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西周岐山历史大地震震心遗址寻考
文/付昭 付军让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吕氏春秋制乐篇》《国语·周语》和《史记·卷四·周本纪》均记载,“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这些史籍都记载了西周末期岐山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而这次地震,被中国地震局记载为,中国和世界历史地震界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世界第一个破坏性的一次大地震,称为历史上第一次大地震,史称岐山历史大地震。
1981年我毕业分配到岐山县国有崛山林场,看到了崛山以东到箭括岭口以北遍地的滚落大山石。1983年看到了上述书籍记载。2000年我又认真阅读了全文,对本地能有这么早、这么大的事件,作为长期在岐山箭括岭、崛山及北山一线山区工作的我们,我很感兴趣。慢慢的找到了本文的主题词,“西周”、“西周三川”、“三川”、“三川竭”、“岐山”、“岐山崩”,对于这些字词,我们要认真领会。在领会中学习地震知识,做到积极预防地震灾害;在领会中了解“西周”“西周三川”文化,做到热爱本土;在领会中走进“岐山”,看岐山的古今变化;在领会中寻找“岐山崩”,领略大自然的遗存,做到古为今用。
“西周”所处的年代是什么时候?当时的“西周”、“西周三川”在哪里?
西周所处的年代。从历史的角度,周朝就要追溯3061年前的商纣王自焚殷商朝灭亡,到2786年前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而亡国被杀、一直再到2236年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的这一段历史。在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周族祖先公刘带领部族从山西甘肃陕北一带迁豳(今陕西旬邑、彬县)定居,修筑居室,垦荒种地,从事农业生产,复兴后稷之业。到了商朝,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殷商到了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200年,国王武丁征服豳地的周族,占领豳境土地。到殷商后期,约公元前1200年,北方薰育屡攻豳地,周部族在被压迫和欺凌中经历了殷商的灭绝人性的残暴后,下定了推翻殷商王朝的决心。经过深思熟虑,周族认为周原这块土地,东达长安可直捣殷商朝都,而且周原这块土地南有渭水地域开阔,水草丰满,是积蓄力量,推翻殷商王朝的军事战略要地。于是,公刘九代古公亶父(周太王)率领部族渡漆、沮水逾梁山,迁往岐周,周太父到达岐山,就近在北山内的崛山东南边的郑杈沟安营下寨作为落脚点,先联系本地周原部落、通过占卜,并和当地姜姓部族联姻,娶太姜为妻,而后出山定居岐山周原,新建都邑,定国号为周。后其族居之而兴,终灭商而代之。古周人将自己的王朝名定为“周”。后因地理上其都镐京位于周东迁后之都成周洛邑之西,后世乃称镐京时期的周朝为西周。西周王朝(前1046—前771年),是由周文王之次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375年,定都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距今2786年—3061年,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
周幽王。周幽王(名姬宫涅,是周宣王姬静之子,母亲姜后是齐国国君之女),西周第12位王,也是西周末代王。在位12年,留给世人的是在位初年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周幽王二、三年,两年西周干旱和干旱导致的境内河竭溪谷水绝及周幽王十一年“烽火戏诸侯”灭国。使西周王朝成在姜姓(古公亶父之妃、西伯侯季历之母、文王姬昌祖母、武王姬发曾祖母太姜,军师姜子牙是决定性的人物)也,败在姜(齐国国君之女姜后生了败国的周幽王)矣。
西周三川。知道了西周,那么,西周的疆域范围,特别是“西周三川”在哪里呢?商小乙二十六年(约前1200),北方薰育屡攻豳(唐开元十三年二月,因豳与幽字易混淆,诏改豳为邠)地,公刘九代孙古公亶父(周太王)率部族渡漆、沮水、逾梁山,迁往岐山下的周原定居,修筑居室,至荒种地,复兴后稷之业,新建都邑,定国号为周。主要活动在就近的岐(姬)水、渭水流域。周武王东征结束后,周平王元年(前770),平王东迁雒邑,周公按原来的计划,在东方修建洛邑,在洛邑以西修建王城为东都。于是西起岐阳,东到圃田,其间的渭、泾、洛河所有地带都成为周的王畿,关中的镐京被称为宗周,东都王城被称为成周。历史上西周将自己统治时期的三条河川的疆域,即渭、泾、洛河流域称为“西周三川”。
西周末期的“岐山”在哪里?岐山与岐山县的关联是本节要讨论的重点,找到了当时的“岐山”,“三川”就能自动露出冰山一角。
