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至德天下 >

文武周公孝道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9-06-17 00:34 来源:中国报道

文武周公孝道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郑鼎文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就是崇德型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社会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其中"孝"是最基本的原则。文武周公的孝行堪称楷模,至今仍然富有现实意义。

文武周公的孝道 在儒家经典《礼记·文王世子》中,对文王和武王的孝行作了生动形象的记载。“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应曰:“诺。”然后退。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说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日乃间。”把上述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文王当太子的时候,每天三次到他父亲王季那里去请安。第一次是鸡叫头遍就穿好了衣服,来到父王的寝门外,问值班的内竖:“今天父王的一切都平安吧?”内竖回答:“一切平安。”听到这样的回答,文王就满脸喜色。第二次是中午,第三次是傍晚,请安的仪节都和第一次一样。如果王季身体欠安,内竖就会向文王察告,文王听说之后,就满脸忧色,连走路都不能正常迈步。王季的饮食恢复如初,然后文王的神态才能恢复正常。每顿饭端上来的时候,文王一定要亲自察看饭菜的冷热;每顿饭撤下去的时候,文王一定要问吃了多少。同时交待掌厨的官员:“吃剩的饭菜不要再端上去。”听到对方回答“是”,文王才放心地离开。武王做太子时,就以文王做太子时的行为为榜样,不敢有一点走样。文王如果有病,武王就头不脱冠衣不解带地昼夜侍养。文王吃饭少,武王也就吃饭少;文王吃饭增多,武王也就随着增多。如此这般的十二天以后,文王的病也就好了。

《史记·鲁公世家》说:“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儿。”这说明周公在孝敬父母方面做得很出色。同时周公还认为,“孝养厥父母”与“祇服厥父母”都很重要,只有既照料好父母的生活,又能继承其事业,才算得上完整的孝敬。

一是对父母心怀敬畏,爱戴有加。从以上史料不难看出,文武周公的孝行和孝道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心怀父母,敬若神明,感恩戴德,常思回报,这是文武周公的共同点。文王作太子时,一日三次去父亲王季那里请安,武王效法文王,也对其父文王坚持请安,便是最好的明证。对于父亲王季所吃的每顿饭,文王都亲自察看饭菜冷热;武王在其父文王生病时,头不脱冠衣不解带地昼夜服侍,这些都是感人至深的孝养行为。文武周公不仅孝敬父母,精心照顾日常生活,而且识大体,顾大局,继承和成就父母未竟的事业。其中文王继承父亲王季的遗志,不断地拓土开疆,强国富民,到晚年时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武王继承父亲文王的遗志,伐纣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周公继承父兄的遗志,辅佐成王,东征平叛,制礼作乐,巩固了新生的政权,为盛世“成康之治”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尽管文武周公孝道的操作方式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那时子女一般都与父母亲在一起生活,照顾年长父母的生活很方便。时代发展到今天,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仅城镇地区的年轻人大多工作于天南海北,就是农村的青年人,也基本上都出远门去打工了。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年青一代像文武周公时代去照顾年迈父母的生活已不可能,但孝敬父母的美德永远不会过时,关爱父母的方式也应该适合今天的实际情况。不过,作为传统人文美德的孝道文化,无论怎么说都是应该传承和弘扬的。

