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至德天下 >

中华文明史中博大精深的《吴文化普及讲座》43

发布时间:2019-09-05 02:45 来源:中国报道

●吴美福

【编者按】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今苏南、浙北一带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浙北的环太湖流域,苏南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

文明的曙光——开启江南文明为了更好的改善人民生活,光靠单一的农田收入仅仅只能解决温饱,要让人民富裕起来,生活丰富多彩,就必须增加经济收入,开展多种经营。于是,泰伯、仲雍组织姜姐、万妹等带动蛮村妇女发展副业。姜姐与梅公公女儿梅花玩的好,与她一起走巷串门动员妇女们把野蚕进行家养,又在边角荒地,高坡山岭上栽种野桑树,供野蚕食用。

当时的无锡哪一带称蚕为天虫,后来把天虫二个字合并,把它叫做"蚕"。姜姐手把手教村姑育蚕、结茧,把雪白雪白的花生小胖子抽成油光晶亮的丝线,又怎样把丝线染成各种颜色。经过第一年的养蚕的经验和收成,村民们树立了信心,开始在屋前屋后、河堤山坡成片的种植桑树,扩大蚕舍,开始大面积养蚕。并立下了乡规民约,各地的头人要亲自抓养蚕,头人的妻子负责养蚕事情,各村要建造公共蚕舍,形成规模产业。每年三、四月间谓之"蚕月"。一时间掀起了一股养蚕高潮,主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由此,荆村、蛮巷桑蚕业得到迅速发展。在不长的时间内桑蚕、纺织丝绸成为名牌产品。吴都城外的"桑里",城内吴王的"织里"成为官方纺织作坊集中地。

李白有诗描述: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从此,江南吴地被誉为"东方丝绸市场",闻名遐迩。

寄东鲁二稚子

作者:李白

吴地桑叶绿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有了桑蚕业的成功经验,当地人尝到了甜头,再发动大家扩大种植土麻、大豆,万妹教他们打麻、织麻布就容易多了,大家很是信任。接着万妹也开始教他们将捕捉的野鸡、野鸭圈养起来,起初的想法是雨雪天气不能出去打猎,这样的天气就可以有肉味吃,不致于缺菜。想不到时间一长野鸡、野鸭繁殖很快,一群一群的,大家真是喜出望外。于是就萌生了发展养鸡鸭的产业,家家养鸡,户户养鸭,类便撒到田地,肥沃了土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逐渐的代替了单纯的狩猎。

今天的无锡,在当年泰伯养鸭的老鸭城附近,建的大鸭城桥和小鸭城桥仍然端在,两桥相望,承载着几千年的沧桑。鸭桥村门框上的"鸭城桥"门牌仍然保存完好。今天的鸭城遗址,是比较保存着原始生态历史风貌的村落,是江南水乡村落的经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有一次,仲雍带了阿水等人,在白丹山附近捉了许多野猪、野羊,由于有了圈养野鸡鸭的经验,他们也把野猪、野羊关起来饲养,很快就繁殖了一批,慢慢的成了家畜。于是大家就在鸭城附近造房圈养猪羊,成了村巷,取名猪养巷。养猪人和养羊人后来以猪羊为姓,后改成姓朱和姓羊,村巷也叫"朱杨巷"。现在朱杨巷仍在,以朱、杨两姓人最多。

后来泰伯、仲雍在梅西捉到麇鹿圈养,建成麇城(今坊前镇南)。

经过几年的建设,江南已经成了五谷飘香的米粮之仓,那绿油油的稻浪,金灿烂的麦海,令人心旷神怡。不料这茂盛的庄稼却引来了成群的野牛,它们成群结队疯狂的践踏、啃食庄稼,还经常为争夺配偶打架,田园的庄稼常常一夜之间,彻底糟蹋。

大家想了许多办法,仍然遏制不住野牛的糟蹋。后来还是泰伯冒着性命的危险经过几次努力,驯服了一头头牛,把群牛拢在了一起,组织大家每天割青草供野牛食用,慢慢的野牛变得温顺听话,不再伤人糟蹋庄稼。慢慢的泰伯设汁了犁耙等农具,再驯牛耕田、车水,慢慢的把野牛驯化成了人们农耕的忠实伙伴,使江南改造成富裕的地区。

泰伯把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结合江南实际情况加以推广发展,又创造性的把野蚕家养织成丝绸,解决了当时穿衣问题,驯养了鸡、鸭、猪、羊,不但为人民提供了丰盛的强盛身体的美味,更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特别是驯服了野牛成为农耕农事劳动的主要工具,解决了江南人民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进步,创造性的把老百姓聚集在一起过上集体生活,互相帮助,互敬友爱,教化施德,识字学文化,是一种原始的共产主义生活形态。诸多的创新和创造是江南文明曙光时代的开启,是江南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简介】吴美福,男,1956年10月生,福籍赣邑万年县,现定居县城。函授政治学本科学历,199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于今年已十一年,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五年,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各地吴家,走访了绝大多数国内各地宗亲和一部分海外宗亲。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