岐山在广义上称为北山。我们从岐山境内大区域看,首先,岐山之名起自远古。是以境内有山曰“岐山”而得名。从广义上讲,岐山是个泛指。我国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第一部地理书,夏代《书.禹贡》载“导汧及岐”,“治粱及岐”等语。唐末五代谭用之.《寄岐山林逢吉明府》的七言律诗云,“岐山高于陇山连,制绵无私服晏眠”。清光绪《岐山县志》载“察今地形,当在杜城左右”。左右意为杜城两面均岭,或一山岭。志载从概念上对岐山的地理位置划出了范围,就是西接千山,东连亁县,绵亘于凤翔、岐山、扶风三县境北的岐山县域内北部山区的一段山脉—千山余脉,泛称岐山,俗称北山。
岐山是一座位于千山余脉上岐山境内的具体的山峰。翻开有关岐山史志看,南宋·罗泌著《路史》记载:“古有岐伯其人,原居岐山之下。皇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春秋战国《竹书纪年》载,夏代帝癸三年,“畎夷人于岐以叛”。周人记述其古公亶父事迹的诗书《诗经·绵》篇;“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明万历《岐山县志》载禹贡,“导汧及岐”。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记载;“乃与私属,遂去邠度漆,沮,逾粱山,至于岐下。”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载“自华以西,山曰名岐山”。这些都指证了一个共识,岐山不仅是由来已久,而且是一座位于千山余脉上岐山境内的具体的山峰。
岐山是一座山根,两道山峰。那么,这一座具体的山---“岐山”的具体位置又在什么地方?翻开历史全面看,在还没有用岐山这个名称作县治的汉晋,《汉书·地理志》载;“岐山在美阳西北”。《后汉书·郡国志》载:“美阳,有岐山”。东汉许慎《说文》中说:“岐山在长安西,美阳县界。”《汉语大词典》注,“岐山,(1)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2)山名,又地名。因山有两枝,故名”。东汉末年刘熙著《释名》及孔子《释道》曰“物两为岐”。薛综·注张衡《西京赋》引古本《说文》中说:“岐山.....山有两岐,因以名焉”。《寰宇通史》记载》:“岐山.....山有两歧”故名。“歧”、岐通假,又作“岐山”,形似马鞍简括。到明万历《岐山县志》载“山分两岐曰岐山”。看来这就是岐山起名之源。就是说早在汉朝前到现在,就对岐山这座山话了形,换句话说,岐山这座山在没有岐山县治名称的汉晋前就确认有岐山,而且是一座山根,两道山峰。
北山有三座山历史上认为是岐山。漫山遍野看,走遍了岐山的北山,有三座山历史上认为是岐山。一是有其状若柱的天柱山,二是有其形似箭括的箭括岭,三是山有两峰的岐山。岐山到底是这三座山中的那一座,在历史上,特别是在唐朝争议很大,观点对立,互不相让。一是唐初·颜师古在《汉书·地理志注》,坚持东汉·徐慎《说文》载,“岐山在美阳,即今之岐州岐山县箭括岭也”。二是与颜师古同时的唐·魏王李泰在其著《括地志》,和唐·宪宗元年《元和郡县志》《地理考郡县志》却又均载,“岐山亦名天柱山”,这一观点一直为后代学者所沿袭,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明代的《广舆记》、清代的《读史方舆记要》以至今版《辞海》《辞源》都说“岐山亦名天柱山”。这就奇怪了,汉到唐、再到清,历史过了几百年到近两千年,岐山却成了两座山----箭括岭和天柱山。那么,是真正岐山的那一座山又该怎么说,或者加上岐山,这三座山中到底那一座是岐山。这在岐山县一直有争议。还有,箭括岭和天柱山这两座山,是岐山,还是一叶障目,前者之言,后者为据之岐山呢?先从有岐山之字的商小乙二十六年,到2000年前的汉朝籍书载看,再从《释名·释道》拉上《说文》,翻开《汉语大词典》看,载词中的岐山“山有两岐”、“山有两枝”,似乎就成了我们要从山形、方位、地点、山名等方面寻找“岐山”之谜的题目。
古人现地对号找岐山。到了明万历年间,岐山知县于邦栋十七年(1589)到任后,见明嘉靖四十年(1561)第一部《岐山县志》“缺陋芜秽”,决定重修清晰的县志,于是率儒学教谕南宫、训导郑光祖编繤亲自到过现地,于十九年(1591)编成总8志的岐山县第二部《岐山县志》,这一在北京图书馆藏为孤本的县志1《舆地》志中,明确这三座山,即“岐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山分两岐,因名。”并说:“诗曰,天作高山,太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此诗中的“高山”据《毛诗传笺》云,“高山,谓岐山也。”并在此一志中明确,“天柱山在县北十里,屹立如柱,因名。”“箭括岭在县东北六十里粱山上,有缺,因名,即周亶父迁岐所经处。”这里的梁山,又名梁家山,位于箭括岭豁口正北2公里处,山根底部叫做赵家山,东至火树山,北至小水沟,西南东北走向,平均宽度200米,相对箭括岭东山而言,梁山第二高峰海拔1538米,但箭括岭东山仍是梁山主峰。由于于知县现地写志,被在北京图书馆藏本的岐山县第三部《岐山县志》主编、清顺治十四年(1657)岐山知县王毂核后,称其“颇称详核”;“当事者每核故实,辄臆度以对,嗟乎”。因此可以说,志上的这些记载,是在现地解决了争议,说清楚了争议的问题,可靠性强,应作为依据。接下来,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就是要在现地对号入座,寻找岐山。
