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原创作品 >

祖地文脉三平台 光辉纷呈“六亮点”

发布时间:2025-03-27 13:06 来源:至德天下网

文/吴刚虹
      无锡市新吴区泰伯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构筑了修谱等姓氏文化学术研究平台、《泰伯论坛》平台、《梅里之声》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十多年来,这三个文化平台使祖地文脉推进上了新高度,新形态,使传统文化发展达到新境界,彰显“三新”,呈现“六亮点”。分述如下:
      一、谱牒文化内涵广,珠联璧合新高度
      亮点之一,实现了“序”“碑”完美旧谱,珠联璧合。东汉糜豹《泰伯墓碑记》收录入谱,不仅丰富了吴国史的内涵,弥补了《史记》里重要史料的缺陷;也佐证了《如胜谱》的历史遗存;2015年3月,祖地宗亲组织在“物产大楼”对第16次纂修《谱稿》审稿组决定将《泰伯墓碑记》增添收录入谱,在祖地谱牒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该《碑记》载:泰伯在梅里“于是筑城廓以为藩卫,穿浍渎以备旱潦,尚端委以治周礼,数年之间,人民殷富,教化大治,东南礼乐,实始基焉”。这段文字既反映出泰伯到梅里后所创功勋业绩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历史遗存,也有利于此后将“梅里文化遗址”进行申报“世遗目录”作最珍贵、最早史籍的依据,其重要性不可等闲视之。所以它成为这次修谱重大成果中之亮点。
      亮点之二:入谱世系最小辈份“116世”创出“世界姓氏之最”。我们知道,姓氏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产物;也是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三千二百年来,吴族通过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按祖地太一公派藕塘新丰稍塘村支谱登录记载,其世系最小辈份为116世,有二人入谱,其一为吴淼(女),于 1996 年 7 月 16 日出生;另一为吴科讳,于 2001 年 9 月 12 日出生。这世系“116世”数据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可以同创出姓氏“世界之最”的《孔谱》作比较,据媒体报导,新版《孔子世家谱》,被吉尼斯世界记录认定为“世界最长的家谱”。其后裔最小的为第 83 代“念”字辈。《吴谱》与《孔谱》以最小辈份比较,距差达33代,以此可说明吴氏稍塘支谱创造了姓氏“世界之最”的新纪录。
      在祖谱第 16次《吴氏大统宗谱·卷首》(附录上世源源流)中,记录从黄帝(1世)起,至周部落首领后稷(6世)到公刘(21世),再至古公(44世)、泰伯(45世),这是传说世系上的重大突破;为什么这样说呢?由于我们在16次以前谱载传说世系从黄帝至古公亶父为25世,很明显这是不完整的,因为按此数据测算,该传说世系为72岁/世;这说明是不符实际的。大家知道,华夏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这是世界史学界一致认知的,但是有史以来没有哪个宗族的世系取得相应的实证。而这个实证我们第 16次修谱中得到了。按照《中国吴氏通书》记录了黄帝逝世日期为公元前2598年,可测算出黄帝至今中国文明史为4769年,再根据吴谱稍塘支最小辈份116世与黄帝后传说突破世系合计为160世,测算其平均29.8/代,再同史学家研究参数世系30/代比较说明差异较小,这里就佐证了吴氏稍塘村支的世系“世界之最”,相应也可作为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实证的标杆效应。
      二、《吴学》研究显成果,人文脉络新境界
      亮点之三,“华西现象”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四十多年来,华西村通过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办厂,九十年代建城,新世纪育人的村史人文发展中,从一个江南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发展具有35平方公里,3.5万人口,并更名为“华西新市村”,它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鸿沟,创造城乡一体现代化“新苏南模式”的社会经济新形态;老书记仁宝公也在族内被誉为“泰伯传人”;赞扬其创出“近三让”即“让儿”“让仕”“让贤”的美德;笔者还将“古三让”与“近三让”作了“六方面”分析比较,其具体内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其父亲百年诞辰讲话中曾说:“谦让既意味着自已对个人荣誉、利益所得的放弃,也意味着自我人格的升华。”习总书记对“谦让”概念作出的新概括与新解释,其底蕴与含义更为厚重而深刻;我们吴氏族人对此要进行再认识与再理解,并要提高到对个人的人性修养境界进行培育,从而也成为新亮点之一。
