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至德天下 >

从精神价值理论看周公美德对青年人文感召

发布时间:2019-06-19 01:23 来源:中国报道

从精神价值理论看周公美德对青年人文感召

●郑鼎文

【内容提要】本文从研究史料出发,分析归纳了周公美德的具体内容,探讨了精神价值与周公美德的内在联系,着重论述了周公美德在青少年德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要点为:1、了解周公美德,提高道德认识,使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2、宣传周公美德,陶冶道德情操,使青少年追求完美人格;3、践行周公美德,磨炼道德意志,使青少年挑战人生艰险;4、坚持周公美德,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使青少年争创辉煌人生。

从2000年春天岐山县举办首届周文化艺术节开始,,周公姬旦的汉白玉雕像就高高地矗立在县城西关岐周路口了。这位3000多年前的历史文化巨人,在后世历代人们的心目中,早已成了尽善尽美的圣贤人物的化身,尤其被周公故里的西岐人民群众推崇备至。那么,周公姬旦究竟有哪些传统美德?如何从精神价值理论看待周公美德的巨大影响力?周公美德在青少年德育过程中到底有什么重要作用?所有这些,便是笔者在本文所要探讨和阐明的问题。

从史料分析看周公美德的具体内容 众所周知,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孔夫子是首屈一指的扛鼎人物。当今国际社会评价十大文化名人,孔子也屡屡名列前茅。然而孔夫子最崇拜的人是谁呢?就是周公姬旦。周公姬旦为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他生于岐,死于丰,葬于毕。因采邑在周原地区,故称周公。周公德才卓异,奋发有为,屡建功业。他协助武王伐纣灭商,辅佐成王平定管蔡之乱,在天下之中营建洛邑,制礼作乐,建立了一整套治国安民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程,尤其主张“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以仁治天下”,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致使“成康之际,天下安定,刑四十余年不用”,为“成康之治”奉献了毕生心血,对周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那忠诚的品质,德治的思想,卓越的才能,辉煌的业绩,非凡的建树,深得后世称赞,真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历代儒学家都把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儒家思想文化的奠基人称为“元圣”。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被称为“至圣”的孔子对于“周公之才之美”素所倾慕,日思夜想,时常“梦见周公”,并以此为乐为荣。孔子认为尧、舜、禹、周公等已经成为万世敬仰的圣贤,达到了“仁”这样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他发自内心的声言:“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见,周公美德美政的影响力确实是极其巨大的。

从史料分析来看,周公的美德主要表现如下:事亲至孝。周公在文王诸子中,以孝悌仁爱、多才多艺、多谋善断而出众。《史记·鲁公世家》说:“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儿。”周公认为,“孝养厥父母”与“只服厥父母”都很重要,只有既照料好父母的生活,又能继承其事业,才算得上完整的孝敬。

谦恭谨慎。周公不仅能够完整地尽其孝道,而且谨慎、谦恭、节俭、不骄、不躁。《淮南子·汜论训》说:“周公事文王也,行无专制,事不由己,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又说:“周公惭乎景,故君子慎其独也。”《荀子·效儒篇》也说:“周公其盛乎,身贵而愈恭,家富而愈俭,胜敌而愈戒。”周公还对自己提出了“克恭上下”的主张,即既要敬畏客观规律,不可任意行事,又要恭敬事业兢兢业业。

勤勉不懈。周公才学很高,却不独恃其才,其励精图治、以求真知灼见、锲而不舍的精神很是感人。《孟子·离偻下》说:“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他一向反对安逸,认为“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是从……”终归不会有好结果。他要求全国诸侯“惟克勤乃事”。自己更是身体力行,笃勤匪懈。成王称赞他“惟公德明,先于上下,勤施于四方”。

见贤思齐。周公上进求益之心极为迫切,善于交友,择善而从之,虚心向贤者学习。《吕氏春秋·先识览》引用周公之言:“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一定要和比自己贤能的人相处。

