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特约采编 洪建)【编者按】作家,曾信祥,笔名飞翔,汉族,重庆开州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辞赋社、中国诗赋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重庆市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著有散文集《巴渝文思》、诗集《花开的声音》、古典诗集《飞翔国诗吟稿》、诗文集《重庆历史名人颂》、散文集《重庆人文史话》等。
历史的沉淀是文化,文化的沉淀是历史。弘扬重庆历史是巴渝儿女的神圣使命。开州作家曾信祥近几年完成了一个“重庆历史”的写作计划,结集出版了《重庆历史名人颂》、《重庆人文史话》。这是两本书是可以让读者触摸到历史脉搏的作品,它再现了湮没在云烟中的历史细节,历史读物不再是史学家们笔下的生冷文字,而是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有血有肉地再现,似乎可以身临其境地感知了。
近日,围绕新书,记者对曾信祥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的《重庆历史名人颂》和《重庆人文史话》,让读者重新回到历史往昔的岁月里,拾起历史的碎片,重温那或气势如虹或万古流芳的记忆。是什么促使您产生了这样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曾信祥:2004年5月,重庆市政府下文遴选并公布了两百位重庆历史名人。10年后的2014年11月,我参加《重庆名人》杂志部分作者和文史专家座谈会,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发言触动了我的灵魂,再次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作为一个作家,自然具有强大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那就是为了秉承前人的史家传统,为重庆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尽到“存史、资政、教化、育人”的职责。以通俗的文字梳理介绍重庆深厚丰富的人文历史,让重庆的文脉流传下去,在社会上发扬光大。
记者:您文学创作的“初心”是什么?
我文学创作的“初心”就是寻觅逝去的记忆,回归历史的本真。我们的文艺是人民大众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不但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也要强化历史题材的梳理和创作,大力推出讴歌祖国、讴歌时代的精品力作。
记者:两部作品涉及的众多历史资料您是如何搜集得来的?
曾信祥:在选题上,我不但忠实于现有的史料,还抱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发掘埋藏在历史尘埃中的史料遗迹。众多历史资料的收集是很费心的,为了写好《重庆历史名人颂》、《重庆人文史话》,不但请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重庆历史名人馆提供了一些资料,还因我当了多年地方志主编,结识了很多重庆的史志行家,针对涉及到的区县就请所在区县也提供了一些人文资料和图片;还有一些是在我自己书房所存列的报刊中搜寻梳理出来的,个别好友也提供了少许零星材料。我不光是一般的去搜集资料,还用史家的眼光去挖掘尘封的史料。我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经过扒梳、淘沥、筛选、整理、融合、改写、纂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千辛万苦的创造性劳动,采用章回体形式,运用史话进行叙述和写作,每篇或用自已原创的诗、词、曲、赋、联开头,或用我原创的诗、词、曲、赋、联结尾,力图比较系统地写作重庆的人文事件、文化名人,为传承、交流、研究重庆文化提供依据。
记者:《重庆历史名人颂》诗文结合,以诗颂史。您为什么要这样写?
曾信祥:《重庆历史名人颂》以古典诗歌“七言律诗”的形式,尊重史实,秉笔直书,对上至重庆有史以来、下迄当今已逝的卓有贡献的重庆籍名人和曾经工作、生活、流寓重庆并留下业绩的客籍名人,力求做到全面、生动的颂赞、褒扬。该书是一部歌颂重庆历史名人的诗文集,虽然统一用七言律诗形式写作,但并非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我在构思中,主观设计要求这些诗作体现人物不同风格,异彩纷呈;做到一人一首,内容惟一,是特定的“这一个”。
我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极富文化底蕴,更有人文内涵,她流传于悠悠华夏五千年,更广布于浩浩巴渝三千载,所以更适合用于本书的写作。现在回过头来审视,诗作是否有所创新、各赋特色、各显灵异,是否适应众多读者的阅读爱好、满足广大受众的精神需要,还有待检验。因为用诗歌形式尤其是古典诗词全面讴歌重庆历史名人,尚无先例可循。人们平常零星的写一两首诗词颂赞是有的,我也时不时写作一两首出来歌颂礼赞,但象这样整体的全部用古典律诗的方式颂扬重庆历史名人,恐怕在全重庆市也算是吃螃蟹的第一人吧!
记者:《重庆人文史话》采用章回体形式,运用史话进行叙述和写作。您为什么要这样写?
曾信祥:《辞海》解释,人文就是人类社会中先进的、优秀的、健康的各种文化现象。我的《重庆人文史话》正是基于此亦达于此。我运用章回体的回目形式进行写作,著述领域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时间跨度越三千余年;写作对象以人物故事为主,人物故事以发生时间先后为序。用正史为依据、野史为补充,亦采纳民间轶闻。且广视觉、宽领域、多层次,较为系统地、完整地追述了重庆的历史名人及其故事,为交流、研究、传承重庆历史人物及其人文精神提供了较为清晰和翔实的依据。
我一直喜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曾担任过多年的地方志主编、总纂,对开州、三峡库区乃至巴山渝水的历史文化涉猎甚广,有一定研究。可以说,《重庆人文史话》采用章回体形式,运用史话进行叙述和写作是我的至爱。
记者:您是如何把握重庆人文历史概念的?
