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广森 杨媛媛
“德”是为人之道,“顺”是“孝”的具体体现。伯、仲知悉父亲意欲传位小弟再传孙子姬昌的想法时,便自觉顺从让位并奔赴江南开创新天地。伯仲德孝的特征在于让和创。伯仲德孝文化是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11月中旬至今,岐山县高庙连年通过文化节的形式研究、宣传、普及伯仲德孝文化,意义重大。
德与孝
德“德”字,义为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心,表示做人要心态要平行正直,诚实、亲和、仁爱、善行、恩惠、感激、坦率、自然、登高、攀升、福、利,引申为心意、信念、作风、感恩等,常用于指为人做事走正道、有标准、守底线。
德作为内潜的品质和本性,综合体现人生观念态度与行为,给人一种尺度的感觉。有德之人称德人。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政令、政绩,称德政。道的原意有路、说、方法、技艺,宇宙天地法则(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即规律)、事理、思想、学说,其是客观存在的,可被认识的。道德之人行有辙,做人循规蹈矩、仁善道义、弘扬正气、慈善救济。德性是人的行为状态、举止风范、达理规矩表现出来的自然秉性。德行,仪容、举止、品行、作风等,是人的行为斯文、端正程度的标志。德机,生机。德意,善意。德业,德行和事业。德望,品德与声望,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门,能恪守礼教道德的人家。德泽,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化。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品德操守。德化,道德感化。德宇,气度、器量。德配,德行堪与匹配。德望,德行和名望,德厚流光,道德高厚、影响深远。德薄望浅(德行、声望浅薄),谦词,指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不足。人若做好,慈悲为怀、容忍大度、行善积德、厚德载物、福报无量。
我们今天所说的“德”,就是有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高尚。对“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自己,从而成为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概念,来评价己与人的各种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并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从而发生约束作用。加强修养,与有德行的人作邻居融洽相处、交往,可使道德时刻驻留身边。大道行世,守望相助;浇花浇根,培人育心。“以德立而百善从”“以德服人心悦诚服”。大度包容会赢得世人的尊重和敬仰。
人对“道”的认知、探索和传承是个过程。德在人的传承中逐渐被框化和众识化。正人品德高尚。德高望众的人素质涵养高、有造诣、有品格、名望重、有说服力,令人偑服、受人敬畏、深得民意。
孝 会意字“孝”子承老,意为尽心以“礼”事奉、善养、尊敬和顺从父母,敬爱兄长、慈爱幼弱、利亲慈惠。晚辈自觉奉养、孝顺、尊敬长辈,时刻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尊亲敬老通称孝。孝为德之本。孝德,即将孝视为子孙必做之事,是家庭安居、社会和谐的前提。
将孝上升为道是中国的做法。“孝道”文化为中国所特有,历史悠久。孝作为一种伦理观念正式形成于西周时代。在“敬天明德”思想指导下,孝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伦理价值和文化观念,为社会普遍认同和遵守。
“孝”字最早见于金文和甲骨文。《尔雅•释训》《说文解字•老部》均注:孝为善事父母者。“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侍奉和赡养父母。其古字形,像孩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其走路的形状,原意为扶侍老人。秦代睡虎地秦墓竹简、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孝”字,均直接承袭战国楚简“孝”字形体,把老人的头、发、身、手合并简化为“耂”(“老”字头),最后演变为汉魏隶书及今天的楷书形体。《说文》篆体“孝”字直接承袭西周金文“孝”字形体,出土秦汉文物上的篆文“孝”字形体略晚于《说文》小篆“孝”字形体。
《百孝篇》说:“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顺子弟必明贤。”《孝经》中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尊敬”“奉养”“侍疾”“承志”“立身”“谏诤”“送葬”“追念”等八个方面的孝道文化观念,重在扶养、亲爱、礼顺。“立身行道”,至高的德行是归顺的基石。孝是百行之源、八德之首。
父母是儿女的根源,生养付出的骨肉亲情无价,情深似海、恩重如山:从出生开始,喂养抚育,洗浆补订,生病时不眠不休的照料;若是难治之病,情愿舍命换儿安;稍长,教给基本生活能力,供给读书,关心其成长,永不停歇。作为子女,付出全部孝顺父母也难回报,在父母面前永远是负着债的。对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的本性和基本德行。