敬德保民。周公曾敏锐而深刻地认识到商纣灭亡和周室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民心向背。牧野之战中,殷人临战倒戈,殷纣王17万之众在周武王7万部众进攻面前顷刻土崩瓦解,使周公意识到民众力量的巨大威力。为了感化民众,争取人心,以利于周王朝的长治久安,他一贯主张“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周公认为夏桀殷纣失掉“天命”是因为失“德”,周人要保住“天命”就必须有“德”。因而他教育周人要“以德配天”,“明德慎行”,对内常讲“敬德”,对外强调“保民”,并提出“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把民与天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民意就是天意的集中表现,告诫统治者不要过于迷信天命,而要留心民事,与民同乐。

礼贤下士。周公为了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十分尊重人才,竭力延揽人才,对人才非常注重礼节,丝毫不敢怠慢。他在告诫将去鲁国执政的儿子伯禽时真诚地说:“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骄国人。”即你去鲁国就任,一定要谦虚谨慎,千万不敢慢待国人。这,就是握发吐哺的来历。三国时的曹操对此感触极深,他在著名的《短歌行》一诗中写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见义勇为。不管是协助武王伐纣灭商,还是替代成王东征平叛,只要是正义之举,周公总是不畏艰险,不计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尤其是在东征平叛前夕,武王刚刚驾崩,成王正值年少,“天下不宁”,“西土人亦不静”,“三监”趁机造谣生事,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准备武装叛乱。当此之时,真可谓内忧外患一齐来,黑云压城城欲摧。新生而脆弱的西周政权一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形势极为严峻。值此之际,周公审时度势,以大局为重,断然摄政理事,率军东征,勘定了叛乱;又及时营建东都洛邑,驻兵八师,监督殷民,并分封诸侯,作为周室屏障,终于转危为安,大功告成。

宽大为怀。周公要求为政者要“宽绰厥心”,仁爱待人,并且身体力行。灭商以后,如何处置殷商奴隶主和上层贵族是周王朝面临的一个紧迫而棘手的问题,弄不好就会激化矛盾,使之纠集起来进行复辟活动,从而危及新生的西周政权。当武王征询意见时,姜子牙认为要斩草除根,全部杀光,不留后患;召公主张区别情况,有罪者杀,无罪者留。对这两种策略,武王都不太中意,就找周公商量。周公对商朝的历史非常熟悉,从中吸取了许多统治经验,他胸有成竹地说,让殷人在他们原来的住处安居,继续耕种原来的土地,把其中有影响有仁德的争取过来,这样有利于安定人心,稳定局势。这种宽大为怀、给以出路、就地安置的办法深得武王赞赏。

天下为公。武王临终时,感到太子姬诵年幼,无法执政,觉得四弟周公德才兼备,曾提出王位继承“兄弟相后”、“今用庶建”的主张和办法,亦即“兄终弟及”,并坚决地说:“传位这件事再无须占卜了,可以当面决定传于周公。”周公却不贪高位,深谋远虑,他考虑到夏商以来继承制度混乱,传子与传弟并存,导致兄弟相残、“九世不安”等弊端,终于“泣涕拱手”,执意不肯答应。而在成王年仅13岁、实在难以亲自理政、天下形势又十分严峻的关键时刻,周公又以江山社稷为重,毅然摄行朝政大事,代成王君临天下,担当起特殊的历史重任。而在执政七年后,天下平定,成王又长大成人,周公即断然还政于成王。就这样,他不愿继承王位出于公心,代成王摄政也出于公心,还政于成王仍然出于公心。是故,后人称周公为“至大至公之人”。《尚书》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周公真正做到了他人难以做到的这一点,其高尚品德如日月昭昭。

忍辱负重。周公在形势万分危急之时,为顾全大局,毅然代替年幼的成王监国摄政,忠心耿耿地为江山社稷着想,却招来了包括召公在内的好多大臣的猜忌。“三监”造谣生事说:“周公独揽朝政,妄想谋害成王,夺取王位。”受此影响,一时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殷纣王的儿子武庚窥知周室内部发生矛盾,觉得有机可趁,就煽动“三监”同他一起造反。就在如此险恶的形势下,周公大义凛然,不为所动,顶住压力,任劳任怨,果断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终于稳定了局势,度过了危机。

