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程协润)原标题《弘扬泰伯奔吴至德精神实现吴氏宗亲中国梦想》大中华吴文化不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还是大江南地区一支最优秀、最繁荣、最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从几千年来吴文化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和成就看,它是一种推动地方经济积极发展和促进社会文明全面进步的内在动力。我们现在探讨与研究吴地经济和地方吴文化发展的因素,外因的引入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只能是一种诱因,真正起决定内在动因还是来源于吴文化自身一种原创基因的资源。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一种最高表现,吴文化是吴地、吴人、创造与传承的一种优秀地方文化,也是大中华在大江南地区一支最优秀的区域性文化。
泰伯奔吴开创了吴地独特魅力古文明文化
吴文化的渊源可追溯到上古,尤其是殷末周初,泰伯奔吴,创立了勾吴国,使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人的文化进行了交叉结合与创新后,产生出了一种原创性荆蛮人的自己文化。后来,通过几千年来的不断碰撞与再交融,从而又裂变产生出了荆蛮人自己的一种吴文化,开启了荆蛮人(吴人)在吴地的文明之旅。在魏晋南北朝至宋金对峙时期,受战乱影响一些中原人又大规模地南迁,使大江南吴文化得到了最大融合、最大发展的机会。随着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国门被打开以来,东南沿海与大江南地区变成了近代中国人反抗列强侵略最前沿的阵地,吴地与吴人受到西方文化最严重的影响,这样吴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吸收了一些西方文化,使吴地大江南成了近代文明的最大发祥地,与此同时,吴文化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大中华大江南地区一支独秀的吴文化。
根据泰伯奔吴《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皇之子,而皇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皇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皇季,而昌为文皇。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泰伯三让皇位后,到江南开辟荆蛮之地,为发展经济创立农耕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最大努力地融合了中华东、西文化,奠定了大江南古文明的基础。泰伯不仅仅是吴国的创始人,更重要的是一位杰出的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化家和群众领袖。他不坐享其成,而是历尽艰辛,去开发、去创建、去为百姓服务。不因循守旧继承父业皇位,而是去开拓新领域,造就新天地,创新新文化,建设新世界,为开创大江南古文明创新了独特魅力的吴文化。
泰伯奔吴开创了吴地七个方面内涵的吴文化
到底什么是泰伯奔吴的至德精神呢?研究泰伯奔吴与吴文化的一些专家与学者众说纷云,我根据十多年对泰伯史料的初步探讨与研究,个人认为泰伯奔吴至德的精神最主要是:“谦让开拓与至德”,这就是泰伯奔吴最核心的一种至德精神。从以下七个方面,我来粗浅地谈谈泰伯奔吴“谦让开拓与至德”精神的主要体现。
体现在三让皇位与谦让至德上。“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唐·陆黾蒙诗)。泰伯继承了这种让王(贤)的精神,应受皇位而三让。这种泰伯三让(贤)天下,孔子尊他这是“至德”精神,司马迁所著《史记》称他为《帝王世家》之首。所以,泰伯三让天下的故事一直受到后人的赞颂。可以说泰伯三让皇位,当时避免了最高统治阶层内部的一场流血或不流血的权力之争,这对当朝周部落的发展与百姓的安居乐业带来了很多好处,同时,也更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生产的快速发展。也因泰伯三让皇位,使季历能尽快顺理朝政,修先王之业,守仁义之道;这给武皇灭纣而一统天下,创造了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为后来繁荣800余年的周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史志记载,有关研究泰伯历史人物的专家与学者都把泰伯三让贤,称之为“南国高风”;后来,又把吴国季札“让贤”称之是“延陵高风”。无锡梅村泰伯庙前有一对联:“让国亦称王,从此荆蛮沾德化;兴吴应作祖,顿教草昧启文明”。后来,吴国人都以泰伯“礼让”精神为人文的骄傲;在泰伯庙前还有一块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四个大字。我认为这才是泰伯精神真正至德内涵的所在,所以,一些专门研究泰伯精神的历史学者说,泰伯是一位彻头彻尾的至德至圣的人就是这个道理,由此泰伯也成为了吴地至德精神优秀吴文化的第一倡导人。
