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人物故事 >

吴遵路官至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官殿中丞

发布时间:2022-06-08 22:32 来源:天下吴氏网
      天下吴氏网讯(吴蜀丰)【编者按】吴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九位,据不完全统计,吴姓全球人口近3000余万人,无论是在政坛、军事、工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医学界等行业,从古至今吴姓英才辈出,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迁徙,还远播国外。早期吴姓主要迁往邻国越南、日本、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吴国王室的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吴人怀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陆王朝,并郑重表明: 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近代,一部分吴姓子孙远迁欧美各国。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吴姓子孙已遍布全球。
      吴遵路(988—1043),字安道,宋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幼聪敏博学,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累官殿中丞,为秘阁校理。出知常州,历淮南转运副使,兼发运司事,于真、楚、泰州及高邮军置斗门以利蓄泄灌溉;又增常平仓储积备荒。召修起居注。西夏起兵,论恢复民兵,施行于河东路,为诸路效仿。进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驭吏严肃。为吕夷简所忌,出知宣州。上《御戎要略》、《边防杂事》。官终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 善笔札,悉得江南李主及二徐所传二王拔镫笔法。《宋史本传》、《王氏谈录》。


      吴遵路,累官至殿中丞,为秘阁校理。章献太后称制,政事得失,下莫敢言。遵路条奏十余事,语皆切直,忤太后意,出知常州。尝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已而果大乏食,民赖以济,自他州流至者亦全十八九。累迁尚书司封员外郎,权开封府推官,改三司盐铁判官,加直史馆,为淮南转运副使。会罢江、淮发运使,遂兼发运司事。尝于真楚泰州、高邮军置斗门十九,以畜泄水利。又广属郡常平仓储畜至二百万,以待凶岁。凡所规画,后皆便之。 迁工部郎中,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降知洪州。徙广州,辞不行。是时发运司既复置使,乃以为发运使,未至,召修起居注。元昊反,建请复民兵。除天章阁待制、河东路计置粮草。受诏料拣河东乡民可为兵者,诸路视以为法。进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驭吏严肃,属县无追逮。 时宋庠、郑戬、叶清臣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遵路与三人雅相厚善,夷简忌之,出知宣州。上《御戎要略》、《边防杂事》二十篇。徙陕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被病犹决事不辍,手自作奏。及卒,仁宗闻而悼之,诏遣官护丧还京师。 遵路幼聪敏,既长,博学知大体。母丧,庐墓蔬食终制。性夷雅慎重,寡言笑,善笔札。其为政简易不为声威,立朝敢言,无所阿倚。平居廉俭无他好,既没,室无长物,其友范仲淹分奉赒其家。 子瑛,为尚书比部员外郎,不待老而归。

      北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任宫廷藏书校理。因对皇太后提出批评意见而降职使用,来到通州任知州。当时,两淮、浙江一带发生旱灾、蝗灾。吴遵路乘通州尚未发生饥荒,便向一些豪门富户说明须及早作抗灾打算,劝募了好几万贯钱,派人航海去南方买米。运回通州后,以平价出售,调剂了余缺,控制粮价不致上涨。他还动员农民采集柴草,由州署收买下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等到冬天下大雪、缺柴草时,仍以原价出售,供给市民需要。然后,又将卖得的钱再去南方买米,买回来后仍以平价卖出。经过这样两次调剂,基本上解决了受灾后的粮食供应问题。他还考虑到预防蝗虫危害,动员农民广种蚕豆。鉴于邻近州县有不少灾民来到通州,露宿街头,无处栖身,他便搭起草屋百间,并拿出自己的俸金购买草席,准备蔬饭,用来安置、救济灾民;并为生病的供给医药,为愿意回家的备船并供给路途食用。这年,邻近州县不少灾民流离失所,有的因衣食无着落而死亡,唯有通州在受灾后没发生这类事故,人民能比较顺利地度过灾荒。范仲淹奉命视察两淮、浙江一带灾情,了解到这一情况,向朝廷报告了吴遵路在通州的抗灾成绩,请求将这事交史馆加以记载。吴遵路后来被提拔使用,担任龙图阁直学士。

      吴遵路自幼聪敏,及长,博学知大体,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进士及第,累官殿中丞,秘阁校理。天圣年间,章献太后摄政,“政事得失天下莫敢言”,而遵路不畏权势,条奏十余事,语言切直,忤太后意,出知常州。到州后,恰逢蝗旱肆虐,灾情严重。遵路乘民未饥,募富者,得钱万贯,派人从水路到苏州、秀州(今嘉兴)等地购粮,稳定粮价;又劝州民采集柴薪,官方收买,换购官米,至冬日,大雪天寒,又以原价将柴薪售给州民,官不伤财,民且蒙利;他见流民甚多,又建茅屋百间,供流民居住,并自捐俸钱置办盐蔬。予以茶饭,有病者则给药治理,其愿归者,备舟送还家乡。是年,诸州郡多有饥寒而死者,惟常州平安无事,“不知其凶岁也”,州民爱之如父母。当范仲淹安抚淮、浙时,闻遵路的事迹,大加赞赏,立即奏报朝廷,将遵路救灾事迹颁之诸州效法。遵路因此迁尚书司,封员外郎,权开封府推官,改三司盐铁判官,加直史馆;再迁淮南转运副使兼发运司事。在转运使任上,他又做了两件利民大事:其一,在真、楚、泰州及高邮湖置斗门19座,以利蓄洪泄洪,灌溉田亩。其二,在所属州郡,增加常平仓钱粟储积,从四十余万增至二百万,以备荒年。这些举措利国利民,深受百姓欢迎。