精诚团结。周公摄政期间,当流言四起、猜疑重重时,周公并非有勇无谋,孤军作战,而是智虑深沉,十分讲究策略,注重团结同道。他首先主动向召公、太公等辅政大臣表明心迹,消除疑虑,稳定了王朝内部,解除了后顾之忧。接着以成王的名义,亲自率军东征,用三年时间,杀武庚,诛“三监”,征服了叛乱势力,巩固了西周政权。

与时俱进。任何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都有一些与时俱进的代表人物。纵览周公的生平事迹,追随武王伐纣灭商也好,代替成王摄行朝政也好,亲自率兵东征平叛也好,平定天下后还政成王也好,修筑东都营建洛邑也好,扩大分封强化治理也好,制礼作乐加强教化稳定社会秩序也好,无一不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所以用“与时俱进”这一词语来概括周公的这一品质,绝非有意拔高,而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综上所述,周公姬旦的美德举不胜举。像雄才大略、豁达大度、大智大勇、不屈不挠、居安思危、忧国忧民、光明磊落、顶天立地、披肝沥胆、夙兴夜寐、深谋远虑、劳苦功高、温文尔雅、超凡入圣、德高望重、不偏不倚、谦虚谨慎、鞠躬尽瘁等等,几乎一切美好的词汇用在他的身上都是当之无愧、有据可依的。怪不得清代本邑举人冯拱辰为周公献殿撰写了这样一副让古今文人学士心悦诚服的对联:

制大礼做大乐并戡大乱大德大名冠宇宙

训多士诰多方兼膺多福多才多艺昭日月

从精神价值理论看周公美德的巨大影响力 臧克家在《纪念鲁迅有感》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古今中外享有盛名的诸多志士仁人,尽管他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他们的光辉业绩、崇高精神、优秀品德、美好形象及其留下的一切精神财富,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目中,世世代代鼓舞着人们奋发进取。孔子、孟子、司马迁、诸葛亮、李白、杜甫、范仲淹、岳飞、文天祥、祖冲之、李时珍、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马克思、华盛顿、焦裕禄、雷锋、孔繁森、任长霞等等,哪一个不是永久地存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里?哪一个不对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永垂不朽的周公姬旦,当然也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这就牵扯到精神财富的精神价值问题。了解与之相关的基本理论,显然有助于我们高屋建瓴地正确分析和认识问题。所谓精神价值,就是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价值。在此,把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作一比较是必要的。一方面,许多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东西同时也具备经济价值。比如,书籍、工艺和书画作品、戏剧、人文景观等都是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的,但它们也有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不直接产生经济价值的东西却可能有很大的精神价值,同样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如那些能免费得到的思想、观念、历代流传的诗词,可免费参观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等等。与经济价值相比,精神价值具有以下特性:精神价值不是直接用于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的价值,而是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如对文化、艺术、科学、道德、宗教、哲学等等的需要)的价值。精神价值不能用货币形态或其它任何有形物来作为其衡量的标准或尺度。即精神价值的大小是根据它对人们的精神生活的近期或长期的作用力或影响力来决定衡量的。《圣经》、《共产党宣言》、《物种起源》等著作在在其出版时几乎未产生任何经济价值,但这些著作对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所产生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却是难以估量的。精神价值具有无形的特征。精神价值虽然大都是通过有形物作为载体,但使用者通常并不是将有精神价值的东西消费或消耗掉了,而是仅在精神上受其影响。如读一本书,参观一个博物馆、建筑物或文化遗迹,使用者并没有把这些具有精神价值的东西消耗掉,而是将其中具有或包含的思想、观念或情感等留在记忆之中,影响自己的行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精神价值不是一种有形的价值,而是一种无形的价值。精神价值具有无限的传播性、放大性和增值性。由于精神价值是一种无形的价值,它作用于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而不会被消耗掉,它能在大众之中无限地传播,从而使其价值不断地被放大和增值。它们不会像经济价值物那样因人们的利用而消耗或贬值,反而随着利用者的增多而不断地增值。这种价值的放大和增值几乎是没有止境的,任何人都可以对其加以充分地利用。充分利用者越多,其价值便越大。精神价值具有长久性甚至永久性。由于精神价值的以上特性,它就具有了长久性甚至永久性。人类古代的许多精神产品直到今天仍在大放光彩。金字塔已经屹立了几千年,但它的价值只会与日俱增。万里长城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建成,但直至今天,这道凝结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的城墙仍在吸引着全国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参观者,其价值无法估量。圣人经典、李杜文章、英雄风骨、志士道德、优秀传统文化,也永远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总之,任何有价值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品,只要没有被毁坏或失传,就都会永久存在于人类社会并永远影响着人类社会。