先祖排除了天柱山就是岐山。先看天柱山。
并不高峻的天柱山山形象根土柱,可毫无两岐痕迹,且位置在今县治之北,距“周原遗址”五十余里、与史载古公亶父因受戎狄欺逼,自邠迁于岐山下周原居室作邑以居的史实极不吻合,也不符合“在县东北五十里”。这就首先排除了天柱山,看来唐初魏王李泰550卷的大型地理著作《括地志》、清光绪金陵书局撰写的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出版的200卷中国地理志史《太平寰宇记》、清朝初年顾祖禹的130卷古代汉族历史地理、兵要地志专著《读史方舆纪要》、明代的《广舆记》及今版《辞海》《辞源》等书,称天柱山是岐山均为误称。由此看来,天柱山不是岐山。
先祖也排除了箭括岭是岐山。再看箭括岭,
山的汉字意思是,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自上而下分为山顶、山坡、山麓三部分。而岭则是顶上有路可行的高大山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对岭的描述。古人对箭括岭早时就从区别岐山和天柱山而采用了了岭进行的易名。
箭括岭顾名思义就是高大的山脉顶上有路可行的山形象箭括的一段山脉。今天,我们站在岐山县东北乡向北看,箭括岭豁口v字底,到向东再转北至黑龙洞粱顶火树山约4公里的一段山脉为箭括岭。紧挨岭豁口东边的大高山峰是箭括岭西峰。岭豁口西边的山峰和东边的箭括岭西峰中间的v字形夹口称为箭括岭豁口。箭括岭豁口是箭括岭西端的起始点。在箭括岭口中间及过岭口西峰南坡牛头山至羊屎坡一段,隋开皇年间,隋文帝杨坚到麟游九成宫从此路过,现还有唐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北上麟游九成宫避暑的皇家避暑古道,和古道旁两座箭括岭石窟,西崖壁上有门神敬德为李世民在九成宫避暑在岭口的守立相,西石断崖中上部有北宋诗人宋英宗治平2年进士、宋哲宗元祐元年秘阁校理、哲宗元祐2年(1087年)监察御史浮休居士张舜民(今陕西彬县人)路过箭括岭而作的“北有玉女潭奇观浮休过”摩崖题刻,“元祐己巳中冬甗从”落款字,遒劲有力 。该题刻北下边另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摩崖题刻”。岭口东峰北坡有一年代在西周时期的“打儿窝”窑,窑内有一“祁子石”。岭口东边侧崖上还有今宝鸡市古树名木、武则天路过时栽植的崖桑。紧挨岭口南边有一小平台处有纪念关公用大刀把这里劈出了豁口的关刘张结義的三关老爷庙遗迹。箭括岭是岐山县北山南北气候和生态植被的分界线,岭北气候凉寒森林植被茂盛,岭南气候温暖森林植被稀薄。
对箭括岭,当今有很多人将v字形岭豁口或v字形岭豁口加两边的山峰误解为箭括岭,这是不对的。“岭”和“口”的意思在概念上有很大的区别,“岭”字是指顶上有路可通行的高大的山脉,岭“口”字是指岭一端的起始点通向岭外面的极短距离的豁口,通向外面的极短距离的豁口不是有路可通行的高大的山脉。箭括岭豁口不是箭括岭,箭括岭也不是箭括岭豁口。在这里,箭括岭中的箭括是副词,箭括岭中的岭是主词,千万不能将箭括岭理解成岭箭括。
箭括岭是周太王“至于岐下”的转折点。以商小乙二十六年周太王“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而闻名于世,当年,周太祖率周族人步行,由北向南行走在箭括岭上时发现了周原大地,随后步入周原定居,开始了周部落及西周王朝的江山。今天,我们站在岐山县东北乡向北看,箭括岭以高低起伏不太明显的一段山脉呈现在世人面前。箭括岭或箭括岭豁口老远就清晰可见。或者站在周太王迁岐始居地岐阳村和北面的宫里、杜城村一带北边的马跑“马刨泉”山(传为周人塞马的场所)上向北看,箭括岭西峰向右边微起的几个小山岗东边,有一高度1607米的山峰,这座山峰转弯往北到达火树山有一段山岭,这就是箭括岭。
箭括岭坐落于于京当镇范家营村正北12公里处的梁家山山脉,梁家山也叫梁山。《岐山县志》载:“武乙时,古公亶父因避狄入,率族人从豳出发,沿漆水、沮水之滨南下,越过梁山,至于岐下,定居周原,改号曰周。”志中的梁山即此山,是岐山明万历县志中的“箭括岭在县东北六十里粱山上”的梁山,梁山平均海拔1400米,主峰梁家山海拔1538米,山体底部名赵家山,小水沟至火石岭区间,区内含箭括岭和倒回沟。山体呈西南—东北走向。
箭括岭,顾名思义就是一座山岭,一座象箭括形状的山岭。要知道箭括岭,首先就要寻找象箭括形状一样的山岭,也就是说,象箭括一样的山岭就是箭括岭。因此,弄清楚箭括形状就成了寻找箭括岭的第一步工作。我们先要知道,箭括是出此古时候打仗之器箭,而箭又是什么样子?【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就是说,一支箭是由镞、杆、羽括三部分组成的,箭尖端为镞,即箭头,箭下端为羽括,羽括就像我们今天人盖的两面流水跨度很小高度很高的房屋的山墙中间下面缺一三角形,或者像立起的长方形下面挖了一个三角形栽到上面。箭括的形状就是这样。镞和羽括中间的连杆部分为箭杆。
回到周原南边的岐山县境内望北看,在京当镇岐阳村北面,越过马跑泉,在岐山山岭中存在一座山,这座山山有两峰(东峰1594米,西峰1549米),中有缺口,形似豁口不似箭括,没有显示出有岭,两山峰构成了一个豁口,显然不是箭括岭。
