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派书法经典《瘗鹤铭》的早期研究较完整的著作竟出自一位帖派代表汪士鋐之手,不得不让人称奇。
在清康熙五十一年冬,原苏州知府陈鹏年与汪士鋐等叫工人从江中捞起了残石,剔除表面的污垢得铭文八十六字,其中九字残缺。残石经缀合复位,于焦山定慧寺大殿左侧建亭妥善安放。汪士鋐所著《瘗鹤铭考》以陈鹏年所捞出石头为依据,放在书本的最前面,吸取了过去别人的精彩论断,特别是大量引用了张弨《瘗鹤铭辨》中的内容,搜罗汇考可以说是非常详尽。
汪士鋐生平著述很多,尤其对考古研究特别勤奋,当时名公卿碑版很多都请他来写。少年读书刻苦,颇富才气,很喜欢书法,初学时广为临摹古人名帖,后宗法褚遂良、赵孟頫,晚年习篆、隶,与姜宸英齐名,时称“姜汪”,又与姜宸英、笪重光、何焯,称“康熙间四大家”。他深得执笔方法,书绝瘦硬与当时书法名家张照不相上下,很少有人比得过他。他曾题沈凡民印谱自称最初学停云馆麻姑仙坛、阴符经,友人讥笑他的书法为刻在木板上的黄庭经,因此改学赵孟頫的,可是学到的是他的柔弱,再变学褚遂良,学到的是他的瘦硬。晚年尚慕篆、隶,当时把李阳冰颜家庙碑额悬挂在墙壁上,玩赏临摹,但年纪大了,精力时间有限,没有很大进步。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把他的正楷列为“佳品”。
汪士鋐主要以行、楷书见长,存世作品中行书较多见。.汪士鋐《行书东坡评语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纸本,行书,纵91厘米,横50.9厘米。轴书录苏轼“唐氏六家书”题语。此书瘦劲挺拔,疏朗有致,点画波澜翻飞,笔笔送到,有奇势,纵横自放,而分间布白均衡,非常得当,没有任何不妥之处。轴释文:“余谪居黄州,唐林夫以书遗予,云吾家有此六人书,子为我略评之,而次其后,林夫之书过我远矣。右东坡书唐氏六家书后,汪士鋐。”下钤“汪士鋐印”、“退谷”印2方,引首钤“秋泉”印。无鉴藏印。《东坡评语》是汪士鋐书录苏轼写在《唐氏六家书》后的一段题语。文中“唐林夫”即宋代唐坰。从作品中看出较多的字以方笔入纸,厚实果断。行笔率意直往,能感受褚遂良秀俊与赵孟頫圆熟两种风格的融合,而最能打动人的,牵丝萦带而直至笔渴,沉雄有力,摇曳多姿,极富美感。如第三行的“其后”、第四行的“夫之书过我”等处。汪氏书法瘦劲的风格,与其善用枯笔是分不开的,作品中几处的枯笔瘦劲如万岁枯藤,耐人寻味,这是他的独到之处。
清初书法仍承继明代帖学的余绪,由于康熙推崇董其昌书法,致使清代前期董书弥漫书坛,为一般帖学书家顶礼膜拜。汪士鋐的书法受到时风左右亦学帖。从汪士鋐身上我们可以解读清代书法帖学书法与碑学书法彼消此长,各领风骚,正说明了清初书法由帖学转入碑学之过程是渐变而非剧变。(支荣慧)
作者简介:
支荣慧,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并担任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等。
近年来,在《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中国书画报》、《书与画》、《美术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福建日报》、《福建文艺界》、新华网等主流专业媒体发表书法作品,理论、评论文章,随笔二百余篇幅,其中《中国书画报》、《福建日报》及《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等多次专题专版刊登支荣慧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学术论文多次在全国性的书法比赛、展览,研讨会中获奖、入选,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的书法活动。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