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美福
开姓始祖泰伯与光荣的吴姓 据《路史·国名纪》的记载:伟大的始祖黄帝的母亲,正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姓成员,名叫吴枢。夏代少康时有个人叫吴贺,他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帝王世系》载有其事。《中国姓氏大全》说:“传说中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有吴氏”。吴贺见於《帝王世纪》,他曾与羿比射。其实,吴贺就是古代吴人中的一员。吴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权即吴,它在夏商时代一直存在。吴姓是个古老而悠久的姓氏,在史前,吴姓也不少,只是没有传后的记载。泰伯没有到江南以前,陕西吴山地区包括泰伯生活过的西吴,吴姓是大族。
三千多年前,泰伯带领吴山一行人壮奔东吴梅里,建立“勾吴国”,真正意义上的吴姓从此开始,无锡梅里成了吴姓的发源地,吴泰伯成了吴姓的开姓始祖,吴姓穿越三千多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一脉相传、遼原天下,成为中华民族著姓之一,是一族巨族大邦。
为了真实的了解泰伯平生,更真实的反应泰伯的至德精神和吴国的历史,约公元前116年,司马迁特意到吴国故都梅里实地考察,调查了吴国许多古迹、遗迹,走访了吴国许多百姓,最后,在写《史记》时,列泰伯为世家第一,万家之首。
东汉永兴二年(154)10月,泰伯41世裔孙灈阳侯吴如胜,以家藏泰伯世系进奏,桓帝览后批曰:“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同时下圣旨钦命吴如胜儿子允承为奉祀侯,吴郡太守糜豹作序:“泰伯之庆泽流长,岂不与天地日月山川同其高厚,光明悠久哉!”这套藏谱是吴氏最早的吴谱,糜豹作的序是吴氏谱牒第一序,如胜谱为“吴氏第一牒”。自公元154年如胜公纂修第一谱牒始,到1951年,历史上已有吴若远等二十余人十五次续修了第一谱牒,上谱有508支。这是一部“祖梅里,宗延陵”的全国性统谱,世称巜锡山延陵宗谱》,脉络清晰、世系比较完整,比孔子家谱要早1000余年。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然观吴氏为天下著始,金枝玉叶之根,又非他姓之可比。世称某公府君、夫人、县君、郡君者,惟吴孔二姓得称。余姓人家并不敢忘僭,亦未有如此递递相传数千年绵绵之系,真可羡而可尚者也。”
吴国失国后,吴姓四散沦落,踏上了四处漂泊、八方迁徙的征途,甚至飘洋过海,客居海外他国。从此,吴姓散枝开叶,分枝分叉,到宋代,人口排名第八位。几乎每县、乡都有吴姓人居住。
宋元时期,吴姓已遍布全国。一些吴姓大宗仍保持兴盛局面,季扎次子吴征生一支在两宋产生了科举官宦世家吴相家族,濮阳吴氏的一支经辗转迁徙后形成根深叶茂的汝南——太原吴氏,在两宋时期形成江南第一望族吴宣家族。沉寂上千年之久的吴姓正宗季扎四子吴子玉一支延陵吴氏开始复兴。隐姓达千余年的季扎长房后裔洞庭濮氏于南宋初年复姓归宗。这一时期,由于民族关系问题的存在,宋金长期对峙,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吴氏军事世家甘肃水洛吴玠、吴磷家族。以上吴姓望族都很重视世系传承,其历史渊源十分清晰。
明清时期,吴姓的分布更为广泛,自上古保持世系传承不乱的吴姓大宗外,这时期吴姓望族大都由唐宋时期的单家发展而来,并从地区分布上呈现出同姓异宗交叉分布,吴姓的迁徙多是由于战乱、灾荒、析居、任官、政府组织移民等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明清时期的江西南昌吴氏虽号称诸樊、夫差后裔,但其先祖却是来自安徽歙县的移民,定居南昌后,繁衍成当地大族。
江西德兴建节的吴氏则是唐末为避黄巢兵乱而迁来的。江西弋阳吴氏是在五代战乱时,从金陵(今南京)迁来的。湖南益阳吴氏主要有三支,九都冲吴氏其先祖吴世春、吴永鉴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来湖南益阳经商,从而定居益阳,后裔繁衍成益阳九都冲吴氏。泉峰吴氏,其先祖在元初游学湖南,而定居益阳,后世繁衍成益阳泉峰吴氏。夹流溪吴氏则是明初从江苏江阴县迁居湖南益阳夹流溪,据其家谱记载,到清乾隆时,这支吴氏已传了13代。
越南和中国一衣带水,在民族独立前曾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辖区。吴姓人迁往越南的时代很早,春秋末年吴失国,大批吴人南迁,加入越人队伍,后来越国灭亡,吴人又继续南迁,大约在秦汉时期到达越南地区。秦汉以后,内地吴姓人因做官、经商、从军等原因陆续有人迁居越南。唐中期,渤海吴氏裔孙吴纳任官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举家迁到越南北部,此记载也见于唐元和年间林宝编撰的《元和姓纂》。南迁越南的吴姓子孙不断开拓进取,建立了功业。唐末五代时,南迁越南的吴氏裔孙吴权在越南建立吴朝。据《丹阳吴氏宗支录·季扎以下世系》记载:吴权家族出自延陵吴氏,唐昭宗时,吴权生于唐王朝属地林州(今越南和西省),其父吴(日文)是当地政府长官——州牧。吴权自幼胸怀大志,性格沉稳,成人后借父之威,先后击败附近地区的武装割据势力,建立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遗憾的是吴朝只历吴权、吴昌炽父子两代,就被丁朝取代了。此后,吴权后裔散居于越南各地,据说吴权后世子孙在姓名中间加一“昌”字,以作为吴权家族的标志。在吴朝以后的一千余年中,又有许多汉族姬姓吴氏迁入越南,进一步壮大了吴姓队伍。明朝灭亡后,一部分明朝遗民流亡到了越南,形成越南华裔“明少二人”,其中有不少吴姓人。著名人物有诗人吴仁静,他曾任越南阮朝礼部尚书,是祖籍广东的吴姓后裔,著有《汝山诗集》流传于世。越南黎朝时,有杰出的史学家吴士连,他创作了越南第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大越史记全书》。李朝时又有著名学者官僚吴俊。近代越南吴氏著名吴姓人物,是南越政权的最后一位总统吴庭艳。吴姓在越南姓氏人口排列上为第六位,越南文字在使用拉丁字母前,一直使用汉字,吴姓之“吴”与中国无异,不过古代迁往越南的吴人虽仍姓吴,但已融入越南民族中,成为今天越南吴姓的一部分。