那么,象箭括的这条山岭又在哪里呢?山外看完,上山走到箭括岭口的北边看。以这个豁口为立点,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转上一圈后。我们发现,立在这个豁口北面不远处的倒回沟口对面的高空,将视线从高处沿着倒回沟渠看完后,发现了箭括的形状,而且箭括形状的顶端是一条山岭,这条山岭从豁口出发,象东北方向延伸了2公里后就象北稍偏西方向沿去,又拐伸了2公里,在火树山黑龙洞处被一条东西山岭截断,形成了一个60度的夹角缺。于是,我们从豁口沿古道向北边的方向走,豁口向北2公里处,有一往东南方向通向这条岭顶部转弯处的沟叫倒回沟。立在倒回沟口对面的高山上,将视线从高处沿着倒回沟渠一直往东南方向的前面看,倒回沟通到岭顶的岭顶部沟为源头山,叫箭括岭东山,东山是箭括岭的主峰,海拔1607米,是岐山境内和北山地区最高的山峰,箭括岭东山是岐山人的根脉,东山将粱(岭)顶的转弯分成了羽括的八字形顶,岭口到倒回沟口的一段距离,和倒回沟口向里的正三角形道路左角到火树山的一段距离,构成了羽括的左右两个边,古道在倒回沟口进沟打捷路形成了一个正三角形,倒回沟口的三角形就是羽括的缺口,也就是箭矢下端的缺口,从缺口到岭,一个完整的箭括形象找到了。到这里,豁口就是箭括岭西端点。豁口东峰就是箭括岭西峰。于知县明确了“箭括岭就是箭括岭” “箭括岭…..即周亶父迁岐所经处。”这就是明万历年岐山知县于邦栋当年《岐山县志》上的箭括岭就是箭括岭。
坐落黑龙洞的火树山粱顶是箭括岭的末端。箭括岭顶山道就是当年周太父率部落从邠迁岐的最后一程。在这里,我们就又要拿出明.《岐山县志舆地志》看,于知县在距今近400年前的明万历年间,无论走在岭上看,还是站在岭的西北角高山上顺着倒回沟望前边东南看,还是出了山在山外走着看,只找到了箭括岭,看不到箭括岭“山有两岐”的岐山痕迹,于是,于知县就明确的写上了“箭括岭就是箭括岭”,排除了唐·颜师古《汉书·地理志注》谓岐山就是箭括岭。可见岐山县这个地盘上的天柱山和箭括岭都不是岐山。那么,剩下“物为两岐”的岐山是不是岐山。
“岐山”就是岐山。
岐山县治在今天的凤鸣镇。秦首设为杜阳邑,汉置杜阳县,后废。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公元569年分泾州鹑觚县南境置县曰三龙,县置在龙尾城堡。27年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西移县治四十里,始建岐山县治改名岐山县。
西移县治在何处?明万历《岐山县志》载;“移三龙县于西四十里,更名岐山县”。清乾隆《岐山县志》载;“移三龙县于岐山南十里,更名岐山县”。三龙县治在哪里?岐山之所指是正、误的症结。
据《关中胜迹图志》载;“三龙,在岐山县东北五十里”。乾隆《凤翔府志》载;“三龙故址,在县东北五十里,今为岐阳镇”。今县东北约五十里,有岐阳村,即前岐阳镇。
天柱山在今县治正北约十华里,箭括岭在今县治东北约六十华里,随设岐山县治是天柱山南十里,还是箭括岭南十里?据查最早提出“移三龙于岐山南十里,更名岐山县”的是《元和郡县志》。该书又载;“岐山,亦名天柱山”,明确指出岐山南十里就是天柱山南十里。
综上所述,移三龙县于西四十里,即为由岐阳西移四十里,移于天柱山南十里。今县治---凤鸣镇东北距岐阳村约25公里,北距天柱山约5公里,故岐山县治的始建地当在今县治凤鸣镇。本文中引用志载的“县”“岐山”“县治”,指的就是今天的岐山县治凤鸣镇。公元596年前的岐山只能是一座山。
先从历史记载看岐山。出现有地名记载的先秦时的《国语·周语》、战国时魏国史官王国维著《今本竹书·纪年疏证》都载,“周幽王二年,西周大震,三川竭,岐山崩。”还有《史记》载;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2年)“岐周地大震,岐山有声”。还有《岐山县志》载;东汉延光二年(123),“岐州地大震,岐山有声”。这三次记载都指向了岐山这一座山,都是用的“岐山”之名,且都是岐山作为县治名称以前的山。可见这里“岐山有声”“岐山崩”的岐山是指具体的那个岐山,而不是指岐山县域这个地盘上其他的山,更不是指县域岐山。后来发生在公元880年和公元1037年的两次大地震,在前两次地震基础上均载有“岐山复崩”,这是对具体的山名岐山和岐山山名的进一步确认。可见“岐山崩”的岐山是指具体的“岐山”。
再从现地山形看岐山 今天站在京当镇街道的北门向北偏东瞭望,只见北面的山上有一小山仿若土丘,双峰微凸如圆状奶头向上,中间凹陷,似简括形状,更像马鞍形状,这在北山地区是唯一的符合岐山形状。这个马鞍状山,呈现在群山横队的前列,介于西观山和中观山之间的双岐之山,符合“山有两岐”“山有两枝”之形。从历史籍典、山名山形等方面综合分析,这就是历代古人坚持的“岐山”, 不是“箭括岭”,也不是“天柱山”,“岐山”二字冠以岐山县名称中的“岐山”就是这一座岐山。也就是本文开头战国时魏国史官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先秦诸子百家的殿军之作《吕氏舂秋制乐篇》、舂秋末期盲史官左丘明《国语·周语》、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笔下的岐山。是《汉语大词典》中今天法律认可的岐山。是南宋的《路史》、春秋战国《竹书纪年》、夏代《书·禹贡》、司马迁《史记》、周人《诗经·绵》等志和 《汉语大词典》中起名的岐山。是刘熙、孔子《释名》《释道》、东汉徐慎《说文》及明万历年岐山知县于邦栋在《岐山县舆地志》寻找的岐山,也是孟子·粱惠王章句下:“太王古公亶父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的岐山。也是岐山县治以前的岐山。本文要找的西周周幽王二年的历史上,岐山历史大地震时的“岐山”找到了。
