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寻根问祖 >

吴姓入迁福建莆田地区历史探寻与探讨意义

发布时间:2019-11-25 01:22 来源:天下吴氏
      文/吴松江(炎黄修谱网)
      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山海经》中载道:“闽在海中。”说明早在几千年之前,整个福建陆地几乎浸没在水里,除了露出水面的一些岛屿。后期由于地壳的抬升,海退而成陆,逐渐地就有人迁居到这里来生活。也就是说,早期栖居在闽地的先民,定是从开发较早的地方迁徙而来的。那么,作为后辈子孙的我们,自然也就会关心到这样的一个问题:“自己祖先是在何时从何地入迁到本地来的?”

      许多资料表明,莆仙两地是中原各姓氏最早入闽的栖居地之一。中原各姓氏之所以要迁徙到偏僻的福建,总是有其一定的原因,而这些原因一般是与历史上某些重大事件有着一定的关联的。本文正是基于此种思路,把入迁的吴姓祖先家(宗)谱及其有关的资料,与史志典籍上所记载的与之有关的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相比对,从而进行合理性的推断,以寻找其入迁莆仙境内的时间与行踪足迹。现将所能搜集到的有关于吴姓入迁莆仙境内的记载资料(至五代末为止),按时间顺序摘录如下,并从中进行分析探寻。
      战国时期 [资料一]据《晋江姓氏志》:吴氏最早入闽始於吴王夫差亡国之后(公元前473年),他们东渡扶桑,南下百越(闽粤一带),北上齐鲁,流放皖浙,埋名隐姓,四处流亡。[资料二]在《溯源[姬姓吴氏历史考记]》(香港吴氏宗亲总会编)记道:(吴氏传世至夫差失国之后),据古代史籍记载:福建是吴氏南下比较集中的省份之一,也是吴氏分布比较集中,到达的地区。据有关史籍零星记载:吴氏南逃是从‘苏、浙’边界越过闽北崇安山区,聚居于‘崇山密林’之中,过着与世隔绝原始人生活。由于山林‘瘴气’,住民只好下山,分居于崇安、浦城、建宁等山区。后逐渐向沿海移居。从闽北崇安、浦城移向闽西龙岩、宁化、清充、邵武、光泽、及闽西南之连城、上杭、汀州、平和;和闽东福鼎、柘荣、古田、周宁、霞浦、罗源、连江、福州、长乐;闽中福清、溪、大田、闽侯、莆田、仙游、惠安、泉州、南安、永春、安溪、德化、晋江、同安;闽南厦门、漳州、龙溪、漳浦、云霄、南靖、诏安等地。
      【分析与探寻】上述二资料乃是依据古代史籍所记载的 “夫差失国”的历史事件,合理推断出中古时期(战国时期)吴氏南逃迁徙的行踪。其中,在福建莆田和仙游二地境内,也有吴姓南逃的足迹。这是吴姓最早入迁莆仙两地的一种说法。笔者认为,南逃的吴姓人毕竟不多,对广袤的闽地地域来说,出现在上述所列举的地点中的几率肯定很低。为此可以客观地说,在这个时期,吴姓人入迁莆仙境内只是一种概率极低的可能性推理。
秦代时期[资料三]在《(福建)仙游游洋延陵吴氏族谱》中“延陵吴氏入仙始祖仲江公派系”中记载:一代祖  仲江公  配王氏,秦始皇帝七年辛丑岁,五国合纵,春申君(黄歇)为纵约长攻秦,以致战乱,公为避战祸及摒弃秦始皇暴政,与世南公举家携眷自河南光州固始县迁入闽中郡(即今仙游游洋镇)开基立业,生二子,长曰尚,次曰聪。
