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祠堂福地 >

安徽吴氏宗祠荟萃欣赏④

发布时间:2019-03-02 01:51 来源:中国报道

安徽吴氏宗祠荟萃欣赏

至德传媒天下吴氏网)讯(吴宜国)祠堂文化是祖先崇拜和儒家文化的有机结合,表达了人们对祖先慎终追远的崇拜心理,是纪念祖先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传承体现。祠堂文化是研究地域社会文明的有效载体,是以家庭的形式维护一方稳定、保障人们安居乐业的有效方式,研究和延续宗祠文化是对我国各区域的地方传统民俗、独特乡间文化的发掘,虽然祠堂这一建筑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不再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却成为人们心中信仰的归宿。

每一座古老的宗祠,都有着一个家族的历史和荣耀,在过去,宗祠不仅是祭祀先祖的庙堂,甚至也是一个宗族实力的象征。位于肥东八斗镇大吴村的吴氏宗祠已经有了600多年的历史,祠堂是为了祭奠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大臣吴复而建的,每到清明和春节的时候,来自皖地等周边的吴氏后人都会来这里寻根祭祖。

吴氏宗祠又名“国公祠”,这是因为吴复元末时期跟随朱元璋起义,在朱元璋帐下曾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安陆侯,吴复在一次作战中阵亡,明太祖朱元璋颇为惋惜,封为“黔国公”,并亲自谕葬,给予世袭的同时在吴复的家乡御赐了这座“国公祠”。雪后的国公祠充满了宁静祥和的气氛,祠堂中青砖灰瓦,雕栏飞檐也极具徽派建筑的特征。现在的国公祠已经是肥东镇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在宗祠翘角的四周悬挂着风铃,风拂铃动,铃声悠扬,非常好听。

吴氏宗祠院内种植了松柏、白牡丹、红梅、金桂等植物,走在院子中还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在像祀厅正中端坐的是吴复像,他身穿明朝的服饰,端庄威严的坐在这里,除了吴复的牌位像之外像祀厅还有吴复一生的简介和吴氏家训,以教导后人文明修身。

朱元璋为因战身亡的吴复在八斗镇立了祠堂,也算让这位吴氏的先祖落叶归根,也让这座宗祠成为了崇仰孝道的场所。在祠堂的墙上雕有二十四孝内容的砖雕,这也体现了吴氏后人对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美德的继承和传扬。

吴氏国公祠始建于1386年,在清朝咸丰年间毁于兵患,如今我们看到的国公祠是在2002年重新修建的。光阴流逝,数百年过去了,当我们推开祠堂的大门依然可以感受到那古朴的气息,而吴氏的后人们,更是将这里作为了寻根的家园。每一座吴氏宗祠,都是一部浓缩的家族史。宗祠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血脉延续,凝结着无数族人的深深眷恋。同时,祠堂里的牌匾、陈设、族谱、对联、修祠碑记等,也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有些地方,宗祠则成了民俗文物的集中地,族人把淘汰了的农具、生活用品等放到宗祠里,整座宗祠仿佛成了小型的博物馆。平时,族人在宗祠叙叙家常,一派祥和气象。到了祭祖等特殊日子,宗祠成了会议室、宴会厅,族人到场,先拜祖宗,又拜族长,再拜长辈,烛影摇红,既喜庆又庄严。旧时,族内的纠纷、族规的制定等一切大小事务皆在宗祠处理;有的宗祠内开设学堂,请私塾老师来为宗族内的子弟们讲授知识。更值得一提是,宗族的一些家训,起着规范族人行为的作用。宗祠文化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优秀传统。

每一座宗祠,都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修建宗祠是为团结本族,联络族人感情,同时也向外人展示本族荣誉,是一种凝聚力的需要。近年来,宗祠文化复兴,每年清明、春节等节日,海内外宗亲无论家在何处、身居何职,纷纷回来祭祖,在宗祠前一解乡愁,宗祠成了各大家族宗亲云集之地,宗祠成了人们的精神依托。那炷清香,那一叩首,寄托了太多的情感。如今,宗祠在联系海内外宗亲的情感、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慎终追远,宗祠是情感纽带,寄托人们对故土的眷念……