周族先民在岐山下繁衍生息是岐山人的骄傲。找到这里,我想加上一句。山岳都是以高大而名,和箭括岭相比小得可怜的岐山,接近平地,容易被人忽略,但却使周族先民,便于在这块七水环绕,膴膴的得天独厚的土地上,傍山依水亦农亦作,繁衍生息。至于徐慎、颜师古或者李泰、顾祖禹,在他们所处的那个交通闭塞、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要统志全国各地,不可能身临其境,不出现地方官在资料提供和撰写、校字修志人的失误,是不可能的。我们千万不敢一处失误责怪他篇。一代伟人、开国领袖大文豪毛泽东的诗词也是多次修改后才成为千古绝句,先祖的功德是无量的。因此,岐山不管是北部山区的一段山脉,还是这段山脉中的“岐山就是岐山”、“箭括岭就是岐山”、“天柱山就是岐山”,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生活在“岐伯故里,周祖圣地”上今天的我们,就让“岐山就是岐山”、“箭括岭就是箭括岭”、 “天柱山就是天柱山”成为我们的骄傲,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在周室肇基之地上,在博大精深的周文化统领下建设美丽富强的新家乡、新岐山。
陨石岐山不是西周岐山。至于原来在岐山县城三民路上三神庙前据说是陨石的所谓“岐山”,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为三块,一块现在公安局院内,一块现在太平路,另一块不知去向。这个‘岐山’可能起的是标志、象征的作用。从时间上看,一是岐山县治以后,二是和西周地震时相差1300多年以上,不是本文要寻找的岐山。
字典岐山。山的汉字意思是,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自上而下分为山顶、山坡、山麓三部分。而岭则是顶上有路可行的高大山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对岭的描述。古人对箭括岭早时就从区别岐山和天柱山进行了岭的易名。
12.岐山历史上一直都为岐山县辖。我还要明确一点,岐山这一座山,从商小乙周太王迁于岐下,到隋开皇有名岐山县,再到1972年,扶风民工将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西观山凤泉寺佛殿前壁间“舍利塔碑”掏去交扶风县博物馆,该碑铭文载“岐山县凤泉寺”。证知西观山在596年始设岐山县之初期隶属岐山,其转归扶风县辖属则在公元1956年调整岐、扶插花地之后、1958年行政区划调整时划归扶风而叫名“奇山”的几千年时间里,岐山县和扶风县对“岐山”在个别朝代,虽有过扶风重叠,为同一县辖,但一直在历史上,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一直都为岐山县辖,且历史上到现在,岐山一直是岐山县的象征。到现在,京当西坞、周原村当地的群众仍沿用历史沿革和习惯,在岐山这座山上先人留给自己的土地上,仍从事着耕作和采石劳动,他们认岐山为自己的地盘,一直劳作着。
西周地震时“三川竭”的“三川”在哪里?
.岐(姬)水七星河符合三川竭中的三川。.有了明确的岐山,“三川”就不言而喻。翻阅汉晋以前地震史,这几次地震不算很大,没有造成山河移位,而仅是山峰崩塌,三川断流。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的岐山,只有一面南边为川原。紧挨岐山南面有从周原就近经过的流水沟系,沿着这些沟系,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发现到现在残留的,在岐山周围古代涸后的河床,仍能隐约可见。这就是当年出现在周原姬姓周人部落面前的,后人称作的七星河,岐山脚下先民叫作的岐(姬)水。岐(姬)水的西边为姜水,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96年岐山县置,县曰的三龙水系(不是三龙县)。即今天站在故郡乡牟家沟和益店镇张家沟之间逐渐变细,直至消失的夹原称龙身尾—西龙岭,以此再和东边的益店镇姜家沟、长满麻叶的马尾沟、姜家东沟切割成的中龙岭、东龙岭的由北向南流向的三条土岭—三龙身为一地,中间的水系为姜水。也是古姜炎时期姜氏城,古公亶父的妃、岐山志载的首位武乙文丁年军事家、商文丁西方诸侯之长牧师、西伯侯季历(武丁41年—文丁11年)的亲生母亲太姜娘家姜氏部落内的水系。岐水(姬水),指七星河的三条河川,即,崛山曹家沟系、祁家沟系、大石沟系的河床川道。崛山沟系发源于蒲村冢子河岭口下面的两个泉,是北山地区历史上唯一一条常年流水沟,曹家沟系发源于祝家庄苜蓿河页岭,有马跑泉水常流,这两条沟河在山口马家河村汇成一条河,南流经蒲村后东转到青化的原峪、寺家庄,再经过童峪河(童峪河是以该河流水经过青化镇童峪村而得名,是岐、扶县界。宝鸡地区第二例、岐山县第一例分界碑、乾隆五十三年八月在童峪村后峪三组的关帝庙前立“岐山东界碑”)到达湋水。大石沟发源于箭括岭东北方向4公里的火树山黑龙洞泉,流经京当上王的大王沟南流的一条河床。祁家沟系发源于祝家庄宫里北边马跑山上郑家岭,源于祝家庄宫里北边马跑山上郑家岭峭儿嘴和吕家门前泉,村处两沟汇合而成形成的尖嘴状沟沿,南流经桐花沟阳坪沟,再东南流在今天的祁家沟水库,和大石沟水系汇合注入湋水。这三条河床从周原中心的西北流向东南,以泉而四季水流,就是周人生活的姬水,后人称作的岐水,注入湋水后东经扶风武功县会漆入渭。
