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美福
在南方文化中,吴学独树一帜,是独特的地域文化,至今仍然呈现出特有的魅力,吴地水乡成为诗意人居空间的典范。吴学文化源自何处?宋代范成大《吴郡志》云:”吴,古扬州之域也。”属于九洲中的扬州地域;《尚书,禹贡》:淮海维杨州。可知古扬州北达于淮,南至于海。淮海一带古扬州文化自然是古吴学文化重要之源。”句吴”之得名,《康熙常州府志》宋荦序:”句吴之名,着自太伯。史记曰: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是也。吴越春秋曰:太伯城梅里,都之。梅里或曰梅李,今无锡故有梅里乡云。”吴地之畛域,大抵为春秋时吴国之疆域。唐陆广微《吴地记》以为:”东亘沧溟,西连荆郢,南括越表,北临大江。盖吴国之本界也。”顾颉刚《吴歌小史》说:”吴的地域包括很广,差不多现在说江浙话的都是”。所以说,吴地最广阔的地域包括今日江,浙,沪,赣等地。前人似未从地理特征出发深入研究,来剖析吴学的特征,来展现数千年来吴学文化在发展中形成的独有的精神内核。
江南处处是水乡,以太湖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形成了网状交通路线。陆行过桥,水行乘舟。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使吴地处于开放的前沿。吴人思想上吐故纳新,行事中长于运筹,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练就了吴人之士的智慧。
吴地河网湖泽密布,号称五湖三江。元末明初卢熊《苏州府志》称:”吴号泽国,《水经》所谓:万水所凑,触地成川者也。其源西自太湖,东注于海。承衍支漫,不能详举。吴地水网以太湖为中心,烟波浩渺的太湖成为孕育吴学的源泉。《太湖备考》载:”太湖跨苏,常,湖三郡,广三万六千顷,周回五百里,东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余里。中有七十二山,东南之泽,此为最大。”长期以来,吴地凭藉东南最大湖泊形成了环太湖的东南文化中心,东南富庶之区,繁华之地域尽在吴学文化范围之中。
独特的江南水乡影响了吴人的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烟水百城连为一体,形成了吴地特有的以水域活动为基础的桑蚕与商贾文化;以蚕桑为务,地多植桑。凡女未及笄,即丁二育蚕。三四月谓之蚕月,家家闭户,不相往来。以商贾为生。土狭民稠,民生十七八即挟资出商,楚卫齐鲁靡不到,有数年不归者。以舟楫为艺。出入江湖,动必以舟,故老稚皆善操舟,又能泅水。(清,金有理撰《太湖备考》吴人在经商与织造中积累了大量财富,《红楼梦》中称之为”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记述了姑苏之胜境:”灯彩眩眸,笙歌聒耳,古人所谓画栋雕甍,珠帘绣幕,玉兰干,锦步障,不啻过之。”在繁华的背后体现了吴人融汇通变的视野。吴人融通之思在近代学术领域得到了集中体现,乾嘉朴学诸派中皖学求是,吴学尊古,扬学通变,浙学经世,吴学似泥古不化,惠氏学术专精,辨伪中见通变;扬州,浙中,并属三吴;而常州庄氏之学”有苏州惠氏好诞之风而益肆”。无论是吴下的桑蚕与商贾文化,还是吴派学术,都深受独特的吴学的熏染,这种水乡情结对于环太湖周围的耕织之民与吴人百姓融汇通变之情怀的形成产生了显著影响。
吴地广阔的水域,密集的水网为吴人人际交往与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明朱右《太湖赋》歌泳了太湖交通之便利:”夏名震泽,周曰具区。下属三江,实为五湖,右接天目出溪之源,左通松娄中江人海之洳。众利之委,群利之储。苕溪出其南,溧水经其西。五湾潴其东,垂虹界其堤。”水上交通网促进了经济发展,频繁的商贾往来又促使陆路上修建更多的路桥,桥梁的修建因此日臻完善,明初《苏州府志》记载了苏州城历代桥梁之多:”吴郡号为泽国,因震泾巨浸,东接五湖,又东注入城阐,纵横交三流,居民赖以灌濯。凡舟楫舆贩,盖由是而旁通焉。,故桥梁为多。”唐白乐天诗云:”红阑三百九十桥”。柳永《望海潮》:”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展现了杭州城的桥梁之美一个富庶繁华。历代吴地地方志多有桥梁志,详细记述了桥梁的位置与特征。吴地桥梁加强了太湖流域与各地的关系,促进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江南水乡孕育了富庶的吴中繁华之地,水乡舟桥使吴地有了便利的交通,在频繁的人际交往中,吴人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处境与外面的世界,练就了融汇通变的智慧与情怀。
水是吴学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水乡泽国不仅仅存在于江南吴地。影响吴学文化生成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江南水乡郁郁葱葱的林木所呈现出的独特自然景观。夭草乔木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浸润着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吴人的审美情趣。“江南”自古以来就意味着美丽的区域,在迷蒙的烟水之间,生长着奇异的花草,高大的乔木。《尔雅》称”江南曰扬州”《春秋元名苞》云:”地多赤扬,因取名焉。则杨木扬州实一字也。”从阮刻《十三经注疏》中称,扬州原名杨洲,地多赤杨,长满了参天的乔木。与《禹贡》中”筱荡既敷,厥草维夭,厥木维乔”的说法相印证。因此,吴为古扬州之域,自然杨树长满江岸湖畔。《尔雅注疏》:”杨,蒲柳。(可以为箭。《左传》谓,董泽之蒲)。[疏],杨,蒲柳。释曰:杨,一名蒲柳。生泽中,可为箭笴”。陆机《疏》云:生水旁,皮正赤如绛。一名雨师,枝叶似松。”与《尔雅》释”杨州”中地多赤杨之说相合。如此杨州之杨树当为陆机习见之河柳,故后来有”杨柳”之说。柳絮翻飞,后人称赞”烟花三月下扬州“之美景。绝胜烟柳”之惊叹。为催发,美化,增添吴学色彩内涵提供了诗意画境般的沃土。
【作者简介】吴美福,男,1956年10月生,福籍赣邑万年县,现定居县城。函授政治学本科学历。200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至今年,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各地吴家,走访了绝大多数国内各地宗亲和一部分海外宗亲,首届吴学体系建设研究会发起人。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