每一座宗祠,都是一座建筑的大观园。明清时期,许多吴氏家人去世界各地谋生发展,由于长期在外的原因,他们以家族作为对故乡思念的一种依托,同时也因为经济条件支持,修建宗祠之风在当时极为兴盛,宗祠在建造和布局上亦属上乘。人丁兴旺、财力雄厚的宗族更是把宗祠修缮得富丽堂皇。千百年来,吴氏宗祠浓缩了建筑的精髓,飞檐翘脊,出砖入石,雕梁画栋,红瓦大坡屋顶,尽显古建筑的恢宏气势,游子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现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历尽沧桑的古老祠堂,和其他文物遗迹一样,在新时代里有了新的功能。一些宗祠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保留下来,而宗祠这一私有空间,也由原来的私密走向了开放,成为供游客们参观的旅游景点。无论是家庙,还是景点,宗祠都赋予人们对文化和历史的记忆。人们守护宗祠,守护的不仅是一座座建筑物,更是守望着故乡,守望着根。

吴氏宗祠位于肥东县长临河镇六家畈 曾经,吴氏宗祠号称合肥东南一枝花,其气势宏伟、富丽堂皇,宫殿般的建筑风格让人叹为观止。如今的祠堂为第四次修建,保留了以前气势恢弘的风格,成为吴氏后人祭祖之场所。

吴氏始祖情迷肥东山水 说到吴氏宗祠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吴氏始祖吴七三。南宋宝庆元年(1226年),吴七三从宣城迁来合肥东乡卜宅兴业。他来到巢湖北岸,只见远处山脉逶迤,多条河流奔腾,似天然之镜,湖光山色,美景尽收眼底。吴七三遂决定在此定居。此后,吴氏在此地读书育人、休养生息,勤劳持家。人们安居乐业,建设美好家园,这里成了世外桃源般的美丽村庄。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吴世十世孙吴起周首倡建祠宇修谱牒。光绪六年(1880年),淮军华字营统领诰授资政大夫、三品按察使衔江苏补用道吴毓芬领建吴氏宗祠。宗祠位于六家畈东侧,门对四顶山,占地广阔。民国三年祠堂遭火灾,民国七年第三次复修。新中国成立初,祠堂曾作为志愿军康复医院药库,后作粮仓。1973年祠堂被拆毁,所有材料用作建粮库。

四次修建保留老祠堂风格2008年,吴氏宗亲提出修复吴氏宗祠,筹集基金30万元动工修祠。复建祠堂占地900平方米。

 昨天上午,我们来到位于长临河镇六家畈的吴氏宗祠,只见祠堂门口有两个旗座。“以前老祠堂的时候,宗祠门口有六杆旗,如今只剩下了两个旗座了。这不,我们准备了两个旗杆,过两天就把它竖起来”,讲这话的是吴光明老人,老人家一边说一边脸上流露出自豪之情,要知道,在祠堂门口竖旗杆的,可不是一般的人家。祠堂大门上为“吴氏宗祠”匾额。门上有一副永久性对联:“渤海家声远,兴隆世泽长”。大门内西侧南墙陈列吴氏起源、三让王吴泰伯、恭孝王吴仲雍、延陵王吴季札及有关历史图表。大门正厅上方悬挂3块直匾额,均为红膛金字,从东向西为:执政府高等顾问、安徽军政司司长代理安徽都督、甘肃军务厅厅长陇东镇守使、一等文虎章二等嘉禾章陆军中将吴中英;甘肃肃州镇守使、苏州镇总兵、将军府质威将军、陆军中将吴桐仁;善后会议委员、海军部次长代理总长、海军中将、一等宝光嘉禾章二等文虎章吴纫礼。