曾信祥:重庆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早在两百多万年前人类就开始在这个区域活动,三千多年前巴渝先民即在此范围内生息繁衍。古往今来,巴渝大地英杰辈出,人文底蕴深厚。晚清以降,在重庆向近现代大都市迈进的过程中,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重大人文事件都在这里发生、发展,多次将重庆推向历史舞台的顶端,使之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关注的重心。古老的重庆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少有的具有影响力的都会之一,尤其是抗战陪都时期,重庆聚集了全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精英人士,一些重大的人文事件影响深远,成为重庆最为重要、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重庆人文史话》就是对重庆人文以叙述故事的形式写成的著作,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故事性、趣味性等特点。
记者:您的《重庆历史名人颂》、《重庆人文史话》各有何特色?
曾信祥:《重庆历史名人颂》是一部歌颂重庆历史名人的诗文集,具有五大特点。一是充分展示了重庆历史名人的精神风貌,突出名人在重庆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我以作家、文史专家的身份叙写重庆历史名人,以史家的正直笔法、诗歌的浓情重墨、韵律的含蓄隽永热情地进行讴歌、予以礼赞,使人感到亲切而励人、真实而生动,神情毕现,有血有肉,反映出数千年来重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体现出厚重的时代感和历史的沧桑感。二是突出历史名人的重庆本土特色。所有历史名人在一首律诗中都不可能全面的展开来表现,只能从某一个侧面、某一个重点来抒写,以此显得重庆本土元素突出,做到轻重相济、详略得当、本客籍互补。三是写作宗旨明确,那就是以诗颂人咏史。通过律诗形式礼赞重庆历史名人,发掘重庆悠久灿烂的文化,传承重庆厚重的文明,弘扬重庆的人文精神,以诗为载体给历史名人树碑立传、引吭高歌。四是本书不光具有文学抒情性、富有文采,也融知识性、历史名人研究于一炉,在礼赞历史名人时又从另一个方面叙述了重庆的历史演变和逸闻趣事、民风民俗、趣谈琐话。五是具有“诗史”的重要地位,突出了读其诗亦是研其史的特色味道,通过一首首诗作了解历史名人更进而理解、掌握了重庆发展的历史脉络、人文掌故、风土人情等。
《重庆人文史话》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运用古代的章回体形式全面阐释了重庆人文的深刻内涵,真实地展现了重庆人文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优秀品质和浩然正气。二是史料真实可靠,引用史料有据、考证分析有理,雅俗共赏、图文并茂地再现了重庆的人文事件及其细节。三是地域特色明显,充分挖掘了重庆人文内涵,突出了重庆文化特色,展示了重庆人文风采。四是文笔朴实大方,人物细腻而深刻、事件真实而周详,读来别有情趣、耐人寻味。可以说,《重庆历史名人颂》、《重庆人文史话》两书是姊妹篇,一诗一文,诗文互补。
2016年,《重庆历史名人颂》获得开州区级文学艺术创作项目资助。资助评语为:“该作品用七律描写了200名重庆历史文化名人,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功夫下得深,可读性较强,坚持用七律写出来,在文学上也是一种担当与贡献,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宣传价值,是对城市精神的一种塑造。”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文学创作的?
曾信祥:我是从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的,至今已写作28年了。开始是给家乡开县的广播站、《开县文化》、《帅乡风采》、《开州报》,随后又逐渐有散文、杂文、随笔等发表于《万县日报》、《三峡农村》、《三峡诗词》,后来,作品散见于《中国建设报》、《小城镇建设》、《当代村镇建设》、《重庆政协报》、《作家视野》、《重庆艺苑》、《红岩春秋》、《重庆诗词》等。迄今,共发表1600多篇(首)诗歌、散文、随笔及史志等作品。
记者:能感觉到您真是打心眼儿里喜欢重庆。那您觉得在您心中,“重庆”是个什么模样?
曾信祥:我确实打心眼儿里喜欢重庆,不只喜欢,有两次差点调过来工作。至于“重庆”是个什么模样这个问题并非一两句话说得清楚,但我认为,重庆不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大都市;更是我们作家心中的一块宝地,一块红色圣地,她英杰辈出,人文底蕴深厚,孕育了可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媲美的“红岩精神”。
记者:您现在正在创作的是什么作品?
曾信祥:创作一部《诗心吟唱》作品集,要么是一本诗、词、曲、联、赋五位一体的《诗心吟唱》作品集,要么诗(分为古典诗词和新诗)、词、曲、联、赋各单独一本。具体怎么写作出版,将根据情况再作决定。
记者:文学能否让生活更美好?
曾信祥:诗香溢华馆,经典润心灵。写作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已永久注入到我的血脉中。只要拿起笔,开始与她倾心交谈,幸福与美好就开始在心头弥漫,荡漾并弥漫开来。“文学是我终身的情人,终身的伴侣”。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