体现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创业上。古公亶父的南迁,既是一种迁让,同时也是新的开拓的开始。“原居豳,因戎狄族侵逼,迁于岐山下,建城筑郭,设署官吏,开辟荒地,发展生产,使周朝逐渐强盛”,(《吴地记·后旧本原文》)。泰伯与仲雍都没有忘记这一点,从陕西岐山祝山镇直奔江南无锡梅里——梅村古镇,跋山涉水转辗迁徙,披荆斩棘行走了千里,渡过长江后,才踏上了江南这片荆蛮之地,来到太湖流域看中了这块热土肥沃的无锡梅里,最终决定留在这块荆蛮人的土地上创业。
泰伯到江南荆蛮之地落地生根后,就解除思想束缚,与当地百姓随乡入俗,能主动地融合到当地的民间习俗之中,并与当地土著人真正打成了一片。“断发文身,为夷狄之服,示不可用”(《吴越春秋》),这是泰伯表示已与周族彻底划清了界线,决心在江南太湖流域一带“开拓”一片“蛮地”来,这块“泰伯开拓的荆蛮地”就后来成为了大江南地区最早的氏族国家——勾吴国与吴国的天下。又传说泰伯曾拴马于荆村蛮地的枯树桩,到清早见枯枝上梅花朵朵,喜出望外,顿悟此地当为宝地,于是就其取“梅里”之名。史载,泰伯奔吴断发纹身,从俗而化,将大中华的中原文化传播到荆蛮之地。勾吴之国,由此发端;代代相传,终成一邦。大江南北、与整个太湖之滨都受到泰伯谦让至德和开拓创新精神导化与教化,使大江南才渐成为了衣冠礼乐之邦,泰伯也由此成为吴地开创礼乐之邦吴文化的楷模。
太湖之滨在老百姓中间仍然流传着泰伯千年奔吴的传说故事与创新吴文化的一些轶事,虽然现在有的已无从查考,无以为证了,但却给这里的老百姓与一些地名赋予了丰富历史的人文传说。无锡梅里(今梅村)泰伯奔吴的历史渲染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不过,在历尽千百年风雨沧桑、以及动荡与战乱之后,最能见证和证明梅村泰伯奔吴的历史遗迹,恐怕也只有梅村鸿山泰伯墓道和伯渎河(伯渎港)(锡山泰伯殿、泰伯庙、泰伯祠堂)了。我在2019年12月28日参加无锡梅里召开“中国运河第一撬”研讨会议,随着近年来梅村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参观梅村镇城建设发展时,在当地所能寻访到得是泰伯奔吴的遗址已经成了一些断墙残壁变成遗迹了,但泰伯奔吴的传说故事与三让(贤)天下泰伯“至德”精神却一直在吴地民间流传至今不衰。
泰伯的“谦让至德与开拓创新”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使大江南太湖流域一带的荆蛮之地成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绵绣河山。泰伯的“三让与开拓” 精神是“至德文化” 的核心,开创了大中华的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的交相融合,从而发展成为具有大江南水乡一带的特色文化——至德精神的吴文化。泰伯是大江南水乡农耕文化的开拓者与至德文化的开创人,也是大江南农耕社会农耕文化吴地的创始人。
体现在开拓人工运河兴修水利上。在《寰宇记》就云:“泰伯开渎,以备旱涝,百姓利之,为立庙于渎侧”。泰伯初到荆蛮后,受到了当地土著人的拥戴,不久就推立为君长。当时的荆蛮地区农业生产技术非常落后,群众生活非常困苦。为了解决群众的生产与生活问题。泰伯发动当地土著人加快兴修水利,率领他们改“以堵为疏”的方法,开挖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港以及九条支流河道。这给当地农民生产与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这样就初步改善了江南太湖流域农田灌溉和农民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后来又发展了水上运输。江南这第一条“人工运河”至今,仍在江南太湖流域一带发挥着极其重要水利灌溉与繁忙水运的作用,开创了吴地人工开挖运河兴修水利文化的发展之路。
体现在传播先进中原农耕经验上。“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就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对当地植桑养蚕的生动描绘。泰伯身前所在的蛮地,在三十多年前蚕桑业还是十分发达,其实泰伯蛮地早在明、清朝代就著名于世了。泰伯奔吴后借鉴中原黄河流域的农耕经验,并结合江南太湖流域一带实际农耕情况,将一年“一熟农耕改为二熟”,并进行稻麦轮作。利用太湖之滨流域的肥沃土地,他积极号召种桑养蚕,提倡发展蚕丝业,还饲养一些猪羊鸡鸭等家畜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与农副业,使当地的农耕经济与农耕文化逐步发展起来。同时,老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开创了吴地农耕蚕桑文化的发展之路。
体现在建村立巷改变乡民习性上。在当地老百姓的生活逐步提高后,泰伯奔吴后开始教化与诱导太湖流域一带荆蛮乡民与土著居民。从“半生半食”的习怪,改为全部吃熟食的习性,使人们的体质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同时,也改善提高了乡民的居住条件,将在高地“搭窝棚”改为“建村庄”,通过建村立巷把分散的土著居民适当集中起来居住。主要集中建立了江南第一村——荆村,开辟了江南第一巷——蛮巷,以及自己居住的蛮村(梅村)等三处主要村落,这对开展农耕生产,组织教育群众十分有利。直到现在,还有以“荆村”与“蛮巷”和“梅村”为名的巷村地名,有关史书中记载,后来将蛮村改名为梅村,开创了建村立巷集中居民住宅建设的吴文化发展之路。