 二进“敦伦堂”三个大字置于大厅中央上方,下方为吴氏始迁祖吴七三公画像。敦伦堂大厅内共有8根柱子,悬挂4副楹联。我们留意发现,楹联既包括“一代功臣,良祯皆明将,生前忠臣,似青松凌霜雪;万世楷模,兄弟同封侯,卒后高风,如明月照云天”这样的人物歌颂,也有“礼让文明,吴氏传统美德;团结互助,家庭兴旺根本”这样的美德宣扬。东山墙悬挂吴良、吴祯画像,西山墙悬挂吴镒和吴毓芬像。后门两侧自东向西悬挂14位文武官员生平简介。

六家畈因吴氏兄弟得名 在六家畈一带,吴氏家族在此安居乐业。始祖吴七三,天性恬淡,读书乐道。于宋宝庆年间自宣城渡江而北,先居四顶山北麓,生子吴再三,吴再三生6子。以人丁日繁,居大不易,北迁3里,至一盆形地定居。六兄弟在此农耕为业,婚配发展,成合肥东乡第一村。因其居多岗畈,遂以六子取名曰六家畈。明清以来,这里重教崇文、商儒并举,成为庐州锦绣上的一颗明珠,在江淮大地上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老田吴为什么要修建祠堂? “没有传承就没有根,没有祖宗就忘了一切。”以血缘为基础,彰显“根”的标志就是宗祠。 宗祠,又称祠堂,姓氏意识强烈,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堂宇,也是家族议事、供奉祖先、传承礼德、团结族人的重要场所。宗祠原为“追远、根本”的目的而兴建,所以在建筑规制上体现出礼尊而貌严。它既是家族的象征和中心,也是乡土文化的根。 宗祠文化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人文根基,它涵盖了祠堂、祠产、祠约、祠堂建筑规制、祠堂陈列格式、祭祀礼仪,以及宗谱家乘、行派世系、传记事略等领域,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祠的兴废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在破“四旧”的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宗祠及宗祠文化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盛世修史,宗祠复兴也应运而生。各村的孝子贤孙,克己复礼,为复兴宗祠拼搏不己。 祠堂建筑特点 :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从尊宗敬祖,保护文物的艺术和资料价值出发,纷纷重修宗祠,既保持原真性和完整性,延续其传统特色和环境风貌;又结合区域地理,丰富宗祠文化内涵,通过和谐的建筑风格,引发民众内心的认同感,升华为心灵的归宿。 旧时,祠堂讲究采光,以适应风水术的要求,格局不能随意设置,要受封建礼制约束。如开三山门和门前设置门当户对(石锣石鼓)、石狮,族内必须有科班出身而入仕的人;祠堂门前的照壁若要镶嵌麒麟,脚的站跪姿势应按族人官阶品位而定。 祠堂门前会为取得功名的族人设立旗杆夹,以资彰显并激励后辈。后人可以通过了解祠堂的格局,进而了解村庄的发展历史。当你走进典雅壮观的祠堂,就能了解到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 祠堂意义 :祠堂是历史的教科书之一,它用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诠释一个村庄的时代文明。透过祠堂,人们可以约略看到一个村庄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这些杰出的人物分布在各个村庄,他们的故事伴着祠堂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已经被渐渐淡忘;而有些,因为特殊的原因,也许还不曾被人所周知。 祠堂中记载的名人事迹,既让杰出人物名留青史,万古长青,又鼓励着后代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来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充实人生,奋然前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个人力量。 充分利用好宗祠文化资源,引导宗祠活动的健康发展,剔除封建迷信成分,发挥宗祠文化“以德育人”和凝聚力量的功能,培育时代道德风尚,让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占领祠堂阵地。如此,才能让传统宗祠文化在新时代的文明建设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北岸吴氏宗祠简介:2006年11月27日,18幅中国古代皇家祭祀礼器的石雕图片同时出现在新华社、中国日报网、人民日报网上。这些石雕作品种类丰富,形态逼真地再现了中国古代皇家祭祀用的传统礼器。然而,这些祭祀礼器的石雕作品却出自徽州的一家宗祠中。一时间,这一奇特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昔日象征帝王身份与地位的祭祀礼器,大多已经淹没在茫茫历史长河之中,而这座神秘的祠堂却成了人们欲睹历史风范的向往之地。那么,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家族?一座民间古祠堂,为什么会雕有皇家祭祀用的整套礼器呢? 带着历史的谜团和人们的疑惑,我们驱车前往安徽省徽州歙县北岸村的吴氏宗祠。 祠堂坐落在北岸村的村中央,坐北朝南,系中华吴姓现存最大的宗祠。耸立的燕尾和五凤楼门庭默默见证了这一典型的徽派建筑。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徽州成为中原望族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这些来到徽州的中原名门世家,为了显示家族的地位,寻求建筑的巍峨气势,不惜工本,建造五凤楼。如今像吴氏宗祠这样保留完整的五凤楼门庭,在皖南也是十分罕见的。那么,吴氏家族究竟来自哪里? 北岸村四山环抱,曲水畅流,古民居紧相连接。村中人大多数为吴姓,源于古代吴国,为周族部落首领周太王的传人。供泰伯为肇姓始祖,以左台吴姓自称。至于为什么叫左台吴氏,这还得从吴氏家族中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吴少微说起。 据《旧唐书》记载,当时天下文人撰写文章皆以徐(徐陵)、庾(庾信)为宗,文风浮俚不竞,唯独吴少微、富嘉谟的文章以经典为本,雅厚雄迈,文风为之一变,被称为“吴富体”。公元706年,官至左台监察御史的吴少微移居安徽省休宁县凤凰山。后来,第79世孙吴景正式迁居北岸,自此吴氏子孙世居于此,并形成了左台吴氏。左台吴氏是吴姓宗族中发展颇为兴盛的一支。 自1253年吴赵迁居北岸以来,吴氏家族便就此繁衍生息,并于1382年始建了吴氏宗祠。正如徽州大地的其他家族一样,徽商也是北岸吴氏家族的重要特征。

