进头脑,家喻户晓,人人熟知。
2.经济发展层面。吴文化发展到近、现代,一个重大演变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的“工商经济”转变。其中,经世致用、重视工商的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吴地过去生产力水平较高,注重科技,超前的采用先进生产方式,以致在工商业生产经营社会化、商品化、国际化和多方竞争等方面,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走科技兴国之路,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在科技创新、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3.人文素养方面。在吴文化中崇文重教,兴学育才的理念是吴地人才辈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吴地文化发达,积淀深厚,大约东汉以后,形成了重文风尚,藏书、读书、教书、研书的风气盛行。在古代,状元、进士等联袂而出。在现代,国学大师、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军事家、外交家等不断涌现。博大精深的吴文化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具体内容,是使子孙后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生动丰富教材。让后代在数千年吴文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中吸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家庭的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抓住三个重点,坚持人才引领
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整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融于一体,当前我们要切实抓住三个重点。
1.凝聚一批优秀研究精英。可以通过建立论坛、网站、研究机构等形式和平台,把国内外吴氏多方面的优秀高端精英人才广泛凝聚起来,组成吴文化研究的优秀团队。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方位,全面系统,深入地挖掘整理研究吴文化,充分彰显吴文化的历史、现实以及未来的巨大价值,可以采取课题招标、自选课题等方式,精选研究方向和主题,编著吴文化系列丛书或文库,不断形成适应不同层次人群研读、学习、推广的优秀成果和精品力作,做到大众化、具体化、时代化,加快吴文化传承和发展。
2.宣传一批优秀典型。天下吴氏历来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各行各业的优秀典型层出不穷,值得广泛深入宣传,激励后人。可以把先进典型人物的优秀事迹整理成书,或制作成专题节目,专题片、戏剧等,采取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形成传播吴文化的强大动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培育一批优秀后人。持之以恒地培育吴氏优秀后人是吴文化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根本保障,这就必须举天下吴氏之力,广募基金,以奖学激励优秀学子,以助学帮扶寒门学子。在各行各业开展英模人物、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给以成才奖、优秀奖、成果奖等,激励后人开拓创新成就伟业,成名成家,成就英雄豪杰,使吴文化之光普照大地,广济天下。
【作者简介】吴哲仪,男,1957年生,大学文化,高级讲师,副处职干部,先后历任桃江县委办秘书、县人大联工委主任、司法局局长、县委办常务副主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事局局长、县委党校校长,退休后担任县老科协会长。乐于吴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