      【分析与探寻】查询许多吴姓迁徙入闽的历史,尚未有具体记载早在秦代就有吴姓入闽的资料,现今在仙游县游洋族谱中寻到,只是该族谱是新编的,据说其旧谱被当地一老人收藏丢失,为此该资料需要进一步核实。西汉时期[资料四]《前汉书》载: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东越王郢之弟余善叛乱称帝,朝庭指派吴阳(与长沙吴芮之子同名,不同人)劝其投降,未果。吴阳遂率兵七百,与横海将军韩说一齐歼灭余善。吴阳被封为“外石侯”。资料五]《ueren》网站资料登载:余善是闽越国王郢的弟弟。建元六年(前135),郢发兵攻打南越,汉朝以此为借口入侵闽越。余善与大臣、宗室合谋杀死了郢,向汉朝投降。汉朝立闽越宗室繇君丑为繇王以管理闽越,但余善的势力很大,威行于国中,于是汉朝册封余善为‘东越王’,与繇王并立。元鼎五年(前111),汉朝发兵征讨南越,余善上书汉廷,请求发兵八千人跟随楼船将军杨仆讨伐南越。行军至揭扬时,余善以海风太大为由拒绝前进,派人秘密与南越联络。汉军攻破番禺城的时候,余善并没有率军前来,因此杨仆上表请求讨伐东越。汉武帝以‘士卒劳倦’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令大农张成、故山州侯齿等屯军豫章待命。次年(前110),余善得知杨仆有进攻东越的意图,而且汉军兵临边境,于是大怒,自称东越武帝,刻皇帝之玺自立,发兵拒守要道。同时封驺力等人为‘吞汉将军’,入侵汉朝的白沙、武林、梅岭,杀死地方官员。大农张成、故山州侯齿等屯军豫章按兵不动,汉武帝大怒,将他们处决;同时派横海将军韩说从句章出发,由海路进攻;楼船将军杨仆自武林、中尉王温舒自梅岭、越侯自若邪、白沙,一齐进攻东越。东越军队顽强抵抗,徇北将军曾在武林一度击败汉朝的杨仆部,但终于被杨仆打败并杀死。汉朝指使东越的越衍侯吴阳劝说余善投降,余善不听。吴阳率所部七百人倒戈,在汉阳袭击东越军。此时,闽越的另一位君主繇王居股与建成侯敖合谋杀死了余善,向汉军的横海将军韩说部投降。汉朝降封居股为东成侯。汉武帝认为闽越之地多山险阻而且民风强悍,命令军吏将闽越人迁徙于江淮一带。从此以后,闽越国就灭亡了。[资料六]明代兴化《游洋志》记载: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会稽太守朱买臣奉诏讨伐东越王余善的叛乱。余善在泉山(在今闽北浦城)战败,“南奔五百里”,退据莆仙境内北部山区顽抗,汉军一直追击到仙游平原地区,经最后一战,东越叛军被消灭。[资料七]莆田文化丛书之《文化概谈》中所述: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汉军灭闽越国,“移其民于江淮”,并其地于会稽郡(今浙江绍兴市),莆仙地域从此正式纳入汉朝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当闽越国灭亡后,在这里留下部分汉军驻守,“乃悉徙其民于江淮之间,遂虚其地”(《资治通鉴·汉记》)。原有的闽越族居民大大减少了,但仍有土著逃亡山林拒不迁移,随着春秋更序,留守的汉军官兵逐渐与当地留下的闽越族居民融合聚居,他们的后代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的熏陶,这个地域上独具一格的莆仙方言开始发端了。
      【分析与探寻】上述六种资料都是取自汉军剿灭叛乱者余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官方典籍记载。诸种资料互相印证和补充,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虽然在时间和人物上有些出入,可是我们只关心的是当时的吴姓入居莆、仙境内的问题,至于数年的时间相差和究竟是谁灭了余善等问题,不影响我们对问题的讨论。这些资料集中透露出一个重要的历史信息,即是在西汉时期吴姓人入居福建莆仙境内是有一定的可能性,而且其概率比战国时期高。