孝道养、葬、祭的重点在事生、奉养,即养老、敬老。养老指物质上赡养、善养、奉养,要求子女养成温顺、礼让、兼爱的性格,深怀感恩之心,形成“温、良、恭、俭、让”行为习惯,及时为老人准备好四季更换合适款式、颜色、品味的衣服,充分提供花样丰富易消化美味食物,使之衣食不缺,确保物质生存条件;尽量将阳光充足、空间较大的房间和床铺让给老人入住;对行动不便者搀扶散心、游玩;真心诚意付出,帮助解决牵挂之事,让其安心、放心;发自内心真诚地爱和顺从,以和颜悦色的态度和方式与父母说话,给予情感慰藉,使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记住父母的年龄,父母重病时除极特殊情况外,轮流守候在身旁“侍疾”,情有所依。遵循天道运行规律,负责任、尽义务,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谨慎行事、遵守法令、节约用度,形成尊老养老的家风和社会风气。
孝文化涵盖一切关于孝的思想观念、政策制度、行为规范、文化教育及相关民风民俗等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其奠定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在养老方式、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方面,深层次、真诚、尽心赡养侍奉父母,尊敬爱护顺从老人,依老人的意愿行事,恪尽职守、报本思源、尊重关爱、不亏吃住、衣洁保暖、病有所医、精神愉悦,充分满足父母衣食住行乐之需,充分尊重老人人生阅历给予的指导,实现老有所用,让其“活得自尊”“健康”“愉快”“有益”。
“送葬”“追念”,指老人去世后依据礼仪为其送葬、祭祀。通过一定方式将已故亲人适时适当安葬即没(死)则葬,是人类良知、理性的表现。用现代文明的方式安葬追念父母或亲人是必要的,是孝道圆满、家和业兴的基本要求。“百善孝为先”。“厚生薄死”,老人在世时,给予更多的物质供养与精神抚慰,死后送终一切从简。
伯仲的让 作为商末周族领袖古公亶父(去世后被追封为周太王)的长子太伯(又称泰伯)和次子仲雍(另称虞仲、吴仲,字熟哉),其合称为伯、仲。伯、仲三让天下美名传。
古公亶父与次妃太姜在岐周生少子季历。季历次子姬昌有圣瑞。古公见其从小聪明异常、相貌奇伟,深为钟爱,高兴地面对长子、次子等人大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欲将周方国的掌舵手传承给孙子姬昌,以此巩固姬、姜两个部落在周原联盟关系。这个意望伯、仲心领神会。他俩作为古公与元妃蒙兀族女君主德姬所生的儿子,从维护周方国社会大局稳定的角度考虑问题,顺从父王意愿主动避位,先后隐居西岐之北太伯山、后周公、北庄、益店、叩村、杏园、东坡、高庙以及西垂之地吴山等地,为父亲保健采药。一段时间后,他俩率领随从悄悄离开周原,历经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穿过许多部落禁区到达被称之为荆蛮之地的江南吴越(也就是今天江苏无锡、常熟一带),随乡入俗,为季历做王位继承人让路,此为一让(见《吴郡志·卷48》)。
太王去世后,他俩自吴地奔丧回到岐邑,同父异母的三弟季历愿意出让王位。但是,长兄太伯、次兄仲雍坚辞不从。料理完丧事,在岐地藏身守孝100天后,他俩复归吴越,此为二让。
季历被商王文丁所杀后其子姬昌即位,是为周文王。太伯、仲雍复返岐地为弟奔丧,侄子姬昌又欲将王位退让给大伯父太伯或二伯父仲雍。俩伯父仍坚辞不受,在哀悼亡弟王季99天后复归勾吴,此为三让。
后世称太伯、仲雍为“三让王”。孔子赞曰:“太伯(仲雍)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意即伯、仲三让天下达到道德最高境界,民众不知如何称颂才好。
伯、仲率领众人建立吴国。吴王太伯无子,死后由其弟仲雍继位。伯、仲共同成为江南一带的人文始祖。司马迁以吴是诸侯国中资历最深的西周姬姓同姓国,将所著《吴太伯世家》被列入《史记》30个王族世家专卷首篇,足见太史公对伯、仲的敬重。吴人楹联中认为太(泰)伯“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广杯万古江南。”
伯仲的创 太伯成全父亲,与二弟仲雍自觉离开周原故地,南走定居梅里(今江苏无锡梅村)。当时此处茂密的森林覆盖着起伏的丘陵,平原上湖荡密布、河沟纵横、苇草摇曳、野兽出没,一派原始荒凉景象。伯、仲及其随从带去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物候知识、新式家具,并与当地实情相结合,以博大的胸怀积极适应当地风土民俗习惯,以坚定的底气、骨气和志气,“断发纹身、裸以为饰”(剪短头发,在身上画绘花纹,采取半裸体装束)。太伯“以伯长居国,绝嗣”,与当地百姓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团结向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辛、开疆拓土,终于在东南地区牢固地站稳脚跟。土著居民认为他们有德有义,追随归附者千余家。数年之间人民殷富,其高风亮节感动荆蛮,被拥立为当地君主,尊称太伯为吴太伯,建立国家号“勾吴”。他作为周代诸侯吴国第一代君主,是姬周同姓诸侯国王中资历最深者,为吴国后来的强大奠定基础。
