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美福
【编者按】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今苏南、浙北一带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浙北的环太湖流域,苏南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
关于太子友与弥庸的关系据史书记载已知吴王阖闾生卒(前559年—前496年),夫差生卒(前528年—前473年),太子友(?-前482),前482年太子友是被俘被勾践杀死,夫差是自自刎而尽、壮烈殉国。从生命的长度看,祖孙三代,阖闾63岁战死,夫差46岁自刎,太子友与父亲夫差同年死亡。由于没有明确记载太子友的出生时间,如果夫差20岁生太子友,可以推算太子友出生时间大约是公元前508年左右,那么,太子友就是26岁死亡。据《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吴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仇而弗杀也。”太子曰:“战而不克,将亡国。请待之。”弥庸不可,属徒五千,王子地助之。乙酉,战,弥庸获畴无馀,地获讴阳。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复战,大败吴师。获太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什么意思呢?就是王孙弥庸也是与太子友同时间被俘,那么问题来了,假如当时弥庸不低于20岁,出生时间最低也在公元前502年,说明太子友比王孙弥庸年龄最高不会大于6岁最多10岁。于是有人说哪个时期的男人十六岁左右结婚生子,这个说法也成最立。但是,太子友最多也只是大王孙弥庸10岁,从年令上推算他们肯定不是父子关系。
《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该段话的意思:弥庸见到姑蔑的旗帜,说:“那是我父亲的旗帜。我不能见到仇人而不杀死他们。”太子友说:“如果作战不能取胜,将会亡国,请等一等。”从这时弥庸和太子友的对话看出他们也非父子关系。
关于“姑蔑之旗”,可以作两种释读。一是:姑蔑人举着缴获的弥庸父之旗;二是:越军举着缴获的弥庸父姑蔑之旗。关于姑蔑的记载见《国语·越语》:“句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广运百里”,指越之西鄙的姑蔑,韦昭《越语注》谓:姑蔑,今太湖是也。对此同样道理也可以看出王孙弥庸和寿于姚二人均是吴国一员大将。
从《左传》,《国语-越语》记载,确有“弥庸”此人,并且明确是吴国的一员大将,是太子友的部下。至于后来名字变成“王孙弥庸”,我推测涉及到“夫差”、“吴芮” 世系问题,后来江西吴谱与左台谱记载“弥庸”是夫差孙子、太子友儿子,加上“王孙”更符合“弥庸”的身份,因为是“五霸霸主”之一吴国的王孙,“王孙弥庸”更贴恰夫差孙子的身份,我以为,这就是后来“王孙弥庸”名字的由来。吴国失国后,吴国新太子吴鸿。
吴鸿被勾践流放到荒凉不毛之地婺源,秉承祖宗道德与风范,在春秋未期动乱之秋,在失国之痛、在失去父亲、国破家亡巨大的压力下,他忍辱负重沉寂下来,默默承受。当时太子鸿在婺源环境的恶劣、政治形势的险峻,生存生活的艰难,我们无法用文字去描述。太子鸿一支沉默了上千年,传到北宋,出了进士吴伸,官至提点刑狱,人们才知道夫差的后代还在。吴伸后裔传到吴得政,又迁居执礼桥,元代有进士吴仲常。明、清时期人才辈出,明史记载的有进士吴镛、举人有吴霖等24人,清代有名的有进士吴焯、举人吴邦宁等14人。吴鸿繁衍出古老的鄱阳吴氏,还有鄡阳山下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安仁吴氏、进贤吴氏等分支。余干吴氏,在元代出了一个著名的大学者吴正道。确定、确实、准确的说,今日以上这些吴氏绝大多数都是太子鸿的嫡系后裔,而绝不是太子友的后代,更与“王孙弥庸”没有任何关系。
【作者简介】吴美福,男,1956年10月生,福籍赣邑万年县,现定居县城。函授政治学本科学历,199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于今年已十一年,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五年,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各地吴家,走访了绝大多数国内各地宗亲和一部分海外宗亲。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