其推断的依据是:(1)据福建省考古队于1987年6月考察核实:仙游境内的山区钟山鸣和蛇湾城(俗称土城埔)以及平原地带的榜头泉山鸡子城均为汉代遗址,其采集到的硬陶片,与福建崇安汉城相类似。与清乾隆《仙游县志》所记的是余善部队分别在这二处筑城抵抗的防守工事相符。由越人组成的余善大部队在仙游境内被击败后,一些残余人员为了逃命而流散到境内民间中,隐居在本土并长居下来可能性很大。因为在这些流散的东越人中,不乏有吴姓者,因为东越早已吞灭了吴国几百年,其部队中必有许多吴人。(2)据莆田文化丛书之《文化概谈》中所记:“至今(莆田)白沙镇境内古院山有越王台,仙游兴泰山区有‘鸡子城’(误,应是蛇湾城),据考评属汉代的遗址。当年余善反抗汉军时所筑的十几层高台,仍存留有部分台基,台旁有‘三越峰’,可说是福建省内有文字可查的最早的烽火墩台。今白沙镇的宝阳村,是越王台下的一片平川地带,据传是当年东越军牧马的地方,后人称为‘马洋’(与‘宝阳’莆音同)。位于越王台东南的一个小湖泊,据传是当年余善败逃时扔掉钟罄等乐器的地方,因此名为‘钟湖’。今白沙田厝村的‘将军潭’,据说是东越的一员战将拒不投降,被汉军追逼,把刀扔进溪流中,自己也跳进潭中殉节的地方。”传说中有时也隐含着一些真实的历史信息,当时那些战败而不愿投降的东越将兵,也会流散在莆田山区里,其中也可能有吴姓者。(3)当时汉军灭闽越国,“移其民于江淮”,这时汉朝庭就派兵留守闽越地,福建外石侯吴阳就是因功被封在闽地,使其部队为闽越地留守军。当然,在留守的汉军中,也有可能是东成侯居股的部队,或者也有可能是来自中原的部队。当闽越国灭亡后,仍有土著逃亡山林拒不迁移。随着春秋更序,留守的汉军官兵逐渐与当地留下的闽越族居民融合聚居。当时留守的原东越部队中,很有可能有吴姓者在内。
      唐代前期[资料八] 2001年版的《福建莆田吴兴宗谱》记道:先祖吴公,字起祖,号长官,祖籍延陵。唐高宗时,率胞弟及眷属自江西豫章入闽经商。卜居莆田城西华岩山。设延寿教馆以敦教化,开长生港埠以通商贸,筑杜塘长堤以捍海潮,建延寿陂堰以尽水利,掘水沟十六道以辟良田,遂成兴化北洋平原万顷沃壤。……唐建中时吴凑为福建观察使,改吴公祠为吴公庙。[资料九] 2005年版的《福建莆田延陵吴兴宗谱》载:“兴  义永公次子,字起祖,号长官,行十三。生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九月初五日,卒于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享年64岁。葬城西吴山。配叶氏,生二子:长景,次昂。公于唐高宗时(650—683年)偕胞弟、子侄十余人自江西豫章入闽贩商,经汀州、福州入莆田,卜居城西华岩山下。公始开长生港商埠于使华,设延寿学馆于陂埔寺(今下郑孔里)。武周时,又倾家资捍潮堰溪,筑杜塘堤24里,掘城北咸水渠62道,遏大流酾之泄为灌。神龙间,建延寿陂于使华,引延寿溪水溉田数万顷,开莆田北洋平原之先河。宋郑褒有《吴兴传》,刘克庄《后村大全集》载:莆陂未成,潜逃至使华桥。神龙中,吴兴捍潮堰溪溉田,穷穴除害其事,与李洋、周处相望于史册。宋时,敕封为义勇普济侯。 [资料十] 明《八闽通志》记载:延寿陂在府城北常太里,溉田二千余顷。延寿溪西附山,东距海,南北皆通(海)浦,溪源出渡圹,赴以入海。吴兴始筑长堤,遏大流南入沙圹坂,为巨沟者三,折为股沟五十有九,用以蓄水。即陂之口别为二派:曰长生港,曰儿戏陂。滨海之地环为六十泄(徒门),所以杀水也。其利几及莆田之半。[资料十一] 道光《福建通志》卷三四《水利》:莆田平原地分南北两洋,拒咸蓄淡工程始建于唐代。唐建中年间(公元780—783年)吴兴主持在今北洋拦截延寿水筑延寿陂,塍海为田,“溉田四百余顷”,“其利几及莆田之半”。
