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天下网移动版

主页 > 原创作品 >

吴太伯“三让”贤德和开拓精神

文/吴江
一、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吴太伯是孔子最敬重的人,孔子说“太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太伯,亦作泰伯,姬姓,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的母亲名叫太姜,是有台氏之女,古公亶父的正妻,生太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和他的儿子姬昌都很贤明,古公亶父因此有立季历为继承人的想法,以便传位给姬昌。太伯知道父亲的心思,为了成全父亲立贤的愿望,于是便和二弟仲雍就逃奔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表示不继承君位,来避让季历。“太王薨而季历立,一让也;季历薨而文王立,二让也;文王薨而武王立,遂有天下,三让也”。吴太伯三让天下说的就是他顾全大局,为了国家为了天下百姓,连王位都可以不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传贤不传子,这是吴太伯三让王位的精神底蕴,也是吴氏文化的内涵,成为后世垂范的典型。孙中山为实现“天下为公”而奋斗了一生。他曾说:“如不言革命,在广州行医,每年极易赚得一万余金。”他一心为国家,为民众,视金钱如弊履,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虽然直到他逝世,民国依然是一块假招牌,但他为实现“天下为公”而作的种种尝试和努力是有益的。今天的时代跟孙中山所处的时代已根本不同,但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的题词依然激励着中国人民,依然是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自然,“天下为公”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在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着很重要的示范作用。不管在古代还是现实中,权力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古代的皇位之争,充满着血腥和残暴,如唐初的玄武门之变等,传统的“让贤”精神受到了破坏和践踏。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优秀的传统得到传承和发扬,在解放军的历史上,就曾多次出现主要将领让贤给他人的情况,其中最著名的四次让贤,涉及到三位元帅、两位大将、一位上将。其中一次是解放战争时期,陈毅与粟裕互相让贤更是我军历史上脍炙人口的一段佳话;一次是邓华在朝鲜战争中两次让贤;充分体现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天下为公的精神。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将权力和金钱挂勾,疯狂追逐权力,以达到金钱物质的最大化,任人唯亲、任人看钱的观念侵蚀着社会的道德观念,“让贤”的传统道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缺失,因此,今天我们重温吴太伯三次让贤的历史典故,发掘其历史的精神和意义,以此教育后人,激励后人,戒勉后人,让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继续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二、三让天下 德仁孝让的好家风
吴氏宗亲的根在周原,在岐山。泰伯年轻时期形成的谦让开拓精神是在陕西省岐山县古岐周之地孕育的,这里是周文化的发祥地,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这里人杰地灵,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圣山箭括岭巍峨高耸,周原遗址闻名遐迩,周三王庙、太王陵享誉华夏,周公制礼作乐,召伯甘棠遗爱、凤鸣岐山的传说千古流传。从岐周之地上走出去的海内外吴氏宗亲,是同根同祖一家亲。家风、门风、村风,社会风气,影响着我们每一代,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每个家族、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世代相传的家规、家训、家风,家规、家训、家风在潜移默化中教育者每一位家庭成员,使他们养成爱国家、遵法纪、爱亲人等良好品德。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家训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清朝名臣纪晓岚给子女制定的家规是:“不能晚起、不能懒惰、不能奢华、不能骄傲,要勤读书、要敬师长、要有爱心、要合理饮食。”毛氏家风是:“低调做人、清廉。”习氏家风是:“舍小家顾大家、勤俭持家、坦诚宽厚待人、夹着尾巴做人。”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德行的成长是要从小培养的,而家庭是最基础的土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德行的成长,家庭也是最基本的细胞。《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句话是说:天下、国、家的根本在于每一个家庭,而每一个家庭的根本在于我们每个人自身。每一个人都应当以敬畏的态度努力做一个好人,做好自己,然后才能够建设和谐美满的家庭,而家庭和谐美满了,那么国家才能够做到秩序井然,天下才能够太平。《资治通鉴》:“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通过历史上的故事来说明“我们应当怎样爱孩子,什么样的爱才是真正对孩子有好处的父母之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楷模、表率,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育好孩子。泰伯奔吴,三让天下所表现的德仁孝让好家风体现在立志报国,家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敢当的家风。兄友弟恭、团结和谐,友爱相处的家风。泰伯作为周太王长子,让贤奔吴就是这种好家风长期熏陶的结果。太父并没有说他逝后叫季历继位,也没有说叫泰伯不继位的话,泰伯奔吴是为了实现父亲灭商的理想,是主动让位,兄友弟恭,避免龙虎相争、兄弟相残,的好家风是泰伯奔吴的基础,更是受良好家风教育熏陶,修成至德的体现。后来更有孔融让梨、陶谦三让徐州的佳话。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吴文化的始祖泰伯,不仅是好家风的文明鼻祖,更是后来以家风影响吴氏后代,乃至整个华夏文明文化的楷模,是今天创建精神文明、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三、开拓进取 立德为民
德仁孝让在“三让天下”中“德”字当先,德为开拓进取的基础。相传太伯定都梅里后,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泰伯以其带来的周原先进文化,结合江南水乡的特点,带领当地居民开掘人工运河“泰伯渎”,就是今天的伯渎港。泰伯渎东连漕湖,西接运河,流经吴国的发祥地梅里(今梅村)。它保证了两岸农田的灌慨,便利了远近的舟楫往来,对吴国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伯渎港仍是沟通梅村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水道。传说泰伯还建有“鸭城”、“麋城”饲养禽畜,还大力发展种桑养蚕等。这些开发都是适合江南地理特点的,为吴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据吴国早期青铜器铭文所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末,“厥川三百”的太湖一带水网地区的吴国的立国规模已相当可观,使当地百姓世受其利。太伯奔吴,给落后的江东地区带去中原文明的种子。而太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数年之间,人民殷富,终于在东南地区牢固地站稳脚根。为后世强大的吴国打下基础,吴人为纪念这位伟大开拓者的不朽功勋,将他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这就是今天的泰伯庙,又称至德寺、让王庙。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云:“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太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受到后世所敬仰。吴太伯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源于天下为公,立德为民的思想。有德敢为先,无德畏向前。有德便有民,有民便有行,行之必有效。在开放改革的今天,勇于开拓创新,更是重要的一环,要牢固树立天下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开拓创新的出发点。那些以开拓创新为捞取政绩、为个人谋取政治本钱、作为向上爬的资本,是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国家),以德立行,以行造福大众,我们的国家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繁荣富强。
四、弘扬至德精神 发掘吴氏文化
广西梧州市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吴氏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积淀深厚。2022年新年伊始,在百盛梧州历史文化长廊展示包括吴氏文化在内的十大姓氏文化。通过介绍十大姓氏文化,深入开掘梧州的文化长河,寻觅与当代梧州精神相贯通的“上游精神”源头,彰显梧州的文化影响力,提升梧州的文化软实力。在创造新生活,建设新家园中,做出无愧历史、无愧人民的贡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梧州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揭幕仪式,参观了展出。揭幕仪式后,还举办了姓氏文化论坛,有关专家、学者就姓氏历史文化的整理、发掘问题进行研讨。泰伯文化是周文化的一个子文化,周文化和泰伯文化都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当今时代,文化具有多重属性,它是国家或地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凝聚民族团结的粘合剂,是国家开拓创新的重要源泉,实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国人的共同愿望。
作者简介:吴江,西江月杂志社原主编,现为广西梧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责任编辑:吴蜀丰 )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s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