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吴姓始祖“泰伯奔吴(江南)”路线考记Ⅰ
特约撰稿: 吴多兴
原标题《“泰伯奔吴”路线考》內容提要:“泰伯奔吴”在先周历史上,算得上一件大事,所以,它与周之兴起 一样,备受史学界的密切关注。尽管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册一《吴太伯世家》中 有明载,但在《史记》以及后来许多古籍、史书都没有涉足奔吴的过程,从而引起近 代学者对“泰伯奔吴”原因和地望争论,众说纷纭。
为探求其解,笔者从 2014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历时三年多时间先后三次,到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等 地,围绕着三条可选路线逐段进行实地考证。今将在其地收集到的资料,结合实地考 察所见、所闻,整理成文在此抛砖引玉。
关键词: 史考 奔吴路
佇这幅 立在无锡泰伯庙前至德广场上的巨幅壁画是“泰伯奔吴”图, 它昭示发生在商末, 闻名遐迩的历史故事:“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自号勾吴。”(载于西汉·司马迁《史记》 卷册一《吴太伯世家》)至于泰伯、仲雍是否乘马车来到江南?当时是否 能造如此精致的马车?至今尚未找到足以证明的史料,不敢妄说,可是有 一点可以肯定,在泰伯生长的那个年代,周人应该己掌握制造马车的技术。 因为在黄帝时期,我们的先人已会造车,据史书记载,黄帝是驾指南车跟 蚩尤打仗的。尔后,夏代商国相土时已经发明马驾车,接着王亥时又发明 了牛车且常驾其车出巡,那时商的军队也己用上车战,后来汤出兵攻桀就 用了七十辆战车。而泰伯跟黄帝已相隔 32 代,难道我们的先人连这点长进 都没有吗?再之,商代青铜器已相当发达,就在武丁期间,熟练技巧的工 匠,已掌握将铜矿砂精炼出铜后加入适量的锡铸造青铜并制造出各种锋利 的兵器和精致的工具,最大的一次可炼出二三千斤铜。我相信,到泰伯时, 先周部落造这样一部马车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说不清的大大小小历史事件,正是这些历史事 件构筑起中华民族历史这座巍巍的大厦。而“泰伯奔吴”算得上先周历史 上的一件大事,所以,它与周之兴起一样,备受史学界的密切关注。尽管 近代学者对“泰伯奔吴”原因和地望众说纷纭,但由于有孔子《论语·泰 伯篇》中“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的极 高评价;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册一《吴太伯世家》中的明载;唐•张守 节在《史记•正义》和《泰伯梅里志》等古代经典史籍对地望的确认。在一 定意义上来说,对“泰伯奔吴”的原因和地望已有历史定格, 历代几乎深 信无疑。可是,对“泰伯奔吴”过程史籍记载极为稀少,从而引起近代有 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 交通极不发达的殷商末期,泰伯怎能越涉数以 千计的高山峻岭和波涛汹涌的大河小川,走完这漫漫长途到达荆蛮江南, 出现了一些歧论,从而, 也激发一些有志于这方面人士的众多猜测和探索 的热情。2012 年,在毛剑平先生的精心策划下,在江南梅花盛开的季节, 无锡新区梅村街道携手《华东旅游报》报社,并在第十届吴文化节上启动 了“重走泰伯奔吴路”活动,去寻找泰伯奔吴脚印、追溯那段为后人赞颂 的历史,开了探索之先河。他们从泰伯老家岐山出发, 历经宝鸡→汉中→ 峽西安 →渭南→三门 →洛阳→郑州→开封→商丘→毫州→蚌埠→南京→镇 江回到无锡梅村, 其历史定位和影响尤为深远。 在他们的影响下, 启迪笔者对此课题探索的兴趣, 随后,查阅有关史籍、浏览这地区的卫星地图, 开始围绕其中一些历史遗疑进行了研考 笔者认为,研讨本命题的前提, 才是研考他为什么奔吴以及奔吴的路线问题 对于前者除张永初先生在《泰伯与梅里 外,还有大量的历史文献和遗存都足以说明泰伯最后避居在无锡梅里 至十八世孙寿梦,吴国都城都在梅里 奔吴所居城在苏州城北五十里,常州无锡县界梅里村 “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 者注)寿梦居之,号勾吴。”①如唐陆广微 闾城(今苏州)北五十里许”②,如南朝梁人无锡县令 国志》“无锡县东,皇山有太伯冢, 存”③以及唐《元和郡县图志》“东三十九里有梅里山 该书卷二十五,常州条下。皇山、梅里山 如《泰伯梅里志》卷一所说:“舆地志云 有太伯宅堂基及井尚在,今邑志相沿泰伯城在无锡县东南三十里梅里乡 “梅里为有吴肇基之地。”都明确“ 张守节上述说法,泰伯所建的“泰伯城 区《梅村志》办公室顾罡灵、谢祖基 上就“吴国都城在梅里”作如下介绍 于梅里,今曰梅里乡,亦曰梅里村,城内有宅 史书记录,泰伯城“周三里二百步” 条件,该地北以夹蠡河为界,东起东蠡桥 有上百米的土墩。据当地人称,1976 硬,有人挖这些土时,铁耙齿也挖弯了 夯土层。西边有沟通伯渎河与夹蠡河的湾桥浜。
【注释】① 唐张守节撰《史记正义》,钦定四库全书和卷三十一。 ② 唐陆广微撰《吴地记》,江苏古藉出版社③ 刘昭注《后汉书•郡国志》,中华书局 1965④ 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出版。