体现在筑城保家预防外敌侵犯上。泰伯通过每户统派制的办法,曾率当地数千名群众,在梅里荆村、蛮巷、梅村一带筑起了一座可预防外敌侵犯的土城。《舆地记》有记述:“泰伯当殷之末,中国侯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故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城郭三十余里(有说百余里),在吴西北隅,曰故吴墟”。城内还营造宫室住宅及水井,“人民皆耕田其中”,安居乐业。《寰宇记》与《吴地记》等也有不同的记载。约公元前116年,司马迁20岁时到过泰伯城,《列传》云:“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这里说的“春申君故城”,就是说的“故吴墟”,就是泰伯奔吴后筑的土城,开创了筑土城的建设预防外敌侵犯吴地居民的吴文化发展之路。
体现在创新融合发展吴文化上。泰伯奔吴后把先进的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乡民的文化逐步进行融合,又通过吸收越、齐、楚等一些优秀的中原文化元素,兼蓄并容地培育出了能充分体现大江南水乡特色的土著人文化,后来又进化交融发展成为在大江南独放异彩的吴文化。1985年3月,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国学家匡亚明,曾为泰伯庙撰联一副,上联为:“孝亲在知亲让位于弟背井离乡那怕披荆斩棘”,下联是“从俗而化俗推己及人启蛮迪夷何忧断发文身”。
六朝《陈书》云:“讴歌所往……自求于泰伯者矣”。于是“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被奉为当地君主,自号“勾吴”,开创了吴国约650年的文明历史。所以,故人称泰伯是“江南文化鼻祖”。近代教育家、历史学家张其昀,曾在《无锡人文》报刊杂志上撰文中说:“长江下游太湖一带,为中国近代精华荟萃之区,财赋人文,甲于全国。若考其文化发祥地,则不在苏杭,不在京镇,而在无锡之梅里……泰伯令人尊敬,不仅他不是消极让位,乃是在让位之后,还能开创发展了江南的吴文化。”真正体现在开创融合发展吴文化之路。
泰伯奔吴至德精神为实现吴氏宗亲中国梦奠定基础
泰伯奔吴至德的功绩从建于1818年,享堂门旁石上镂有齐彦槐书的对联“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同天辟一杯万古江南”;泰伯庙:又名至德寺,为纪念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大殿前有明代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唐代诗人陆龟蒙《和泰伯庙》一诗“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为纪念泰伯奔吴,在整个大江南地区与太湖流域一带每年都要召开各种形式的纪念泰伯奔吴与吴文化至德精神的研讨会议。如每年正月初九,在无锡梅村泰伯庙都会举办庙会,这也是每年大江南地区首个纪念泰伯奔吴与吴文化至德精神的庙会。泰伯奔吴开创至德精神,为吴氏宗亲实现中国梦想创造了先决条件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赋予新时代内涵的泰伯至德精神,是魅力四射吴文化中所涵人文家国情怀与正能量精神,也是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全世界吴氏宗亲的重大贡献和吴文化的伟大成就。这种吴文化的至德精神,不仅鼓励与教育了整个大江南生长在长江下游与太湖流域一带吴姓百姓一代又一代子孙后代,要继续发扬互相谦让,不断进取和开拓创新的人文家国情怀,加大弘扬吴文化的泰伯奔吴至德精神。同时,也大大激励了大江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全国各地吴氏宗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创新担当,一心一意地团结全国各地吴氏宗亲,积极努力,奋斗向上。大力提倡“五爱”(爱国家、爱乡民、爱族亲、爱家庭、爱自己)多角度、多方式、多式样地传承与弘扬泰伯至德的正能量精神,助推本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吴文化的进一步繁荣,以开拓创新实现吴氏宗亲的梦想,不断展现大江南新时代吴文化内涵的魅力与吴氏宗亲的精神风貌。让我们大江南一带吴氏宗亲共同携起手来,充分挖掘研究与发挥弘扬吴氏祖先——泰伯奔吴至德精神,借鉴与学习这种体现吴文化特质的人文家国情怀与泰伯至德的吴文化精神,促进大江南一带(包括全国各地吴氏宗亲)吴氏宗亲与吴文化在新时代能更加兴旺发达、繁荣昌盛,为全国吴氏宗亲实现各自的梦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是有着一件非常深远意义与现实意义的伟大事业。
参考资料:《史记》《吴越春秋》《吴地记·后旧本原文》六朝《陈书》《舆地记》《寰宇记》《列传》《无锡人文》等。
【作者简介】程协润 男 汉族,195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常州孟河镇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常州齐梁文化与孟河医派文化特约研究员。常州市地方文化研究会、常州市吴文化研究会、常州市农村经济研究会会员,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会员。已撰写发表549篇﹝296.95万字﹞各类(散文与经济学术性论文)文章,分别刊登在全国101家报刊杂志上;曾先后公开出版《汤友常奇人奇事》《孟河医派文化》《说说家乡齐梁文化》《汤友常二》《出彩孟河人》《世界风云人物——汤友常》共223.86万字六本图书,分别被武进、常州、上海、南京等市图书馆作永久性收藏。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