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祠堂福地 >

新时代祠堂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0-02 23:46 来源:中国报道

文/吴瑞贤

今年4月份起,根据安徽省社会组织综合党委部署,开展的学习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继“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后的又一次思想锤炼和灵魂洗礼。是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必要手段,是筑牢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的必经之路。我们在深刻理解、牢牢把握专题教育总要求的前提下,对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并就《新时代祠堂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进行了专题调研。

概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先祖留下来的祠堂文化缺乏一定的认知。要搞清楚祠堂文化,首先要了解祠堂的属性。祠堂,又称为宗祠,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记录家族传统与辉煌的殿堂,宗祠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敬畏自然,遵从祖先的反映。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一座座古祠堂,承载着一代代乡亲子嗣的浓厚乡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宝库。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祠文化,这些宗祠文化包含着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乡贤文化等丰富内涵。现代社会中的宗祠文化不仅是要实现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更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融进乡村建设之中。结合主题教育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研究宗祠历史演变和它的现代发展路径,认真探讨发现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盛世修志,盛世建祠,宗祠文化的繁荣也侧面反映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与国泰民安的社会现实。

宗祠的历史发展过程北宋之前,建祠祭祖是皇家贵族的专利。南宋时期,朱熹在家中设计了祭祀四代祭祖的祠堂。明朝时期朝廷下令号召天下臣民在冬至日统一进行祭祖活动。允许民间以宗族家庭为单位建造祭祖的场所、祠堂。至此,民间能够建立祠堂的权利即便产生。使建祠堂与修家谱一起成为家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象征。也为中华民族形成落叶归根,家庭为本的传统家庭观念发挥了积极影响。

祠堂文化的艺术载体宗祠建筑,它展现出了古代人民在建筑艺术、楹联艺术、雕刻艺术和书法艺术等领域的杰出成果。首先,就建筑艺术而言,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宗祠,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族群文化。比如说建筑装饰内容的选择上,普遍采用的是谐音、寓意等手法,以此来象征出百姓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盼望与期待。同时,人们还选用蝙蝠、寿桃、扶手、百鹿图等物象,蕴含福禄禄寿喜的含义,彰显其灵动且接地气的特征。其次,就楹联艺术而言,宗祠的楹联内容往往是陈述祖先血脉源流和颂扬祖宗功德。目的在于启迪教育后人。祠堂里包含着丰富的文学之美,楹联门楣上的牌匾既反映了该姓氏辉煌的家世、显赫的勋业也表达了做人的修养与处世,展现了世道的称誉与希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宗祠的历史价值 我这里说的宗祠历史价值,是指在宗祠文化发展过程中,历史赋予宗祠新的研究视角。例如,在抗战时期,宗祠承担起了传承传统中华文化与传播抗战新闻的重要历史责任。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宗祠也都被改做驻军地,发挥着召集百姓宣讲战况和议事集结的作用。如:金寨的斑竹园朱氏祠堂,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32师成立旧址;岳西县连云乡莲塘村祠堂组吴氏家庙,为皖西人民自卫军游击武装活动力量联络点,临时指挥部,筹粮点及红军疗养所旧址,现为党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家风家训交流礼堂;太湖县北中镇玉珠畈吴氏祠堂是1930年中共北桐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49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曾驻扎在此; 1941年新四军北撤时告别皖南民众大会在泾县茂林镇的吴氏大宗祠举行,宗祠的石板抱柱见证着热烈而悲壮的情景,被列为省级廉洁教育基地;金寨县南溪镇猪头地吴氏祖祠是省重点文保单位,在新民主主义运动中,祠堂作为《红日报》出版地、红军红日印刷厂和红军医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作用;九华山老田吴氏大宗祠的廉洁教育基地,家风馆,传承的家规家训30条,教导族人孝顺父母有爱兄弟,正直做人,廉洁从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对优良家风、民风、政风和社风建设有着促进作用。宜秀区五横乡虎山村的观乐堂的孝德文化建设等等,它所传承的独特的传统文化和对当代的社会价值具有积极地正面影响。不同时期的宗祠的功能变迁,承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实物的形式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宗祠的助学教化功能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敬奉先祖,追忆先贤,以前人功德激励后辈勤学上进。这也是宗祠的普遍宗旨,祭祀先祖是宗祠的核心功能之一,现存宗祠通常都会定期进行相关祭祀活动,族人从五湖四海赶来,表达对先人的追念之情。设置奖学金来激励学子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继续完成学业,这种助学教化功能,增强了团体意识和家族归属感,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起来的宗祠文化,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不断被赋予新时代内涵和精神特质,宗祠文化其体现的世代传承的教化功能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旺盛的生命活力,有效地促进了与时俱进的旺盛的生命活力,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宗祠作为重要的乡村文化符号,能够有效的聚集村民,广泛开展丰富的乡村文化生活,增强乡村百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认同感。

建议:

讴歌新时代,传递正能量。基层组织要利用宗祠的特有功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新时代精神文明内涵。充分展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展现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推动新时代文化实践工作落地生根。逐步形成和谐融洽的村民关系,使得广大农民有更多的归属感、获得感。

赓续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旅游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已进入新发展阶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凝聚奋进力量,精准对接全面乡村振兴,成为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整合红色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经济为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传承红色资源凝聚的精神与信仰力量,激励百姓担负起全面振兴乡村的任务。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宗祠文化与红色资源有机结合的创新性发展理念,不仅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议题,也是与现代社会适应性调整的大势所趋。

发展宗祠文化,实现乡村振兴既应要塑形,更应去铸魂。从保护宗祠文化的文学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出发,在维护宗祠建筑等物质载体原真性的基础上。秉承着“延续和保留其传统特色、社会风貌”的宗旨去唤醒宗祠文化遗产的新活力。不断丰富和发挥宗祠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功能作用,助推乡村文明建设,全方位实现乡村振兴。依托宗祠开展活动,丰富乡村生活,强化教化功能,赓续红色基因,助推乡村旅游,以传承与创新的理念结合发展路径。

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探索构建祠堂+文化阵地。向素有文都之称的桐城市,那边有个汪河村吴氏祠堂,他们就把祠堂建成记住乡情乡愁的地方。利用有限的空间,在文化墙上宣传孝德模范、文明标兵、身边好人;开办挂车山历史文化展示馆;祠堂理事会还邀请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在那里建立了谱牒文化展示中心,桐城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在祠堂建立文学艺术原创基地;桐城市老年大学将摄影专业创造基地搬入祠堂;桐城关爱女孩志愿者协会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也在那里生根。深挖提炼传统祠堂文化,将祠堂打造为基层善治阵地、文化集散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聚民、文化悦民、文化惠民,赋能乡村振兴。为实现乡村振兴、匠心铸魂,一起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吴瑞贤,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党支部书记、高级经济师、安徽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