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美福
吴王余眜 吴王余昧,字夷末,号勾馀,谥号度王。一说在位十七年,一说在位四年,后暴病而逝。
余祭死后,夷昧想让位给季札,季札坚持不受,这样一来,吴国君民更加敬重季扎,诚意让位,但季扎宁死也不同意,夷昧只好自己继位。他采纳季扎的建议,罢兵安民,和好各国,太太平平地作了几年吴王。
苏州博物馆馆藏一把非常珍贵的吴王余眜剑,这把剑通长57.5厘米,宽4.8厘米,为苏州博物馆2014年征集。据介绍,这把剑上刻有铭文,铭文在剑脊两侧,每侧各一行,共75字。吴国王室青铜器存世较少,且多为兵器,但铭文极少有记事内容。这把剑上的铭文涉及寿梦、余祭、余眜三位吴王,吴、越、楚三个国家,伐麻之战、御楚之战、御越之战三场战争。因此,这把吴王余眜剑是吴国王室兵器中较为重要的一件,也是目前所见先秦兵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而这把剑上的铭文也间接破解了此前《史记》和《左传》关于余祭、余眜在位年数的争议,肯定了《史记》的记载是正确的。
吴王余眜剑,这把从民间征集而来的吴王余眜剑。这柄剑一字窄格,圆首,圆茎带箍,宽斜适中,中部起脊,双刃弧曲,有束腰。它的引人注目不光是因为保存相对完好,最为珍奇的是,其上铸有两行铭文,每行三十七八字,共75字,且铭文完好无缺,是目前所见剑类兵器中铭文最多的一柄,可谓是集兵器、礼器于一体的罕见珍品。这把剑的主人,在历史学家、考古专家等论证下,确是余眛无疑。在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程义看来,通过铭文与文献的相互印证,可以解决有关古吴国一些存在争议性的问题。根据吴王余昧剑上的铭文所述,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诸樊、余祭、余眛和季札,寿梦想传位于季札却又不合礼制,且季札礼让兄长不肯,诸樊继位后立下“兄终弟及”之制,死后传位于二弟余祭,希望最后能传于季札,最终季札也没有当上吴王。这与《史记》中的有关吴王“兄终弟及制”的记载相吻合。吴王余眛剑铭文的出现,也有望解决余祭与余眛在位的时间问题。在《春秋•左传》中记载,余祭在位四年,余眛在位十七年,《史记》却恰恰与之相反。到底孰是孰非,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有专家说,剑身铭文中的提到的“伐麻”之战,按《春秋》记载,发生在公元前538年,也就是吴王余眛六年,而铭文中明确指出余眛是接到“伐麻”的命令而去征战,可见当时他还不是吴王,尚未继位,所以《春秋》记载有误。专家推论,根据这柄剑和路剑都提到的伐麻之战的时间,证明应以《史记》的说法为准,即余祭在位十七年(公元前547-前531年),余眜在位四年(公元前530-前527年)。“姑苏”一词千百年一直作为苏州的名号。然而,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却存在诸多谜团。在吴王余眜剑上第一行铭文里出现的“姑雠(chou)”,与当下用苏州话读“姑苏”几乎相同,就被许多研究人员推测是“姑苏”的早期写法。“当时吴地没有文字,只能用北方同音文字记录,导致同一个字往往有不同写法”。程义推测,“姑苏”是“姑雠”后来的写法,也是北方人记载南方语音中的吴王姓氏的结果,后演化为地名,成为苏州的代称,“但这不是结论,而是提供一种思路。”在漫长的西周至春秋前期,吴一直处于长江下游,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蛮夷之国;但自春秋中期开始,吴逐渐强大,称王,并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雄踞东南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历来视为蛮荒之地的小国短短数十年间,竟然能与齐、楚等大国抗衡,成就霸业,除去政治因素外,从物质角度来看,以创新青铜兵器、发挥水军步兵优势为吴国从一个蛮夷小国一跃而成为春秋末霸发挥了重要作用。吴国青铜剑在春秋中晚期经过了一系列创新后,在吴国的水兵和步兵作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吴地多河泽,少矿藏,而吴国的青铜铸剑却闻名天下,这源于吴地人对稀缺资源的极致利用。《吴越春秋》记载,吴王令“能善为钩者,赏百金。”由于国君的重视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当时吴越地区的铸剑水平,远远高于中原诸国,出现了许多传奇的铸剑大师与传世名剑。“男儿何不带吴钩”,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水军是吴国的王牌,可以想见,余昧所参加的伐麻、御楚、御越三大战役,浩浩汤汤的长江便是他率领王牌军队奋勇杀敌的主战场。将时光拨回到2500多年前,吴余祭十一年(公元前538年),从齐国逃奔来的齐相庆封被吴国安置在朱方之后,经常替吴国观察诸侯的动向,所以楚晉联合伐吴,楚将屈申包围了朱方,并杀了庆封,这引起了吴王余祭的愤怒,他命令弟弟余昧率军沿着长江而上攻楚,余昧挥舞宝剑,英勇作战,取楚东边境地之棘、栎、麻三邑……
如今,刀光剑影的战场已随着时光的流逝消失殆尽,但存放在各地博物馆的沧桑宝剑,依旧在无声地诉说着吴国的光辉。
【编者按】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今苏南、浙北一带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吴地文化的区域包括苏南、浙北的环太湖流域,苏南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与核心区域。
【作者简介】吴美福,男,1956年10月生,福籍赣邑万年县,现定居县城。函授政治学本科学历,199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于今年已十一年,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五年,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各地吴家,走访了绝大多数国内各地宗亲和一部分海外宗亲。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