      【分析与探寻】上述资料来自二种渠道,即民间的谱谍所记和官方典籍记载。其中,[资料八]是[资料七]的补充,所记吴兴在莆活动的时间,是从唐高宗时期至中宗景龙三年(605~709年)约五十多年,其建延寿陂的时间则是在唐神龙间(705~706年)。 [资料十]只记载“吴兴始筑长堤”一个事实,却没有记载吴兴入莆的具体时间,也没有记载建延寿陂的时间,而[资料十]则有明确记载吴兴建延寿陂是于唐建中年间(780~783年),这与[资料八]和[资料九]所记的建陂时间竟然相差八十多年,为此曾引起了不同意见的争论。笔者认为,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族谱并不一定是一代代地完整记录下来,很多是靠后代人以追忆的形式向上推算排年谱代数,不同的支族,其后代的追忆与推算肯定会有所不同,这是难免的。为此说,对吴兴在莆田活动的年间有不同的记载,乃属正常的现象,并不能确定哪方是正确的,或指责哪方是错误的。
      莆田文化丛书之一的《宗教信仰》书中指出:“吴兴筑延寿陂的时间,史载说法有二:一说唐神龙年间(705~706年);另一说唐建中年间(780~783年)。当今史学界对此时有争论,但没有不论建设筑延寿陂的史实。”吴兴是吴姓人在当时入莆的具体代表人物,而且许多资料的记载总是把延寿陂与吴兴紧紧联在一起,要探寻当时入莆的吴姓人,不可避免就要探讨吴兴建延寿陂的时间,笔者认为,只要弄清吴兴建延寿陂的时间,就能估算出吴兴入莆的大约时间,这个大约时间应当就是之前于建陂的时间。那么,哪段时间才是吴兴建陂的真正时间?在《福建史志(1996) 》一书中,莆田县地方志编委会吴孙萍的“辑实选粹,立足信史——谈新编《莆田县志》的资料工作”一文中指出:“建中元年(780年)改行两税法,全面清丈全国耕地。旧县志载:‘吴兴筑延寿陂,溉田万余顷(按:应为万余亩)’。这是历史文献中最早的田亩数字记载,与当时唐政府清丈全国耕地的年代相吻合。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在红泉界筑堰储水,溉田322顷,同年,修筑镇海大堤,这些都与修筑延寿陂的时间相接近,是莆田平原农田正式形成的标志,从客观上反映了莆田生产力发展的时代特征。加上其他资料的印证,新编《莆田县志》记述延寿陂建筑年代定为建中年间,则是可信的。”若照新近新编《莆田县志》的考证观点,那么吴兴建延寿陂的时间也就基本确定下来,那么吴兴入莆的最迟时间应是在唐建中年间。不过,在[资料八]中有一句“唐建中时吴凑为福建观察使,改吴公祠为吴公庙。”引起笔者的注意,并引发出这样的一个想象性思考,即是在唐建中时吴凑把“祠”改为“庙”,这究竟是有何意义?“祠”与“庙”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祠”乃“祠堂”,查阅词典,其中解释有二:“①旧时同族的人共同祭祀先祖的房屋。②社会公众或某阶层为共同祭祀某个人物而修建的房屋。”《礼祭法》规定,“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困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由于吴兴“筑杜塘长堤以捍海潮,建延寿陂堰以尽水利”,完全符合建祠“祀之”的条件,为此说,当时的吴公祠,应是二者兼之,既是吴姓族人祭祀先祖的地方,也是因吴兴有功于众,此场所也就成了社会公众共同祭祀的地方了。对于“庙”的解释,则是:“基于民间信仰而祭祀神灵的庙,如称镇守神祠为城隍庙、富贵神祠为财神庙,天妃庙(后改称天后宫)、娘娘庙等亦属之。”