七星河水域,即崛山曹家沟系、祁家沟系、大石沟系岐(姬)水,据《岐山军事志》载,“七星河发源于祝家庄镇、京当镇的岐山南麓,岐山境内流长7公里,南流经青化镇于赵家村入扶风县境内汇入湋水河”。志在这里,不仅将崛山曹家沟系、祁家沟系、大石沟系并为七星河,而且这里涉及到的“七星河”名字中的“七”字,本文“祁家沟”名字中的“祁”字,周人姬姓的“姬”字,岐山的“岐”字,在没有统一标准发音的古代,“七”“祁”“姬”和“岐”是谐音,“七水”“祁水”在岐周就发音念成“岐水”“姬水”,而被周围部落将其生活区域的水称为姬水,又是“姬”“岐”咬音相似,发音为同一字,姬水就是岐水。在西周初期、及西周地震发生时周人仍有部分居住在周原的岐山,由此,七星河就是岐、姬水,就是在当时周原的三条河川。
据《旬邑县志》载,“周幽王二至三年,天大旱,泾洛渭诸河两年皆竭,境内溪谷水绝”。就是说,地震发生时的年份内,西周疆域内西起岐阳,东到圃田,渭、泾、洛河地带流域内所有河、溪谷已经干枯,赤目百里,遍地草禾干枯。周先人的仁德,周部落的强大,以及周王朝的建立,后人都归于天意,后人多从天意角度刻意写前志。因此在这里,我们就要翻开历史再看,中国历史从“五帝”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最少有18个以上大王朝,不断的进行着改朝换代,历史的车轮中,西周也要搭坐其上。西周王朝传到了第10代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百姓道路以目、怨声载道的荒淫无度暴君厉王,缺少仁德的统治,使百姓在沉默中爆发了国人暴动,驱赶了周厉王。厉王的无德,上天看到了,天地不容了,西周逐渐走向衰落。上天到了就要西周王朝的时候了,第12代周幽王即位,是上天要西周王朝江山的天意安排。志中的周幽王二、三年大旱能河谷竭,可以说是是周幽王元年即位之日,苍天就就要改朝换代,天地人合一的老天就大旱了,应该在周幽王元年河谷流水就逐渐变小直到没有而干,到了发生地震的周幽王二年,就已经是志上的河竭溪谷绝水了。因此,后人记载周幽王二年地震时,就在志上只记载成了二三年河谷溪干。天要灭西周,大旱体现在地面上就是江河干竭,但周人却要生活用水,天不灭众生,周人百姓能度过了旱灾,应该有水源。在本文中,水源在这里成了研究当时地震“三川竭”的主要焦点。周人的老屋周原,在西周建立后,其地位依然十分重要,西周京都城当中的周原居住的甚多的人用水,当时的社会条件只能来源于泉水,泉水应该使周原度过了当时的天灾,七星河恰恰水源于泉,且离岐山和周原最近,当时河溪谷干,能三“川竭”,就只有靠山泉形成的山川流水来完成,山泉形成的七星河符合这里的志载条件。地震时,河川上游可怜的泉水流出的小溪,在山上被地震时的崩塌物堵塞了,山外的河川干枯了。这就是该文中当年所指的“三川竭”中的“三川”沟系。
泾、洛、渭河符合西周三川皆震”中的三川。纵观近代7.0级以上地震发生规律及现状,我们认为,“西周三川川皆震”中的“三川”河流,即泾、洛、渭河川在岐山历史大地震时有震动,但不会“三川竭”。 “三川竭”不是指泾、洛、渭河床竭。一是泾、洛、渭河这三条河流距离岐山遥远。泾河发源宁夏,东流经平凉、泾川进入陕西长武、政平、亭口、彬县、泾阳等地,绕开岐山,于高陵县注入渭水,最近处距周原岐山100公里。洛河源出陕西蓝田县东北与渭南、华县交界的箭峪岭侧木岔沟,远离周原岐山120公里,流经陕西省关中东北部及河南省的两省北部。只有渭河发源于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虽离岐山最近,但也在岐山周原30公里以外。这三条河川只能算作一川。从目前国内外发生的7.0级地震来看,以这么远的距离,这次地震不会使泾、洛、渭河出现河竭山崩。二是泾、洛、渭河这三条河流的河床在离岐山最近处及上游宽而平稳,不易也不能上游堵塞下游竭。三是泾、洛、渭河这三条河床的两侧在关中西部基本无造成供给“堰塞湖”的山、崖,石、土等填(堵)塞物。因此,泾、洛、渭河这三条河床不会因岐山历史大地震而断流“川竭”。四是据《旬邑县志》载;“周幽王二至三年(前780—前779),天大旱,泾、洛、渭诸河两年皆竭”。干旱导致不流水的泾、洛、渭河成为了干河,谈不上地震造成“三川竭”或者地震的崩塌物在这三条河的发源地堵塞泾、洛、渭河。这就排除了泾、洛、渭三条河不是“三川竭”中的三川河,只能是西周疆域的“西周三川”。
姜水不符合三川竭中的三川。再到姜水内看——离岐山最近处约20公里的姜家沟、姜家东沟,龙尾沟和马尾沟看。
姜家沟、姜家东沟,是雨季雨水沖刷的沟系。龙尾沟和马尾沟为泉水河系。龙尾沟发源于涝川太伯峡,途经孔头沟、南至湋河。马尾沟北起岐山南麓,南至益店候家湾。要符合地震时年的流水河川,这两条沟在中下游只有两川,因此,离三川竭中的三川还差一川。两沟各有两泉,泉在山外的中下游,因泉而在下游常流水的两川对竭而言,已经没有意义了。即就是再加上北起岐山南麓、南至庞仪村的西边炎(炎帝生活过的地方)凹沟,为三川,但炎瓦沟上游岐山南麓山石坚硬,地震时,干旱没有流水的沟系上游不涉及造成山崩堵塞而川竭。这就排除了姜水也不是三川竭中的三川。