精神价值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人的本性决定了人要追求精神价值。没有对精神价值的追求,人就不会成其为人,甚至与禽兽无异。精神价值也是人类社会创造价值的的动力和源泉,没有精神价值的继承和创造,社会就不会成其为社会。充分地利用一切有益的精神价值,对年青一代的培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周公及其一切历史文化名人对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一直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重大影响。他们的煌煌业绩,尤其是他们的道德文章和崇高精神,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价值,必将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培育青少年发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力。既然精神价值具有无限的传播性、放大性、增值性和永久性,那么作为从属于精神价值的周公美德也必然同样具有无限的传播性、放大性、增值性和永久性。岐山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是周公姬旦的故乡。周文化源远流长,周公美德深入人心,不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精神价值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而充分利用这种精神价值,则会产生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乃至经济效益。在我国历史上,周公一直被推崇为最理想的人格形象,是育人的最佳资源之一。在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周公美德的无穷影响力,对于塑造青少年的健全人格,促使其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重大而恒久的积极作用。

从德育规律看周公美德在青少年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精神价值,威力无比;周公美德,可以增值。从德育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来看,周公美德确实可以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全方位地发挥各种重要作用。

要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从其心理特征和当地实际出发,切实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而把效法当地历史文化名人引进德育过程,发挥其人格影响力,既符合青少年崇拜英雄、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又可以使德育活动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增强实效性,也是符合德育规律的。德育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和规律是: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需要这四个要素获得相应的发展。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对青少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青少年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在这里,知指道德认识,情指道德情感,意指道德意志,行指道德行为。知情意行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情、意起调节、强化和促进作用。

依据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要让周公美德在青少年品德形成中产生积极作用,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了解周公美德,提高道德认识,使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和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受自己的认识支配的。我们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首先要使他们具有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使其辨是非、明善恶,识美丑。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青少年产生错误的行为,形成不良的品德,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道德无知,导致是非颠倒,善恶不明,美丑不辨,黑白混淆。道德上的无知,往往是犯罪的根源之一;错误的道德认识,常常酿成严重的后果。2003年2月25日清华北大爆炸案即是明证。当年26岁的罪犯黄旻翔在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时竟然无耻地说:自己就是为了制造影响,想出名。显然,他是把耻辱当成了光荣,把丢人显眼当成了显扬名声,把违法犯罪当成了英雄行为。与之相反,正确的道德认识往往使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雷锋之所以能成为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首先是因为他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正是这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超越平凡,走向了伟大和崇高。那么,如何促进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呢?这就需要给青少年传授正确的道德观点和道德规范,像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并且要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对其晓之以理,使他们懂得,为什么只能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这样做了,对自己和别人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又有什么害处。坚持这样做,青少年就会逐渐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成内在的道德观念,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信念,产生道德行为。与此同时,给青少年生动形象地介绍周公和著名历史文化名人的美德,就可以使道德认识具体化、生动化、人格化,亲切感人,富于说服力,有助于使其增进道德认同感,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塑造理想人格。