伯、仲率领部分族人奔吴建业,给落后的江南地区带去周原文明的种子,在梅里平墟修筑城郭名为“故吴”(早期都城),与民并耕,大力兴修灌溉、排洪之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开凿伯渎河(其为中国历史上人工开凿的第一条河流,也是最早的太湖水利工程,使当地百姓世代受利——“穿浍渎以备旱涝”)等9条河流。当时开凿的“九泾”,如今在梅村一带就有“香泾”“洋泾”“龙泾”“梅泾”等“4泾”。这样形成的水系,使太湖地区旱涝无灾,年年丰收。无锡清名桥一段俗称“伯渎港”,受到后世瞻仰。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西攻楚国、吴王夫差北伐齐国,都曾通过伯渎河。
品德高尚的开拓者太伯去世(享年91岁)后,吴人无不悲恸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相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漫山遍野花草无存。许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太伯生前最喜欢种麻,于是大家各自采集植物麻株之皮束系腰间,以表达敬仰怀念和哀悼之意。赠送鲜花和腰间束麻这两种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流传至今,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为去世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
太伯被后世奉为东吴人文鼻祖。吴人为纪念这位伟大开拓者的不朽功勋,将其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这就是今天的“梅里太伯庙”,又称至德寺、让王庙。在明清古庙址的基础上翻修重建的太伯庙,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牌坊,其上书写的“至德名邦”字迹醒人耳目。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和太伯庙》诗称颂:“故国城荒德来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后代骚人墨客,多有歌颂的诗文遗墨。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太伯生日时,梅里一带人们纷纷前往太伯庙朝拜。清明时节,梅里乡俗更有祭祀太伯的隆重礼仪活动。司马贞《史记索隐》:“太伯作吴,高让雄图。”
太伯井又名让王井,位于至德大殿东面,井水清澈可口,是太伯为当地居民用水而凿,太伯庙建成后一直是庙宇厨房用井。唐代诗人李绅晚年隐居此庙留下许多诗文,其中《太伯井》写道:“至德今何在,平墟井有泉;梁鸿重浚后,又历几千年。”
他被葬在自己东迁的最后落脚点梅里东平墟(今无锡市东30里的鸿声)东皇山(梅里山,又名鸿山)南麓。太伯墓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用青色大理石砌成,高2米余,直径3米多;墓顶填以黄土,常年绿草如茵。墓碑四方形,正面镌刻着古朴典雅的“太(泰)伯墓”篆书大字。墓前矗立着两根高大雄伟的华表,华表上雕刻着威武勇猛的雄狮。墓前有公元1818年所建之供祭祀用的享堂。享堂门旁石上镂刻有对联。南朝刘昭《后汉书注》载:“无锡县东,皇山太伯冢。民世修敬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吴地记》:“吴筑城梅里平墟,城内有宅,旧址及井犹存。”
仲雍死(寿享92岁)后,葬于虞山,被奉为吴地和常熟的始祖。仲雍深受人们尊敬。孔子在《论语》中赞道:“仲雍、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仲雍断发纹身隐居吴地合乎道之清,声明不继承王位,合乎道之权,享祭他的祠堂被称为清权祠)。因仲雍又名虞仲,后人便把埋葬仲雍的乌目山(海隅山)更名为虞山。仲雍为“勾吴”第2代国君,他的墓在今江苏常熟虞山东麓,随山势蜿蜒而上(常熟有史可考的最古的墓葬),面临北门大街。建有墓道,墓门石坊,墓周松树环抱,气势磅礴,墓道尽头,仲雍古墓静静地座落在半山平地树林深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途第2道石坊在山坡上,重建于1789(清乾隆54)年,正面刻“南国友恭”,背刻“让国同心”两额,石柱楹联:“道中清权垂百世,行侔夷惠表千秋”。梁昭明太子写过“远望仲雍,而高坟萧瑟;傍临齐女,则哀垅苍茫”句。1760(清乾隆25)年修建的仲雍墓第3门石坊在山腰间,坊额书“先贤虞仲雍”,背题“至德齐光”,坊柱楹联云:“一时逊国难为弟,千古名山还属虞”。上书写“赦建先贤仲雍墓门”。墓前有墓碑,居中镌刻:“商逸民虞仲之墓”字样。常熟县志用“旧在虞山乾元宫右下,弘治中巡抚刘瓒建,万历丙子重建”句,对此进行记载。过石坊不远即是仲雍曾孙周章之墓,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所立“古吴王周章陵墓”碑,吴王周章是周武王灭商后正式册封的。明代有关于祭祀仲雍的记载。仲雍祠明末毁坏,现已复建。
伯仲揭开江南历史序幕,他们不仅是吴国缔造者,也是吴文化开创者。“勾吴”立国后,广泛学习古周原文化,颂扬“谦让”“开拓”精神,重视农商,发展经济,“崇文重教”,丰富百姓精神食粮,启蒙社会文明,“常熟福地”随着历史的前进创造着更多的福气!伯、仲在吴越建仁政,清风荡涤万古,仁迹可与星辰比高,深受人们拥戴,山高水长。
伯仲身先士卒带头重视农业、发展经济,“崇文重教”,丰富百姓精神食粮。故乡岐山、周原一带诗歌盛行,百姓喜欢唱山歌,伯、仲早年也是唱山歌的能手。他们得知吴人也喜欢唱山歌时,就吸收周原山歌的精华与吴地蛮歌相结合,以石为纸,以碳为笔,以歌为教,编成“吴歌”,以此来教化吴地百姓。吴地社会从此开始由荆蛮走向文明、从贫穷走向繁荣。吴方国第4代国君周章,被周武王正式册封为吴国国君。从“勾吴”开始至吴亡,吴国共历25位国君,计624年。