湋水河也不符合“三川竭”中的三川。再到离岐山最近处约20公里的紧靠姜水和七星河南面的湋水河看
湋水河,俗称一母(湋水)两子(横水、雍水)河。由发源于凤翔县内的横水河、雍水河流到岐山县大营乡河交村汇合而成一条,即湋水河。湋水河下游就近处接上了姜水和不远处接上了七星河水。雍、横、湋这三条河在下游为一川,在上游是两川。历史上三条河名都记载,且一直存在,这就出现了又一个“三川”,我们站在现地看,这三条河流造成的河川都至少在1—2华里宽度,河沿高度不到1米上下,如若当年大地震造成山体崩塌河床堵塞,河水也会溢出从平滩流下,绕过堵塞物重新进入下游河床,不会造成“三川竭”。在西周地震时的河竭谷干的大旱年代,志人无法将这里的三川和地震时的“三川竭”联系在一块。显然,湋、横、雍水河川也不是“三川竭”中的三川。
因此,本文中“三川竭”中的“三川”,是七星河川,不是“西周三川”中泾、洛、渭河的三川,更不是联上炎瓦沟系的姜水系的沟川及湋、横、雍水河川。后人志时,认为西周末代王周幽王荒淫无度发生地震是天意,断送西周朝代意欲为疆域范围的江山泾洛渭河竭,但现地被否定了。“西周三川皆震”的三川和“三川竭”中的“三川”是两个范畴和概念。在岐山历史大地震的那洪荒的上古,没有测量仪器和监测人员现场测量,“岐山”仅有的作用是起方位标志作用,对岐山大地震而言,只是一个区域内的某一点的向导。
七星河内崛山曹家沟、祁家沟、大石沟这三条沟系的上游路远山陡沟窄,几条沟系中的常年流水源山泉,在几条沟老的上顶部,从当时地震遗留到现在的遗迹看,中上部沟系基本在当时地震的中心区域,加上山上部坡陡沟窄、石散土松,遥想当年地震发生时,容易形成上游段“堰塞湖”,导致这三条沟系中部河的河床干竭,致山外河床下游地区河川暂时性的流水中断,形成“三川竭”,这就是当时的“三川竭”。
“岐山崩”。最后,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岐山崩中的“崩”。崩的实体是物,是遗存,崩塌石是岐山历史大地震岐山崩的地震遗迹。
原中国地震局常务副局长高文学研究员一行曾于1968年冬,来到岐山历史大地震遗迹现场,通过对岐山周围的箭括岭、崛山以东一带的地震遗迹现场研究,提出了“岐山历史大地震(测算为7.9级左右),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有明确史料记载的第一个破坏性地震。”的论据,这一论据,得到了著名史前地震与历史地震学家、中科院院士、原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丁国瑜研究员的认可。在国家地震局有记载的66次(记录止1909年4月台湾台北大地震)中国古代达到7.0级及以上的历史大地震,和记载截止到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地震时的历史上79次特大地震,都将公元前780年的岐山历史大地震记录在首位。
原中国地震局兰州研究所所长郭增建研究员,原宝鸡市防灾减灾中心主任、防灾减灾专家组组长周可兴高级工程师一行国家级专家组,于1994年9月对岐山历史大地震遗迹进行了科考。结果发现地震区域内就近岐山的崛山以东一带和梁山区域的箭括岭口以北,从西崛山到岐山,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的范围内的沟底,存在大量的崩塌石体,这些石体小则直径50公分,大到直径三、五米,科考队对这些崩塌石体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最先进的奥地利学者的“丽石黄衣法”“地衣定年法”进行了鉴定,区域内通过多个布点,对382个1至4米的崩石进行了定年测定。结果测算出箭括岭口以北和崛山以东一带的多个巨大崩塌石,是距今2797年前的岐山大地震所造成,得出了这就是岐山历史大地震的遗存物“岐山崩”石。
从地震科学看,崛山以东、箭括岭口、岐山都在同一陇县—岐山—哑柏地震断裂带上。从地震事实看,箭括岭口距岐山5公里,崛山以东距岐山不到8公里,从今天唐山和汶川7.9级以上地震震心超过这个公里的范围来看,西周岐山7.9级地震时,崛山和箭括岭口石山窄沟,就在地震中心,适合产生崩塌石。在走到岐山现场看,岐山为平缓的山顶,山石固稳,无斜陡坡面,地震时不会有多的崩塌石。因此,岐山大地震的遗迹,活生生的岐山崩塌石,今天就在崛山以东和箭括岭口以北的山地。距离岐山几公里的崛山以东、箭括岭口以北就成了首次历史大地震的博物馆(园)。