为此说,在唐建中年间,当“祠”改为“庙”后,人们开始将吴公(吴兴)作为神来祭祀了。由人尊为神,这得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吴兴在唐建中年间刚建毕延寿陂马上即被尊为神,似乎是太仓促了些。为此,笔者可以这样来想象,即是在唐建中年间所建的延寿陂可能就是在早期吴兴所修的小水沟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当时福建观察使又是姓吴的,有可能就是在延寿陂落成典礼之时,为了表彰自己的同宗祖先,就把“吴公祠”改为“吴公庙”,故此把当时所建成的延寿陂也就顺理成章地仍称是吴兴所建的,以后诸种资料的记载也就依照这时的称叫予以记载,一直流传下来。若照这种猜测想象的推理,那么吴兴是在唐高宗时入莆也就有了一定的可能性。在这里,我们所关心和探寻的问题只是吴姓入莆的时间,并不是专门探讨吴兴本人是何年代的人和何时建延寿陂等其他问题。再则,查阅唐高宗和唐建中之间吴姓人入莆的历史记载资料,再也没有其他的记录或记载,为此笔者认为,无论吴兴是在唐高宗时还是在唐建中之前的哪一个时间入莆的,都是中原吴姓人入迁到莆田地方具体活动的最早时间记载,这个入莆时间可以估约宽一些,即是为唐前期的“唐高宗至唐建中(650~783年)之间”。
      唐代中期[资料十二]在《溯源[姬姓吴氏历史考记]》中记道:“(吴氏)入闽移粤主要宗支繁衍概况: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吴氏南迁入闽是西汉‘吴庄’后裔。吴庄,号文翁,也称吴公,祖籍河南上蔡人,系吴霍之子。汉文帝时拜河南太守,有‘治平天下第一’之称。衍传数世,至吴先奋,因河南战乱不断,即携妻背乡离井,随难民南逃,至福建莆田孝义堡居住。吴先奋之长子吴贤秀,字毅之,号壶邱,十八岁登唐乾元己亥进士,衡州副令,累官外迁至户部尚书,是先后躬历四朝,四十七年的元老。至顺宗时,赐铜牌四面,允其归隐,遂于永贞元年乙酉(805年)从长安返闽,其父母双亲均已逝世,加上当时闽中连年兵事之患,即携眷由莆田起程直奔海南,后定居琼山县三张吴图都化村,为吴氏最早由闽迁移琼州(海南岛)始迁祖。”[资料十三]据1980年全岛吴姓修的《三在堂》族谱记载:“吴贤秀,字敬之,号壶邱,原籍福建莆田县孝义保人,生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登进士第,年仅18岁 少年得志。吴贤秀中进士后,先后历任衡州卒,建宁县令,侍御史,司农卿,大理寺卿,户部尚书等职。是唐玄宗、肃宗、代宗、顺宗四朝之元老,为官47年之久。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流放崖州(今三亚市)。次年携夫人王氏及三个儿子和家人从崖州迁往张吴图都化村。”[资料十四] 据《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的“海南吴氏公会序”中记道:泰伯、仲雍公之裔68世吴贤秀,字敬之,号壶邱。祖藉汴州浚仪人,是延陵季札公之征生系,家出吴世伟状元之玄孙,书香门第,宦官之家。贤秀公生于唐玄宗天宝壬午(公元742年)。18岁于肃宗年间中进士后出仕。……798年藩镇割据,山南东道节度使吴少诚叛乱。影响累朝老臣吴贤秀忠心耿耿为国效劳。而后德宗听陆贽之策,平息了叛乱。是宰相陆贽的文德腹心之助。但德宗是个刚愎自用,文过饰非的皇帝。对刚正不阿、直言极谏的宰相陆贽疏远起来。此时奸邪裴延令得到德宗的重用。陆贽竭力反对,德宗不听。陆贽就离开朝廷而隐居。此时,朝中大小官员则“敢怒不敢言”。