吴氏族人一直以来都以种植茶叶为生。辗转到了徽商满天下的明清时期,吴氏家族也慢慢地从种茶走向贩茶的经商之路。传至世孙吴荣运的时候,作为“景隆号”茶庄掌柜,他通过水运,一路北向,把茶叶贩卖到北方,开始了“漂关东”的创业历程。不久之后,吴荣运经营的“景隆号”茶庄,在全国各地都设有分号,特别是在东三省和京、津两地的茶叶市场上很有名气,号称“北方第一茶叶大王”。 随着茶叶生意的日益兴盛,北岸吴氏也迎来了家族史上最辉煌的巅峰时期。古徽州有句话叫做“社则有屋,宗则有祠”。重修祠堂成为吴氏光宗耀祖、回馈乡里的一个重要方式。1826年,吴荣运之子吴应晟出资二十二万白银,集资二万两,共计二十四万两白银,开始了重修吴氏宗祠这个宏大的工程。这也是吴氏宗祠历史上最近的一次修缮。虽已时隔百余年,今天走进吴氏宗祠,仍能感受到当年修缮后的恢弘。 在祠堂的中进,我们发现它比其他祠堂多了一个青石板的栏杆,更确切地说,是多了幅有六块黟县青石板和八根石柱共同组成的一幅石雕图画。 原来为了让山里的族人认识外面的世界,吴应晟不惜重金,聘请石雕名匠余尚相落脚杭州,去感受西湖美景。经过半年的现场临摹,余尚相回到徽州后,又花了两年的时间才雕成这组“西湖十景图”。直到今天,那些从未出过远门的吴氏族人,还能通过这些石雕作品,描述出自己心中的“断桥残雪”、“花港观鱼”、“雷峰夕照”…… 除了西湖十景、粗硕宏大的冬瓜梁外,吴氏宗祠享堂正厅一大一小的两根献柱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吴氏族人说:“这两根柱,名字就叫雌雄柱,有它的特殊性,体现了男左女右、又体现了左昭右穆、男尊女卑,含义非常深刻。 献柱前面的这些狮子,靠右边的是母狮,靠左边的都是雄狮。整个祠堂里面的狮子都是这种布局。这种设计,其他祠堂没有发现过”。相比于女人不能进祠堂这样的老规矩,吴氏宗祠的这种“男左女右”的布局,至少说明当时考虑了女性的地位存在。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吴氏宗祠左边山墙上,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砖雕神龛,以供奉吴氏家族中终生未嫁的女子。 吴氏宗祠最具神秘的不是享堂,而是后进——寝堂。走到后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近闻名的“百鹿图”,这是吴氏宗祠石雕中的又一绝。它是由七块黟县青石板组成的,雕刻的立体感非常强。据说,就在“百鹿图”雕刻快完成时,雕工师傅不幸去世了,便只好由徒弟来雕,而徒弟雕的数目不够,就用藏头露尾的手法凑数。因此,到底是九十九只还是一百只,让人难以数清。 鹿与禄同音,百鹿同堂,不管数多数少,人们都会在赏玩之间体察到吴氏先祖对于子孙后代“高官厚禄”的美好期望。 “百鹿图”的护栏下方有一个天井。在天井池塘的内壁我们终于发现了53件皇家祭祀礼器石雕。这些石雕深藏在池塘内壁,不刻意寻觅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 在等级制度极其森严的封建社会里,礼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果僭越使用,小则有以下犯上之嫌,大则有谋逆作乱之意,这些都是灭族的大罪。那么,吴应晟为什么要把皇家祭祀的礼器雕在自家祠堂内呢? 在吴氏家谱中,我们找到这样的记录:吴应晟的乳名叫长庆,字灿文,号涧源,不仅是太学生,而且是诰封奉直大夫太常寺典薄,主管皇家祭祀。所以知道内幕的他,清晰的了解皇家祭器的模版和样式。把皇家礼器刻在家族的天井壁上是一种心理的满足,更是光宗耀祖的象征。 吴氏家族是幸运的。或许当时吴应晟并没有想到,这些礼器石雕对于几百年后的世人来说,是一笔宝贵的遗产。然而,吴氏族人留给后人的不只这些… 1942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北岸村虽偏安徽州的一隅,却仍难逃厄运。五月的一天清晨,熟睡的吴氏族人被隆隆的战斗机声和炮弹爆炸声惊醒,慌乱中大家拼命逃向位于村口的廊桥,希望能逃脱敌人的狂轰乱炸。 据族谱记载,这座位于吴氏宗祠西南面的古廊桥建于公元1443年,由吴氏先贤吴蕴所倡建。被日本人误认为是弹药库的廊桥,成了敌军集中火力炮轰的对象。所幸的是,战火过后,这座廊桥仍旧巍然屹立。当地的吴氏族人将这次的死里逃生归功于廊桥上菩萨的显灵和祖先保佑。自此,这座三洞石拱廊桥被称为“风雨廊桥”。

事实上,吴氏家族与古廊桥的渊源,并不始于此、古徽州有一句自嘲的谚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讲的是徽州男人,由于家境贫寒,十二三岁就不得不背井离乡,出去闯荡。而北岸吴氏家族的男人便是从这座古廊桥上开始往外“丢”的。风雨廊桥是当年徽商走出大山的必经之路,早年吴氏家族男人就是从廊桥开始走出大山,走向外部世界,并在全国各地扎根发展。 日月如梭,年复一年,一批批吴氏后裔从故乡廊桥出发,踏足天下。他们有的衣锦还乡,有的却杳无音讯。北岸的吴氏先祖,便在风雨廊桥的西侧墙上,辟了八个风洞窗,按花瓶、葫芦、满月、桂叶样式依次排开。在古老的徽州文化里,花瓶代表平平安安,葫芦代表招财进宝,满月代表团团圆圆,桂叶则寓意叶落归根。 这些徽韵悠长的建筑构件,寄予了吴氏祖先对每一位远行亲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平安、顺利,更希望他们早日回来团聚,不要忘记故乡的亲人和家族的根脉。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