以文武周公孝道观照当今社会的孝行危机以文武周公的孝道观照当今社会的现实,我们不禁会感到非常遗憾。尽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敬父母者大有人在,但从总体上来看,孝道缺失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以农村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精神上冷淡,不关注自己的老人,不情愿与老人在一起叙叙家常,享天伦之乐。对父母的生活不管不问,父母吃饭要自己做,得了病要自己拿钱去看,父母的生活费也没有保障。一些农村老人在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后,因为无法继续为儿女做贡献,受到儿女的嫌弃和拒绝,有些老人被迫独居,有些老人流离失所。黑龙江省鸡西市麻山村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妇,老头走路困难,老太太瘫痪在床,却遭儿女弃养,直至老夫妇双双死在家中多日才被邻居发现,而同住一村的儿女却毫无察觉。四川仁寿县始建镇一位87岁的老母亲,被亲生儿子遗弃于一间垮塌而四面透风的茅草棚里,连续多日不给吃喝,最后被活活饿死。。有些儿女把老人视为累赘,公开指责、辱骂、殴打,或者给予无形的精神摧残。一些老人受不了这种精神虐待,甚至走上了绝路。浙江嘉善县一位七旬老人因不堪儿媳打骂,被活活气死。据《合肥晚报》载,今年11月16日,安徽省枞阳县一位年已85岁高龄的老妇因生病被自己的儿子和媳妇断水断饭,最终被虐待致死。伸手向老人要钱,如果老人给予的钱财未能够达到自己要求时,就多方刁难、虐待老人。老人还在世,就算计着老人的那点财产,兄弟姊妹之间因此不和,并直接祸及父母。有的把父母居住的房子卖了,使得老人无家可归;有的当着父母面要这要那,甚至把父母的存款或存折据为己有。找个老伴共度晚年是一些独身老人的情感需求和生活需要,但出于旧观念的作祟,更是怕财产落到“外人”手中,大多数子女既不照顾老人的生活,又阻挠老人再婚。河南信阳的农村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70多岁的冯姓老人,老伴去世多年,虽有三个子女,对他都不管不顾。一位老太太平时对他十分照顾,两人产生了感情,想要结婚,却遭到子女的坚决反对,老人一气之下上吊自杀了。以城市情况来看,别的姑且不谈,单说说“啃老族”的情况,就足以令人寒心了。“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消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靠父母供养。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这些本该养活老人的青年人,却成了让老人养活的“啃老族”,既使自己的生存能力逐渐萎缩,久而久之也使老人难以承受,直接危害着家庭的和谐幸福,这对传统的伦理孝道简直是一种颠覆和践踏,使人匪夷所思。

文武周公孝道的现实意义文武周公的孝道思想符合人性要求,体现着人文关怀,具有跨越时空的普世价值。

首先,它对于构建和谐幸福家庭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一个家庭的和谐幸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百善孝为先,只有传承和弘扬以文武周公为代表的孝道思想,使一代代后辈知恩报恩,孝敬父母,既照顾父母的生活,又按照父母的愿望做好工作,成就事业,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父母亲也关怀、厚爱、教导下一代,成千上万的家庭的每个成员才能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成为幸福美满的家庭,为构建富裕和谐的文明社会添砖加瓦。

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不少有识之士大声呼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因此,提倡并弘扬孝道,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应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来抓,切实让孝道文化这一传统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得以发扬光大。

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其次,古代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敬老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社会教化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鼓励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所有的老人和儿童,以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显而易见,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很多事例证明,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基础的道德教育。一个孩子,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尊敬、不爱戴,怎么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如果一个孩子对生身父母都没有深厚的情感,怎么能升华出高尚的爱国之情呢?

弘扬孝道文化,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其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孝道也是形成现代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渊源,还可以说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古代的孔孟儒学提倡的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性行为,行孝者对社会公德负责,肩负着社会责任。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和面临的现实看,正处在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转型期,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旧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正日益碰撞、磨合,重塑与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体现时代精神的伦理精神,是每一个中国人所面临的道德选择。尽管在当代社会,人们似乎更加注重社会角色和社会道德,而不甚重视其家庭私德,这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中国古代视孝道为一切道德之基本,是一种更为深刻而久远的思想观念,则是一种不宜移易的理念。

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倡导孝道文化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其四,中国的养老方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这是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模式。中国的老年人口70%以上还生活在农村,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保障能力还比较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必须依靠家庭成员的扶助而安度晚年。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家庭养老是我国普遍认同的养老模式,它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道观念。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我国家庭养老的功能有日益弱化的趋势,传统的孝道观念也开始淡化,歧老、虐老的事件也不时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宣扬传统的孝道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文武周公的孝道,则永远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他们那种对孝道的身体力行,也足以成为现代人的楷模。

作者简介】郑鼎文,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副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大雅礼乐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岐山周文化研究会会长,县社科联副主席,县政协文史研究员,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范家营高中校长和县老年大学首任校长,著有《周文化丛书》“三王卷”“典故卷”、《周公演义》《品味周公庙》等9本书,在报刊发表文章500多篇。先后应邀参加了武汉、成都、兰州、上海、宝鸡、西安、天水等地的30多场学术研讨会。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