裴延令就见缝播针地胡说:“藩镇之乱牵连吴贤秀”。多年来,对吴贤秀横加打击,篡位夺权,斗争激烈。久之,德宗尤恐于吴贤秀有累,密诏遣姚南仲谕公谴琼。正统老臣吴贤秀不从,坚持多年反抗奸邪强暴斗争到底。斗争激烈,此起彼伏。直到贞元乙酉 (805年)春,德宗李适帝崩前 (在位26年)其时奸邪裴延令得逞(当户部尚书、后升宰相。于宪宗时被杀)宰相裴延令在朝中统揽一切,布下党羽王叔文等在朝中操政。把吴贤秀流放于崖州。顺宗皇帝李诵即位后,知道吴贤秀是当朝官场斗争,尽忠于国的正统忠臣。对累朝老臣户部尚书吴贤秀授予殊恩。特赐:“德泽在生民 声名在华夷,勋劳在社稷。”敕铸铜牌四面两道 (圣旨手谕铸于牌上)与公随身,因之唐代忠臣吴贤秀决心抵琼。于顺宗永贞乙酉(805年)秋偕夫人王氏,子三理、坟、现以及门婿太常寺正卿王震公等30多人,奉贬从京都长安起程 (其时有朝廷神策节度使高崇文将军带卫士护送)水陆兼程到福建莆田驿站,翌年由闽莆而入琼州。落藉居于琼山张吴图都化村。【分析与探寻】上述[资料十二]中指出:“(吴贤秀)祖藉汴州浚仪人。……衍传数世,至吴先奋,因河南战乱不断,即携妻背乡离井,随难民南逃,至福建莆田孝义堡居住。”[资料十三]中记道:“吴贤秀的原籍是莆田孝义堡。” 说明吴贤秀的家庭曾在莆田入过籍。因为古代的籍贯是子随父籍,为此说,吴贤秀的祖籍是河南汴州浚仪人,原籍是莆田孝义堡人。既然吴贤秀的原籍是在莆田,可是,查寻莆田历代进士记载,却没有唐代吴贤秀名字,从这一点来推测,说明吴贤秀当时中进士是在河南。资料一中也明确指明,入莆的是他父亲吴先奋“携妻背乡离井,至福建莆田孝义堡居住。”。当时吴先奋因何只是携妻入莆?对上述各种资料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推测,“河南战乱”固然是一种迁徙的原因,但更深层的原因应该就是因儿子吴贤秀官场斗争而引起的。笔者认为,有可能是资料三中所记的“798年藩镇割据,山南东道节度使吴少诚叛乱”,因吴少诚是吴贤秀族侄,正由于在“藩镇之乱牵连吴贤秀”和“德宗尤恐于吴贤秀有累,密诏遣姚南仲谕公谴琼。”等种种形势之下,吴贤秀怕连累父母亲,就让父母亲暂到福建莆田栖身避乱,故此有吴先奋“因河南战乱”而携妻入莆的记载。吴先奋究竟是在什么时间入莆?依照上述“藩镇之乱牵连吴贤秀”的推测,笔者认为。吴先奋入莆的时间应该是在藩镇之乱后的不久,也即是说,有可能是在公元798年之后一、二年左右。
唐代后期[资料十五]《溯源[姬姓吴氏历史考记]》记道:吴祭,字孝先,号道成,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善进乡。吴祭宗支,入闽始祖吴宁,讳铎,字惠达。北朝齐时,官建安太守,家遂居建安。考吴祭是吴宁之九世孙,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乡魁出身,授浙江主事,调升工部屯田员外郎。僖宗朝,拜平章事,兼观察使。中和四年(884)年已六旬,因中原战乱,率胞、堂兄弟六人(应是八人),携眷三十余人,南迁入闽,居肠管官(今闽侯)避乱。至七十七岁时,迁居闽中莆田北隅。后再迁黄石水南沈埔卜居。
      【分析与推理】资料明确记道,吴祭是“六旬”时入闽,“至七十七岁时,迁居闽中莆田北隅。”公元884年吴祭是六十岁,那么吴祭七十七岁入莆时,就是唐天复元年(901年)。五代末[资料十六]《晋江姓氏志》载: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吴佐(字图元)奉命都统节制,由河南光州固始而经略闽疆, 王事勤劳、卒于官、葬于三山古田。吴令璇(师佺)与师兄僚闻讣入闽奔丧. 庐墓三年,因舍而居、后居侯官古桥头,生一子泉深,一孙丕烈、由侯官迁至剑津沈溪(今尤溪)大泽中院。传至五世孙德昌,于唐光启元年(公元885年)移居水南;至七世孙悦光,于五代末由水南移居大田蓬莱口处,后分衍莆田黄石等处。