岐山的邻山是崛山。这里涉及到了崛山。崛山以前后左右而称为“一地三山”。前以两山对峙,巨壑中分而东西崛山,前崛山又以山寺而和后崛山洞遥相呼应。崛山沟是三川竭中的一条沟系,崛山是地震遗迹的保管库,虽然不是岐山,但崛山一是西周岐山历史大地震遗迹的博物馆。崛山二是周太父由邠迁岐,在郑叉沟休整而后在周原建立周部落的起始点。清乾隆四十一年,知县平世增、四十三年郭履恒、教谕蒋兆甲编撰的《岐山县志》载:“郑叉口东北,该处树木丛生,枝不横生,为周时太王迁岐经过之路”。新编麟游县志载,周太王由邠迁岐“山候整”。咸丰壬子年举人、后登进士的前任工部屯田清吏司主事、本县雒阳里人张殿元编撰的岐山县第五部县志、清光绪十年岐山县志载,周太王迁岐“郑叉沟燎、砍柞棫”,这三志指证了周太父由邠迁岐的第一落脚点在岐山崛山沟内的郑叉沟,而使窟山成为周人崛起的地方崛(jue)山,国务院和陕西省一直称为崛(jue)山。崛山三是中国佛教始祖鸠摩罗什大师从后凉到长安在此路过并译经,而使西崛山成为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和中国的第一座佛山,是大师起名此窟山为同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处印度耆阇崛之地的姊妹山中国的耆阇崛山,崛山在民间一直称为崛山。崛山四是早期历史上出入关中东西、南北的古道,前秦帝苻坚,后秦帝姚兴走过,是鸠摩罗什大师到长安从五将山、西崛山粱顶进入关中的古道。崛山五是见证中国佛教发展的里程碑。前后崛山佛教到今传承了1600多年,并有唐·亁宁四年建的耆阇崛山寺、千佛寺和唐时建的南延到龙尾沟流域的崛山名刹中的40多座古寺院,崛山慧日寺藏有北魏佛像碑。崛山六是东晋后秦王文桓皇帝姚兴在此的避暑胜地。崛山七是北山地区别于它山、唯一在每个大小山头都有天然次生植物群落的奇山,有岐山解放时树冠下面一条树根上能坐下一个连队伍的马石条崖古中槐、东崛山皇经台、西崛山睡佛殿崖顶石罅中两棵露根倒垂1600多年树龄的岐山第一树白股老松和堪比黄金树的崖柏。崛山八是妙庄王三公主妙善香山寺还愿、火烧白雀寺,称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传说的诞生地。崛山九是老虎沟老有称为唐代中国四大名砚石的储藏量丰富的天然矿石。十是崛山名刹是岐山八景之一。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岐山知县、后江南贡生王毂重修的岐山县第三部县志卷首,将凤鸣朝阳、龙尾春波、周邸治泉、五丈秋风、资福烟霞、崛山名刹、实相晨钟、太白晴雪定为岐山八景。这些都是今天我们生活在周文化发源地上的岐周儿女们的骄傲和前进的动力。
西周历史大地震。踏着历史的足迹,跟着周人的步伐,我们从西周走到了今天,从西周三川走进了岐山,踏遍了天柱山、箭括岭和崛山,走过了姜水、湋水和岐(姬)水,寻找到了3000年前周幽王二年的岐山历史大地震遗迹“岐山崩”和“三川竭”,活生生的遗存岐山崩石,就是当年的大地震现场,这就是我30多年来寻找的发生在西周的岐山历史大地震。
至此,本文开头的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说的是距今2796年,西周疆域内以岐山为中心发生了地震,地震引发西周统治的泾、洛、渭三条河川疆域范围出现震动。当时,位于南接周原的地震中心区——岐山中心区周围区域,就发生了山体土石崩塌,崩塌物造成岐(姬)水,即姬姓周人居住地周原最近的,只有几公里以内距离的西北方向的崛山曹家沟、祁家沟、及北面的大石沟水系上游成“堰塞湖”,水系下游山外河床干竭。今天的人们在距岐山西边不远的箭括岭口以北和崛山以东区域内找到了“岐山崩”石。
岐山是周王朝的发祥地和先周文化的始源地。早在西周末年,阳伯父大夫就曾提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的阴阳矛盾理论。这一理论之后2000年的日本人仍认为“鲶鱼一动就要发生地震”。美国常以超级大国自居,但建国仅几百年,破坏性地震就不断,拥有地震史料的年代还不足岐山历史大地震的尾数。今天,我们这些身居陇县—岐山—哑柏地震断裂带的周原人,借鉴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的教训,以岐山历史大地震的遗迹为锲机,热爱家乡岐山,保护地震遗迹,研究地震科学,预防地震灾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宝鸡文物科技青年周原文物复制厂经理于安君,利用这一优势,抓住机会,多年潜心研究,复制出了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科学家张衡失传的候风地动仪,受到了中国地震历史研究会、中国地震咨询委员会专家的肯定。希望有志之识结合生态、周礼文化及崛山佛教景观,借机建立岐山历史地震博物馆,以岐山历史大地震遗迹这个平台,宣传地震预防方面的知识,使更多的大众参与到预防地震灾害中来,达到免受灾害,从中受益。
岐山历史大地震距今将近3000年,历史记载确切,世界公认,地震区域清楚,科学家现场测量的遗迹标本可靠,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目前,世界进入了地震活动高发期。有专家预测,近5~10年是特大地震活跃期。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热衷于通过历史地震研究来谋求对地震活动规律认识上的突破,但大多苦于缺少鲜活的研究考证现场而无奈。岐山历史大地震活生生的崩塌石遗迹,不仅能满足人们科研需求,更是岐山人避害兴利的一笔宝贵财富。
【作者简介】付昭,陕西航天职工大学教师。付军让系岐山周文化研究会理事、秘书长,2010年省级崛山森林公园规划负责人,著有《付军让周礼文化108讲》《岐山地情概览》。合著有32万字《落阳邑史》及《箭括岭》《崛山是岐山乃至中国文化的根脉》《周易是从崛山走进周原》《岐山亦非箭括岭》《寻根问祖雒阳付姓》等。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