朝鲜与中国东北相邻,自夏商以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吴姓人到达朝鲜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了。据《后汉书》记载:东汉陈吴氏裔孙吴凤官任乐浪郡(今朝鲜平壤地区)太守,举家迁到朝鲜。此后的历代王朝又有不少吴姓人迁入朝鲜,今天他们已完全融入朝鲜民族,成为朝鲜吴姓的一部分。吴姓在今天朝鲜143个姓氏中为20大姓之一。
吴姓人移居东南亚一带始自元明时期,那时东南亚叫南洋。菲律宾的吴姓华人家族主要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也有来自广东、台湾地区的吴姓人,但迁移时代较晚。据统计,19世纪末期菲律宾首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舞台上最显赫的吴姓人物当属吴佩孚。吴佩孚属登州吴氏。据说吴佩孚曾考证他是延陵吴季扎的裔孙,吴姓开氏始祖吴太伯的第121代嫡孙。
据《吴氏家谱》记载,登州吴氏来源于泰州吴氏,而泰州吴氏又源于浙江吴田吴氏。吴田吴氏是明代浙江山阴吴氏吴溶、吴渊、吴溥的后裔。据《山阴州山吴氏族谱》记载,这支吴氏的家谱因上祖世家中失火被烧掉,因而吴田吴氏可确认的始祖为吴回。在历史上,吴田吴氏迁居泰州(今江苏泰州有两支,一支是吴田吴氏第十四世裔孙吴潮先迁泰州而成泰州吴氏始祖,另一支是吴田吴氏五世裔孙吴承护下传12代裔孙吴万四,也自吴田迁至泰州东的安丰。随着泰州吴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吴潮裔孙吴僧儿吴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迁山东蓬莱(古属登州),其后裔形成登州吴氏。登州吴氏虽然家族不甚显贵,但人丁倒还兴旺。登州吴氏自吴僧儿下传十六世孙吴可诚时,这支吴氏已没落无闻。
吴姓的发源地江苏南部距离台湾较近,因此吴姓人迁居台湾的历史较早。早在吴国灭亡之时,吴姓子孙有一部分逃亡海上,其中一些人有可能迁到了台湾,然而见于历史记载的却是在元代。
明清以来自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吴氏迁居台湾的逐渐增多。在台湾的历次统计中,吴姓长期稳坐第七把交椅,这与南明永历年间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从潮州沿海,尤其是饶平、南澳、澄海各县收了不少吴姓士兵有关。在台湾历史人物中,吴姓人占有相当比重,如被称为“阿里山之神”的吴凤,宜兰的开拓者吴沙,抗倭名将吴彭年和吴汤兴,抗日民族英雄吴海水,著名作家吴浊流等都是近现代史上来台的著名吴氏子孙。
自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至今两千余年,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往复迁徙,而且还远播国外。早期吴姓主要迁往邻国越南、日本、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近代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国门被打开,中西经济文化的往来加强,一部分吴姓子孙远迁欧美各国。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吴姓子孙已遍布全球。
日本与吴国故地隔海相望,国破家亡之后,吴国王室的一些幸存者,到达了日本岛。此后,他们便在这里扎了根。他们给当时落后的日本带来文明的种子,因而不久便建立起威望和地位,成为当地民众的首领。这一批优秀的吴姓族人,在日本备极兴旺。它的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
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吴人怀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陆王朝,并郑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中国的史书《魏略》、《晋书》、《梁书》、《北史》、《路史》,都记载了这类大事。今天的日本皇室,就是吴姓的后代。这一历史事实,引起了中日许多学者史家的浓厚兴趣。元朝初年,中国史官金履祥在他的《通鉴前编》中提到:“日本又云吴太伯之后,盖吴亡其支庶入海为倭。”不久,在海洋彼岸的日本著名僧人中岩园在《日本纪》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数百年后,到民国初年,吴氏裔孙吴佩孚将军惊奇地发现,他和当时的日本天皇同为吴太伯的第121子孙。时至今日,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日下恒夫等更推定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即越灭吴以后。这一批东渡日本的吴姓宗族成员,今天已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但有的后代数千年来仍保留着自己的血缘标志——“吴”,演化成今天日本的“吴”,“吴人”,“吴羽”,“吴服”,“吴汉”,“吴服部”等许多姓氏。如当代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吴文炳博士,日本统计学家、“国势普查之父”吴父聪,都是日本吴姓的佼佼者。但也有一部分东渡日本的吴人,已演变成其他的姓氏,如“松野”等。日本《新撰姓氏录》中记载:“松野,吴王夫差之后,此吴人来我之始也”。