      【分析与推理】吴悦光于五代末由水南移居大田蓬莱口处,“后分衍莆田黄石等处”的时间虽然较模糊而没有具体,但“分衍莆田黄石等处”之事却有记载,应当也算是一次吴姓入莆的事实。为此只能把其入莆的时间笼统定为“五代末”。
      讨论 祖先迁徙的历史作用及其意义 迁徙是人类进化的一种现象,早在几万年前就存在。根据考古人类学研究,人类已知可能起源于非洲,10万年前现代人开始迁出非洲来到中亚,大约在5万年第四冰川时期开始,一部分人迁徙到现在中国地区,与中国人祖先结合。(摘自《中华网论坛》:人类起源与迁徙热点讨论)人类的迁徙有多种原因:早期的迁徙只是由于没有固定的居处而四处寻食;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或威胁了他们的生存,这样他们才不得不离开原地,到另处生活;再后来就是因为战乱;此外,在中国古代因贬官被迫迁居他处和在明代之后因经商而迁居等等,也都是产生迁徙的原因。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失国,吴人被追杀残害,四散南逃到各处的深山密林之中躲避,这就是由于残酷的战争,才导致了一次吴姓大迁徙的历史现象。当时南逃到闽地的吴姓人,四散到其境内各地居住,客观上,就把吴地的先进文化传播到闽地各处。同时,对处于蛮荒时代的闽地来说,流散到此处的吴人,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为此说,吴人入迁闽地后,其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力,对闽地的开化与开发起了重大的影响与作用,可以说,他们是闽地早期开化与开发的先遣者与开拓者。西汉时期所发生的平叛战争,无形中又导致了一次包括吴姓在内的许多中原人和东越人迁居到莆仙境内,这也算是一次人类的迁徙现象。当时的战火,从中原燃烧到遥远的闽地莆仙境内,这对当地的老百姓来说,虽然是一场灾祸,可是对地方的开发与发展来说,倒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因为这里本乃蛮荒之地,正是这场战争,才会在这里出现了像“蛇湾城”和“鸡子城”之类的先进军事防御设施,作为今后本地建筑的仿效楷模。同时,流散的东越人和留守的汉军,也都成了开发当地的先进生产力。再则,留守的汉军官兵或流散的东越人,与本地的闽越族居民结合家庭并繁衍后代,为本地增添人口。从这几点意义来说,这时期的那些包括吴姓在内的先民,对莆仙地方的开拓性开发,有着重大的贡献。
      至唐代,随着入闽的吴姓中原人的增多,加大了闽地开发的力度,其作用发挥了更大,如唐时入莆的吴兴,在“武周时,又倾家资捍潮堰溪,筑杜塘堤24里,掘城北咸水渠62道,遏大流酾之泄为灌。神龙间,建延寿陂于使华,引延寿溪水溉田数万顷,开莆田北洋平原之先河。”这就是最有力的例证。包括吴姓在内的中原人和东越人入迁闽地之后,对整个闽地的社会和经济起了极大的影响和作用。因为入闽的中原人和东越人,在开发闽地的过程中,与当地土著人结合家庭,繁衍后代,这样就为闽地增加了人口,也即增加了开发当地的劳动力。随着子孙后代的连绵不断繁衍,客观上就是不断地输送与补充开发当地的生力军。闽地经过开发,其境内的经济得到发展,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也就随之得以改善,为此,整个人类社会也随着进步。