围绕其中一些历史遗疑进行了研考。 ,首先要弄清楚泰伯到不到江南,尔后 才是研考他为什么奔吴以及奔吴的路线问题。 泰伯与梅里》一书中作了有说服力的论证 和遗存都足以说明泰伯最后避居在无锡梅里,直 吴国都城都在梅里。如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中“太伯 常州无锡县界梅里村,其城及冢见在。” 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至十九世孙(应为十八世孙—作 陆广微 《吴地记》“太伯居梅里,在阖 南朝梁人无锡县令刘昭注的《后汉书·郡 ,民世修敬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 东三十九里有梅里山,吴太伯葬处”④(见 梅里山,就是今天的无锡县鸿山),又 舆地志云:吴作城梅里平墟,即此地城内 今邑志相沿泰伯城在无锡县东南三十里梅里乡” “泰伯奔吴”落脚地就是无锡梅里。按 泰伯城”到唐时还在。2011 年 2 月无锡新 谢祖基、张金龙三名专家在一次专家研讨会 作如下介绍:根据《吴地记》记载:“泰伯筑城 城内有宅,旧址及井犹存,亦云吴城。” ”,据专家考证梅村有块地非常符合此 东起东蠡桥,向南到伯渎河,断断续续连绵 1976 年整田平地时,这些土墩泥质特别坚 铁耙齿也挖弯了,可以推断这是当年泰伯城城墙的 西边有沟通伯渎河与夹蠡河的湾桥浜,1958 年伯渎河拓宽时,在钦定四库全书(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影印本),卷四江苏古藉出版社,1999 年 8 月第 1 版。 1965 年 5 月第 1 版。 中华书局出版,1983 年 6 月第 1 版。卷第二十五,第 600页。
湾桥浜和冶坊浜间的伯渎河上有几排木桩深植河底,专家们推断这是一水 关(古时水关上有将士把守,外船进入城内需检查)。上述这块地周长与“周 三里二百步”正好吻合,此地应为泰伯城旧址。 此外,近来在无锡洪口墩遗址、常州淹城、江苏句容寨花头土墩墓、 江阴花山遗址、无锡县白丹山澄湖遗址也都相继出土一些先周人早期的生 活用品,如发明于陕西与甘肃交界的碾子坡一带,先周族人做饭用的炊具 ——陶鬲(在无锡锡山文管会也存有一件),外观跟笔者 2014 年在甘肃庆 城、宁县以及陕西周原博物馆看到的陶鬲几乎一样,说明周人到了这一带, 这说明吴文化跟周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从现有史料和遗存看,两地文化交 融之桥的架 筑者恐怕非 泰伯、仲雍 莫属。 这些历 代史志所传 载的,并非虚构。当地有关泰伯的许多故事、传说, 也决不会是先人凭空编造。不仅周原和无锡出土文 物陶鬲如此一脉相承,而且历代为他修建的庙宇、 墓地尤存,如在泰伯故居改建的祠堂,又称泰伯庙; 泰伯死后,葬在无锡市鸿山镇鸿山三千多年的泰伯 古墓;“历代战乱泰伯墓屡遭损坏之记载”和“历 代帝王、政府敕令、决定修墓记实”等古迹和文物档案至今保存完好,这 都是很好的佐证。尽管泰伯所到的梅里到底在哪里?是无锡还是丹阳有争 论,但笔者认为,在没有足够史料否定之前还是认可这些既成的历史事实, 泰伯的确到江南,到梅里。 那么,泰伯为什么奔吴。司马迁在《史记》卷册一《吴太伯世家》中 已说得十分清楚,只是对泰伯怎样到江南和奔吴的路线并未提及,故后人 陸有朝东 、往南和走 路、水路猜测。笔者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如下探讨: (未完待续)
【作者介绍】吴多兴 ,男,生于1940年,中共党员。海南省文昌市人,高级工程师。196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历任柳州工程机械厂技术员、设计科副科长、副总工程师、厂长,广西机械工业厅总工程师,海南省科技厅副厅长,海南省工业厅副厅长兼海南省电力工业局局长和党委书记,海南省企业工委副书记,海南省工业厅巡视员等职。2001年退休后潜心于姬吴文化,著有《姬吴史踪》本书为作者多年心血之作。
参加工作30多年,在柳州工程机械厂工作期间,先后参加了高频电火花机床、导轨淬火机床、数控线切割机、450A可控硅大功率电脉冲机床、数控钢板火焰切割机床等项目的设计和研制工作,为提高工厂的生产率及产品质量,解决生产上的技术关键做出了较大贡献。调到海南省工作后,尤其在兼任海南省电力工业局局长、党委书记期间,根据海南省电力相对超前、电网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提出电力建设重点应从电源建设转移到电网建设上来的新思路。为实现这个战略转移,主持编制了《海南省电力系统"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发展规划》,修改《海南省电力系统"九五"期间220kV网架设计》,1996年建成了玉洲、格基两个220kV变电站,扩建了鹅毛岭220kV变电站,积极筹资改造农村电网,成功地实现了南山电厂利用天然气发电;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积极推进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在海口市组织实施以供电可靠性达到99.9%为目标的"999"试点工程,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了电力企业要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的战略思想。带领全局同志学邯钢,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促进海口电厂和大广坝电厂上台阶。在全国率先取消超计划用电加价的规定,实施电价随用电量增多而递减等鼓励用电措施;为推进海南电力系统双文明建设,抓"内强素质沙刚形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内容的队伍和形象建设,开展向社会服务承诺活动,得到社会的普遍赞许。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