宣传周公美德,陶冶道德情操,使青少年追求完美人格。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进行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时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它能推动人们对事物采取追求或舍弃、赞成或反对、适应或改造的行动。如果一个人在某些道德问题上,虽然有了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但却没有升华为道德情感,对正确的或错误的行为都无动于衷,淡然处之,态度冷漠,缺乏好恶、爱憎的情感,那么他的道德认识就只会仍然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见死不救的人并非不知道是与非,主要是缺乏一种见义勇为的正义感。一些不愿做好事的人也并非不知道做好事是对的,主要是缺乏一种向往和热情。另外像药家鑫之流,并非不知道杀人犯罪,除了有杀人灭口、侥幸逃脱的卑鄙动机外,缺乏起码的同情心和人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故而连冷血动物也不如,以致沦为凶恶的杀人犯。所以在德育工作中,不仅要对青少年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以激发其爱憎感、荣辱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在青少年中树立正确的舆论,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实践中不断增强道德情感体验。在这方面,全面介绍周公美德和相关人物的感人事迹,必能陶冶青少年的道德情操,使其产生敬佩、爱戴的感情,从而使其形成向往真善美的的思想倾向,乐于向高尚的方面发展,追求一种完美的人格,提升做人的境界。

践行周公美德,磨炼道德意志,使青少年勇敢挑战人生艰险。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它通常表现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确定行为时,能够用道德动机战胜非道德动机,自觉抑制错误行为;二是在采取行动时,不畏艰险,知难而进,坚决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把道德行为坚持到底。青少年在实践道德要求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排除万难,一贯地按照道德要求去行动,形成良好的品德。而意志年薄弱的人,在顺利的条件下也可以做几件好事,遇到困难则往往动摇不定,畏缩不前,半途而废,不能把道德行为坚持下去。况且在品德培养过程中,青少年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改正错误更需要意志力。意志坚强的人,对错误认识得快,改正得快;而意志薄弱的人,易犯错误且往往出现反复。因而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意志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道德意志的培养,一方面要靠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信念以及崇高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还要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困难作斗争磨练青少年的道德意志。周公姬旦是一位意志十分坚强的人,不管是帮助武王伐纣灭商还是代替成王东征平叛,都是风险极大、困难重重的。但周公为了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屡经挫折,百折不回,表现出了非常坚强的毅力。让青少年了解周公的这些美德,必能使其受到积极影响,激发其道德意志,从而勇敢地挑战人生艰险,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一步步走向坚韧不屈。

坚持周公美德,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使青少年争创辉煌人生。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做出的反应。青少年的思想道德面貌是通过他的行为和习惯表现出来的。行,是衡量一个人的觉悟高低、品德好坏的主要标志。看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不能光“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社会道德规范,只有体现在人的具体行为中,并且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变成人的实际品德。人人都有好品德好习惯,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才能蔚然成风。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对青少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要对其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这样才能使其养成优良的道德行为习惯,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周公姬旦富有美德,人格完善,有口皆碑,一直被儒家确认为至高至善至美至仁的人格典范,直至今天仍被人们推崇备至,对青少年来说无疑是值得效法的典型。宣传周公美德和事迹,以周公为楷模对青少年导之以行,对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争创辉煌人生,必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力。这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所写的那样:“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命运。”而在这种情境中,选准榜样,见贤思齐,则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大,在当地人民群众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其美德广为传颂,家喻户晓。从精神价值理论看具有无限的传播性、增值性和永久的影响力,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对年青一代具有恒久的感召力。是故,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引进这种优质免费的教育资源,真可谓善莫大焉。

【主要参考文献】

文怀沙邵盈午著《中华根与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7

王一多《精神价值的特性及其地位和作用》中国教育报 2000年1月12日第2版

于少特《周公姬旦》 陕内资图批字(2000)CB028号

田家盛朱振宗 京海编《教育学》 陕西教育学院函授部 1985年12月

(注:该文曾被宝鸡炎帝研究会和宝鸡市教育学会联评为一等奖,进入网络后,被多家大专院校和学术团体以及百度学术收录为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郑鼎文,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副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大雅礼乐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岐山周文化研究会会长,县社科联副主席,县政协文史研究员,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范家营高中校长和县老年大学首任校长,著有《周文化丛书》“三王卷”“典故卷”、《周公演义》《品味周公庙》等9本书,在报刊发表文章500多篇。先后应邀参加了武汉、成都、兰州、上海、宝鸡、西安、天水等地的30多场学术研讨会。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