另外,从上述可知,吴贤秀一家由河南迁徙到莆田再辗转到海南岛,“吴贤秀来到张吴图都化村时,这里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吴贤秀安好家后,带动当地人民一起建设家园、建祠办学,大林地区逐步繁荣起来。公元806年末,不少农户迁入大林,当地人口兴旺。吴所启动的文化教育从这里走向琼州大地,后来琼台书院、孔庙相继建成。”(摘自《海南网》:“唐代贬官吴贤秀:琼州文化教育的先驱”)为落后的海南开发做出了贡献。还有,据统计,吴祭后裔在福建、广东、浙江、海南、台湾、香港及东南亚、加拿大、欧美等共有116支系400多万人,仅台湾就有60多万人。(摘自《湄洲日报》)从这些例中,可以看出,莆田地方是吴姓祖先从中原迁徙到其他省份乃至东南亚等地的一个中转站。为开发各地发挥了不少作用。所有的这些,都是祖先迁徙的历史作用与历史意义之体现。同时,吴姓迁徙到闽地的历史作用和意义,也证明了一个重要的历史结论,即是人类的迁徙乃是人类进化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没有迁徙,人类也就不会进步。
      探寻祖先迁徙行踪足迹的工作意义寻找祖先的传宗接代延续概况,探寻后代子孙家族迁徙的行踪足迹,乃是姓氏源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姓氏祖先的传宗接代延续概况,及其子孙后代家族迁徙的行踪足迹这些的综合体,实质上就是一部姓氏家族史。一些较为显赫的姓氏家族史,能在史志或典籍上得到零星片断的记载;而那些处于社会中、低层的一般百姓,却只能是以家谱形式留存于民间之中;还有许多穷苦百姓家,连家谱都没有,其家族史也就永远地湮没在茫茫的历史流河之中。不过,有些没有家谱的后人,一旦能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之后,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要借助于本族上始祖先的显赫地位,来显示自己现处的身份,其方法即是根据其近代祖先口头留传下来的传说,予以追忆记录,填补其中断散佚的家族史。在一般正统人眼里,认为历代史志典籍上有记载才算是历史。可是笔者认为,全国各姓氏家谱所反映出的家族史,同样也是历史,乃是一部更为悠久深广的隐性历史,而且是我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史志典籍上所记载的显性历史互为补充互为印证,共同组成了我国浩瀚历史的大框架。
      我们的探寻工作,就是要尽力寻回并重现那些流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隐性历史,以填补充其显性历史中的空白,使历史的面目更接近真实。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方面意义之所在。另外,通过搜寻吴姓后裔在海外繁衍扩展情况和开展寻根问祖等一系列活动,可以使海内外同胞亲密无间地团结在中华民族周围,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的风云瞬变形势之下,生活在海外的骨肉同胞,更需要通过亲缘关系,团结到自己的大中华民族之林,以强盛的民族为坚强后盾,共同抵卸外国邪恶势力之欺凌。这是我们的另方面工作意义之所在。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