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沙村的旧围,坐落着一座四合院式布局的殷氏祠堂。这座祠堂是安静而闲逸的老人活动中心,也是东莞农民运动和敌后抗战的重要历史见证。8月17日上午,“大沙红色讲古台”邀请了81岁的殷仲兴和79岁的殷流稳两位老人在大沙村殷氏祠堂“讲古仔”。讲述1925年共产党人彭湃在大沙传播革命火种、大岭山第一个共产党员殷偶生、葵衣队痛打日本仔、肃清鬼头仔的故事,也讲述了改革开放大沙引进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大沙表链厂的故事……沉浸的场景、别样的党课、红色的故事中、热烈的氛围让在座百名党员干部青年受益匪浅,在精神洗礼中牢记初心使命。
峥嵘岁月播下革命的火种,偶生带领自卫队抗战
“那时候,就在殷氏祠堂这里,偶生就组织大家成立了大沙乡农民协会和组建农民自卫队。也在这里,东莞县委负责人蔡如平召开过紧急会议,部署响应和支援广州起义工作。”
8月17日上午,殷仲兴和殷流稳两位老人讲述中共东莞县委在大岭山镇大沙村那段不平静的革命斗争历程。
“1938年,中共地下党员张英同志来到这里,以教学为掩蔽串联发动农民,偶生就受到了重视和培养,成为了大沙村农民运动的主要骨干。”
有一名青年提问到殷偶生的平生,殷仲兴老人就娓娓道来大岭山第一个共产党员殷偶生的革命故事。从开办农民夜校、武装自卫队响应广州起义再讲到带领自卫队抗战,到1948年10月,殷偶生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现场一片沉静,生动的故事带动在场的党员干部深思当年革命的激烈和艰苦。
根据两位老人的描述,相关书籍记载到,最早来到大沙村开展革命运动的广东农民运动领袖是澎湃,他在大沙期间积极开展党组织工作,传播革命思想,点燃大沙村革命火种。
“葵衣队”痛打日本军,西门楼“肃清鬼头仔”
“讲起大沙,就肯定要讲葵衣队了。……联防队的人,就从四面八方拿着扁担,提着锄头,穿着葵衣,就是以前的雨衣,用蒲葵叶编织的蓑衣啊,从高一点的山坡跑过来,看起来好像飞起来一样,敌军没见过啊,又不熟悉桥头山地形,就慌了又乱了。”
在殷流稳有声有色的描述中,老祠堂聚集越来越多的群众,他们不知不觉就围成一圈,侧耳倾听那个1940年的夏天,那场大雨中,那一支勇歼日本侵略者的葵衣队的故事。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两位老人也当起了导游,带领党员干部青年在大沙发起一次“红色旅游”,串联表链厂、西门楼等旧址,追寻先辈足迹,重温光荣历史,感悟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你看下这里,写着‘肃清鬼头仔’。点解呢?鬼头仔就是内奸,大沙好几个游击队都是内奸害死的,所以就在西门楼这里写了这几个字以明志。
走到西门楼,殷仲兴指着门楼里依稀能辨认的白色标语介绍到,随口拈来一个“肃清鬼头仔”的故事。
据老人讲述,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先后对大沙进行了9次报复性扫荡,杀害村民62人,烧毁民房454间……沉重的苦难让在场群众义愤填膺,控诉着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看着西门楼那裂痕沟壑纵横的斑驳墙体,听着老人引人入胜地讲述那些厚重鲜活的党史故事,在座的党员干部青年都心潮澎湃,深刻感受到大岭山“团结一心、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甘人后”的革命老区精神,更加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