     亮点之四、之五,即“孔子智慧”与“家庭文化”的再认知与再研究。前者是在 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会议中提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汲取孔子的智慧”;后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霍普金斯教授在《世界将受惠于中国文化》一文中指出:“21世纪的中国,有能力利用自身的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帮助世界各国建造更加美好的关系,可能成为世界的领导者。因为除了经济之外,这个国家还可以给世界四个核心价值,这就是家庭、和谐、创造性地汲取和工作效率,如果世界能推崇这四个美德,那就会有更多的和平、繁荣和持续的发展”。上述宣言与文章所述的时空范畴均为21世纪;前者论点内容是提出解决人类“世纪性”的“生存”问题;后者所说是和平与持续发展问题。这两个命题在《吴学》研究中均进行了论述与说明,特别是古今相连,借鉴“孔子智慧”去研究“古春秋史”与当今世界出现的“霸凌主义”的相互关连性,故以新境界的亮点之四、之五进行介绍。
      三、整治考古相融合,梅里遗址新形态
      亮点之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按“双重证据法”论证了经整治与考古相结合的“梅里文化遗址(泰伯渎)出现新形态。梅里伯渎港西起古运河,东至望虞河(漕湖),全长24公里,是无锡洪水排泄的主要骨干河道。早在五年前,由市水利部门组织对伯渎港进行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清淤和疏浚,并对两岸沿线生态护坡作相应改造,其面貌焕然一新。至2019年8月,市考古机构为配合梅里古镇二期基础工程进行考古勘探,经过二次8个多月,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考古成果丰硕,并由全国性考古专家组作出鉴定意见:一是梅里文化遗址位置是太湖东岸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位于新吴区梅村街道面积 6万平方米范围内,分布在泰伯庙东,在新友路西的伯渎河西岸;二是梅里文化遗址出土文物风格的特殊性,它既含有周朝典型“北方文化”特征,也具有南方文化的风格;从出土二百多件文物表明,这里从商代中后期就有先民成部落的聚居地区;三是考古勘探发现伯渎河的河床是人工开凿呈陡峭型的痕迹,这是同自然河道显缓坡型的最大区别;四是建议采用有效的发掘方法,解决伯渎河与“梅里文化遗址”以及沿岸分布的名胜古迹和文物遗存的关系,要在做好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上,对其开展更深入、更系统的考古和多学科合作的科题研究。
      梅里文化遗址、伯渎河考古成果意义非凡。它还原了古吴国历史的本来面目,发掘出梅星文化遗址的丰富内涵,揭示了“梅里冰山文化”的迷雾,对其如何进一步发掘探讨指明了方向与途径。城市河流正像人的血管系统那样,是城市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的历史,既要靠文献来反映,更要有客观存在的历史遗存来见证。城市的肌理与经脉是由历史积淀的;每座城市的历史是不能移植的,也是无法复制的。城市的历史是根,城市的文化是魂,留住文明的记忆,这是任何一个城市最为珍贵的资源。伯渎河见证了无锡城市3200年来的起源与演变的年轮脉络标签,塑造了城市文化符号与特色基因密码,积淀了城市文化的高度、深度、厚度及其品位与价值,其历史意义是不可低估的。伯渎河也是无锡新吴区的空间骨架,它同大运河、新华路构成区内三条产城融合功能发展轴线。泰伯广场地区则是伯渎河的门户形象;也是伯渎河风景人文生态轴上承古启今、将泰伯文化贯穿于整个滨水景观河道的始终,并提炼出“泰伯奔吴、梦回伯渎、立国梅里”的时空文脉和景观特色;通过“健身步道、景观桥梁和功能驿站”将沿岸景致“串珠成链”;后期还会形成水上游览线,通过移动换景,感悟沿岸之伯渎古韵。这里打造的“泰伯银链”将同美国波士顿的“宝石项链”和安徽合肥环城公园所建“翡翠项链”媲美。使人们在游览中认识和了解泰伯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开发江南文明的伟大贡献,促进人们对其光辉历史记忆的思考,从而加强爱国、爱家乡的热忱与自信,使“梅里文化遗址”在当今与未来的发掘与生态改造中,成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理想结果,它将栩栩如生,像“活化石”般迄立在东方民族之林。
      作者简介吴刚虹,女,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吴学》编著。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wsf905080184@qq.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 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