      由于政绩显著,遵路又迁工部郎中,召修起居注。赵元昊反,西边告急,吴遵路针对兵源不足,边备虚弱的实情,向朝廷建议恢复民兵,朝廷许之,授遵路天章阁待制,河东路计置粮。他一到任,即在河东路组建民兵,充实边备,这一招非常实用,其他诸路纷纷效法。不久又进兵部郎中,知开封府。由于他驭吏严肃,不阿附权贵,受到宰相吕简的忌恨,贬知宣州。虽然他远贬江南,可忧国忧民之情不减,对西夏战事更是关注,著《御戎要略》、《边防杂事》20篇进给朝廷,再次受到重视,调任陕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在此任上,因病而卒。仁宗闻而悼之,下诏遣官护丧还京师。

      吴遵路生平坦雅慎重,寡言笑,善笔札。其为政简易,不为声威,立朝敢言,无所阿倚。平时生活廉俭无好,既殁,家无余资,好友范仲淹分俸周之。邑人祀之为乡贤。
经照湖方干旧居
磻溪垂钓者,终得展其才。
何事先生隐,不逢明主来。
泉声秋雨歇,月色夜云开。
对此空惆怅,吟魂早晚回。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高躅动京国,静缘怀故山。
扁舟乘兴往,孤鸟倦飞还。
社漏重湖外,霞城积霭间。
碧云聊寓意,即境自幽关。
      受范仲淹称颂的父母官吴遵路 古代通州,有一名受百姓拥戴的父母官,他就是宋代通州知州吴遵路。据《宋史》及明《万历通州志》记载:通州知州吴遵路,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当灾年来临,他“储米备荒,救活饥民无数”;他爱民如子,离任通州40年,通州百姓仍赞颂他;他忧国忧民,累死任上,范仲淹曾写文称颂他。
      宋代明道二年,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通州知州吴遵路面对灾情,他运筹帷幄,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据明《万历通州志》记载,“遵路乘未饥时,募闾右出金钱数万贯,遣人航海籴米,平粜物货不致腾踊。”就是趁百姓还未挨饿的时候,他便从富人那里募集了几万贯钱,派遣衙役和下级军官从苏州、秀州(今属嘉兴)买米回来,以备大荒。此外,吴知州还修建了一百间茅屋,以安置从各州逃荒到此地的流民。他拿出自己的俸禄,买草垫子、席子、食盐、蔬菜分发下去。有病的,给药治疗;愿意回去的,备好食品,送他们回到本土。面对蝗灾,吴遵路还努力寻求帮助百姓减灾、恢复生产的对策。据宋代董煟编写的《救荒活民书》记载:“吴遵路知蝗不食豆苗,且虑其遗种为患,故广收豌豆,教民种食,非惟蝗虫不食,次年三四月间,民大获其利”。这一年,在京城任右司谏的范仲淹出任淮浙安抚使,到江淮察访灾情,当查访到吴遵路治灾救民的办法,大加赞赏,立即奏报朝廷,“上奏疏乞以吴遵路通州救灾事迹颁示诸郡为法”,皇上接报后,立即将吴遵路救灾事迹颁之诸州效法。

      由于吴遵路治理通州骄人的业绩,赢得了皇上宋仁宗的称赏。据《宋史·循吏传·吴遵路传》记载:他因此迁尚书司,封员外郎,权开封府推官,改三司盐铁判官,加直史馆;再迁淮南转运副使兼发运司事。在转运使任上,吴遵路又做了两件利民大事:其一,在真州(仪征)、楚州(淮安)、泰州及高邮湖置斗门19座,以利蓄洪泄洪,灌溉田亩。其二,在所属州郡,增加常平仓钱粟储积,从四十余万增至二百万,以备荒年。这些举措利国利民,深受百姓欢迎。
      庆历三年(1043年),吴遵路病故于知永兴军任所。此时,已贵为宋廷执政的范仲淹专门上了一道奏疏,请求朝廷令陕西漕司差官员及公人部送其家属来京。仁宗收到吴遵路逝世的消息十分悲痛,立即下诏遣官护丧还京师。范仲淹亲自给吴遵路写祭文,满怀深情地称赞他“忧国忧民,早衰而死”。
      吴遵路治理政事简易,不被声威所左右,立朝敢于发表意见,无所阿谀、奉承的行为。平素居家廉洁、俭朴,没有其他的嗜好,死后,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物品,只著有《丹阳吴氏宗支录初次编订叙》。范仲淹把自己的俸禄分些给他家人生活。(陶建民)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