2006年5月25日,江南吴中太伯庙和墓,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周原及其西垂边地吴山等地,多处为伯、仲奔吴前和几次归岐暂居之地。均建庙祭祀他俩,淳化民风。
伯仲德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的伟大民族,有着八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伯仲德孝文化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焦点。将伯仲德孝文化同今天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追本溯源,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严守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使德孝作为城镇低收入老人及广大农村无收入老人安度晚年的重要支撑,解除其后顾之忧,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幼有所怀,指日可待。
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在经济、生活、医疗、娱乐等方面遇到一系列新问题,家庭养老出现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赡养纠纷增加,有的甚至发展到刑事案件;部分老人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那些高龄、多病、无收入、无配偶、生活在农村的老人的生活更是困难重重;而那些自身有经济收入、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更多的是感到子辈对自己的冷落,感到精神赡养在间断;子女对老人往往使用多、关心少,缺乏情感交流,使老人倍感孤独、凄凉。这些现象说明,伦理道德观念在减弱,家庭养老观念有所淡漠。解决这些问题,在积极寻求政府采取措施的同时,唤醒供奉良俗,传承包括“仁”(核心)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在内的伯仲德孝文化,积极弘扬尊老、敬老、助老传统美德,培养和树立孝亲观念、行孝道显得尤为重要。
德孝文化建设重在对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当代孝亲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孝亲观念的培育密切相关。孝亲观念的树立须从行为习惯的养成做起。这就要求子女以反哺之心敬奉、善待、孝顺父、母、公、婆等每一位长辈,对之由衷的尊敬和爱戴,诚心、耐心、细心地赡养,在物质上尽力使之衣食不愁,当他们年老体弱或丧失劳动、生活能力时更应尽孝敬之心,体贴、关心并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趁父母在世时尽力孝行节义,慰藉他们的心灵。同时,正确处理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接受方式等复杂因素,体现高度的现代意识和方法,让孩子们从小诵读并与大人一起践行德孝文化经典,理解其涵义,观看优秀的孝道教育视频。通过多种渠道的潜移默化,使伯仲德孝文化深入人心。进行这种教化的主体可以是教育机构、人民团体,也可以是我们这些社会组织。通过伯仲德孝文化理念的持续不断倡导,在社会上形成普遍的德孝意识,知善恶、懂耻辱、明邪正,形成敬老爱老行为习惯。厚生薄葬。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父母的过错,应柔和、细声地劝谏,耐心温和地指出,决不能对其进行粗暴的训斥和指责,更不能恶意讥讽。顺从父母,但绝不掩盖过错,该谏诤时谏诤,劝其改正;无原则的顺从会使父母陷于不义,或违法的境地,就会成为不孝。顺从的只是道德、法律与真理。
伯仲德孝文化建设,在党和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下,通过媒体宣传,营造崇尚孝亲的良好道德风尚,社会各界加大老年活动场所和活动机构建设,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实践中,传承弘扬包括伯仲德孝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德才兼备、自身过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不拍牺牲、英勇斗争,居安思危、忠于人民,不懈奋斗、百折不挠,勇于战胜一切风险和挑战,用和平、和睦、和谐、发展、公平、道义、民主、自由、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观察、把握时代脉搏,赓续至德血脉,广泛凝聚共识和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共同奋斗的磅礴之力,我们一定会开创出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岐山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市县两级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员,编辑,宝鸡市中共党史专家库专家,县党研室退休干部,)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