近世以来,大批吴姓子孙移居日本,成为日本华侨、华裔的重要一支。如著名日籍华人围棋大师吴清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千百年来,梅村泰伯庙会一直是吴地每年开春后最早、最大的乡村节场之一。“农历正月初九是泰伯的诞辰,为纪念泰伯为吴地发展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每逢此日,村民们都会从四乡八镇聚集泰伯庙,焚香参拜。传说泰伯逝于农历三月初三,在三月初三梅里百姓家家户户都会置办酒肴赴泰伯墓地进行祭奠,缅怀颂扬泰伯的美德功绩。
泰伯到勾吴后未娶,治理勾吴四十九年,传位于二弟仲雍。至此,泰伯成就了两家天下,一为三弟的周天下,二为二弟吴天下,其让德之高尚使后人敬仰,也被后人尊为至德先圣、三让王、江南人文之祖。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一 列吴太伯世家第一。
始祖泰伯公虽距今已三千三百年,但其德行仍为后辈之楷模,后世当善加学习以不辱没至德家风。
太伯把周朝王位让给他的三弟,携二弟一路向东,太伯的高风亮节感动荆蛮,归附他的有千余家。于是太伯在太湖流域重建国家,国号“句吴”,并在今无锡梅里(现名梅村乡)营建早期城市,作为都城。太伯奔吴,给落后的江东地区带去中原文明的种子。而太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数年之间,人民殷富,终于在东南地区牢固地站稳脚根。为后世强大的吴国打下基础。品德高尚的泰伯在江南人民的心中是一尊丰碑,江南人民都尊称泰伯为始祖,永远纪念、缅怀他。
在中华大家庭中,吴文化属于后起的文化,但由于吳文化的兼容并包的开放性,吳人善于推陈出新的创造性,又使吳文化成为后来居上的文化。吳文化不仅不断地承接先进的周边文化和中原文化,而且在融合整合之后,将其形成独具特质的本土文化,在新的层面展现新的面貌,并将其不断的辐射出去,从而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不断做出贡献。
这就是独一无二充满人格魅力和人文情怀的吳文化!
吴文化的卓越成就之一,是创造了史诗般的“吴歌”,不断开拓开发江南的文明社会形态,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谦让”的道德层面结合江南的风土人情,融合变通、吸收越、楚、齐、鲁、晋等区域文化,培育成具有水乡特征、兼容并蓄、人文情怀、创新开拓的“吴文化”,开创了勾吴国650多年的文明史。“人才之盛,遂甲天下”,造就了灿烂的吴地文明,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脉——吴文化,无锡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是中华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对江南地区乃至东南沿海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甚至特别是对东南亚、海外其他地区影响很大。
1975年以来,日本、朝鲜、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埃及和突尼斯等多国领导人以及40多个国家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近6000多名官员、专家学者到无锡鸿山朝拜泰伯,考察吴文化,后来他们发表的论文达数千篇之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日本等国有以“泰伯”、“梅里”命名的文化团体、商店和厂矿,美国有许多“泰伯店”和“泰伯俱乐部”。泰伯的英名,梅里的声誉传遍了世界各地。泰伯肇始梅里,开启吴文化,德启东南文明,是吴文化的缔造者,光辉千秋。
【编者按】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今苏南、浙北一带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浙北的环太湖流域,苏南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
【作者简介】吴美福,男,1956年10月生,福籍赣邑万年县,现定居县城。函授政治学本科学历,199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于今年已十一年,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五年,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各地吴家,走访了绝大多数国内各地宗亲和一部分海外宗亲。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