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人物故事 >

吴典翰林院《四库全书》编修琼台书院掌教

发布时间:2022-07-20 00:23 来源:天下吴氏网
      天下吴氏网讯(海南工作站吴乾山报道)【编者按】吴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九位,据不完全统计,吴姓全球人口近3000余万人,无论是在政坛、军事、工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医学界等行业,从古至今吴姓英才辈出,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迁徙,还远播国外。早期吴姓主要迁往邻国越南、日本、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吴国王室的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吴人怀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陆王朝,并郑重表明: 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近代,一部分吴姓子孙远迁欧美各国。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吴姓子孙已遍布全球。
      吴典(1740-1789),字国猷,号学斋,府城(今海口)人。自小颖异,15岁中秀才,1765(乾隆三十年)中举人,1769(乾隆三十四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参加《四库全书》编修。1786—1789年,任琼台书院掌教。一生行善,为人传诵。


      乾隆五年,也即1740年8月,吴典在海口的吴家大宅出生,父亲吴必位给这第二个儿子起名为吴典。 据《琼山文史资料》,1749年,吴典10岁,可他顽劣却又聪颖过人的个性已经名闻郡城。他贪玩、逃学、骂人、打架,样样少不了,家人曾对他深感失望。幸得名儒塾师周继才的耐心教导,吴典终于改掉恶习,刻苦攻读,学业大进。1754年,吴典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一,吴典的“过目成诵,一目十行,天资超迈”的美名也由此传开。吴典考取秀才后入读琼台书院的时间(1755年—1765年),也正是琼台书院自建立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
      1765年,26岁的吴典遇到一个对他的科举之途起着重要作用的人物:时任广东学政使的翁方纲来琼设考,选拔人才。据说翁方纲览其文后惊叹道:“虎子有食牛气!”于是,吴典有幸成为拔贡。这年8月,吴典第一次跨越海峡,参加广东乡试,中试举人。

      1769年,而立之年的吴典,赴北京参加礼部的己丑科考试,他不负众望,殿试名列二甲第47名,赐进士出身。1771年吴典第一次回乡省亲时,曾协助其父吴必位、其叔吴必禄捐白银对家乡的雁峰学社进行一次大规模修复,每人捐白银4000两建成的。
      吴典在京都任职时,他与海南同乡好友王斗文进士等联络琼籍在京人士,为筹建琼州会馆而献金献力这一创举。据有关史料记载,1772年,吴典联合王斗文等人在北京正阳门外买下灵中坊民宅3重17间,又买隙地长12丈,宽5丈,约608平方米,作为琼州会馆的建设用地,首期投入的费用就达白银560两。以清朝不高的官俸,这些琼崖先贤要从自己的口中省下一些银两来为家乡赴京应考者建一座会馆,没有强烈的道德承担是根本不可能做成的事。或许在吴典和他的同人眼里,出仕做官就是为国家尽忠、为有机会替百姓办事。

      大约在1782年,当房屋和用地买定,吴典、王斗文等琼籍在京人士又得“乡人共捐白金960两”,“至壬寅而得800金,郡人又续捐900金,共1700金,”用以扩大会馆,房间达到32间,“于是琼之人交臂而至者日众……”(《京都琼州会馆记》),会馆的建成为当时琼人奔走相告的一件大事。
      琼州会馆的建立,可说是琼人立足京城、扩大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地点,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吴典以他所处的条件和所能达到的力量,做了一件有利琼人积极进取的事业,为琼人的集体进步而付出了辛劳。1787年,吴典在家居丧(吴父1784年去世)期间,曾出巨资为恩师周继才的家乡邕阳村修建三座大桥,又在海口白沙坊新建宜人东桥、西桥两座,所有这些在当时都算是大工程;他还出资建设“珠崖义学”,让贫寒子弟入学读书;建“大慈寺”,捐助泰华庵、三圣宫。

      1788年,吴典带头捐银修建鼓楼,并为城楼南门题写“海南壮观”,北门题写“奇甸文明”两块楷体匾额…在吴典担任翰林院编修后的1773年,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启动。这时,与吴典同时在京的有同年好友萧省斋、罗九峰和王斗文等人,吴典被选拔参加编纂工作,无疑是令同乡好友十分羡慕的事情。 乾隆时期,清帝国国力强盛,乾隆皇帝要编纂一部比明代《永乐大典》更加完备的《四库全书》,它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编纂的规模大,总参加人数共有4300多人,大大超过了当年《永乐大典》的规模。 1782年2月,与其他出色的编纂者一样,吴典被“赐宴文渊阁”,赏《文渊阁赐诗》、笔10管、墨10笏、龙尾砚一方、玉如意一柄、文绮10副、龙缎二匹(为父母各制衣一袭)。据吴典第7代孙吴季泽先生说,吴家至今流传御制《赐派诗》一首,诗云:“玉以金为友,祥开善作基。家庭承祖泽,忠孝贵长持”。吴典一生除了尽心编纂《四库全书》,出任琼台掌教,为国家培养可用之才外,他为乡里所传诵的是他一辈子不遗余力奉行的善行。

      从海口府城琼台书院对面进入狭窄弯曲的一条小巷子里,时隔300多年,在吴氏家族第8代子孙吴开燕的引领下,6000多平方米、四间套屋的古宅一一展现眼前。吴典故居房屋属海南典型的清代土木建筑。原有4座路门。呈一字形连排在一起,坐北向南。东西2座路门每座左右各有门房1间,中间2座每座各有一间。4座路门现2座。每座路门内都有一个小花园。规模宏大的吴家大宅是吴典的祖父吴福修建的,是府城占地最大的一家民宅,20间大屋在创建时是同时动工的,可谓耗资巨大。
      吴典故居位于海南海口府城忠介路,从海口府城琼台书院对面进入狭窄弯曲的一条小巷子里,时隔300多年,在吴氏家族第8代子孙吴开燕的引领下,6000多平方米、四间套屋的古宅一一展现眼前。吴典故居房屋属海南典型的清代土木建筑。原有4座路门。呈一字形连排在一起,坐北向南。东西2座路门每座左右各有门房1间,中间2座每座各有一间。4座路门现2座。每座路门内都有一个小花园。规模宏大的吴家大宅是吴典的祖父吴福修建的,是府城占地最大的一家民宅,20间大屋在创建时是同时动工的,可谓耗资巨大。
      吴典故居,是琼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琼山市人民政府1998年11月认定。吴家大宅属海南典型的清代土木建筑。原有四座路门,每座路门之内,各有一排正屋3间,共有20多间房,为府城占地最大的一家民宅。除了四座和第一座宅院保持得比较完好外,其余两座已经面目全非。这第四座是吴典故居群中保持得最为完好的一栋,约占地1200平方米,南北走向,一共四进。门上考究的雕花,柱梁的坚实耐用,石砖细腻的纹理,庭院的开阔,屋脊的龙飞凤舞,是清代海南宅院的活化石。
      吴家大宅异常牢固,建成以来经历了台风摧残、雨水淋洒,却连一条檩一根桷都没换过,保持原貌不变。梁柱乌黑发亮,可见当年材质的上乘。原先气势非凡的吴家大宅院,在日占期间曾被日本人当做马厩,地板砖上依稀可见被马蹄踏碎的裂痕。
      第二座宅院右边房门紧闭的上厢房,是吴典出生的房间。吴典中进士后,在府内加盖“宝墨楼”、“赐砚堂”等,但几经战乱,早已荡然无存。吴家大宅大约于1740年(乾隆五年)大体完工,后世屡有增建。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