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村图(选自库村《吴氏宗祠》)
吴畦
吴畦(840—923),字祯祥,原籍会稽山阴(今绍兴),泰顺早期开发始祖。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家学,习儒书,通经史,以道德文章闻名于时。17岁入唐代著名学馆广文馆,与同窗令狐滈志趣相投,结为好友。
吴畦像
咸通元年(860)考中进士。当时令狐滈父令狐冲执掌朝政,赏识并举荐吴畦任桂州(今桂林)刺史。之后因除寇功成而改任为京兆尹。任职期间,以德施政,励精图治,深受百姓拥戴,不久擢升为河南节度使。其所辖河南地区为黄河泛滥灾区,当时大批灾民流连失所。吴畦到任后一边上奏朝廷为民请命,要求减免地方赋税;一边率领民众修筑河堤,补种庄稼,抗灾夺粮。
温州府志(同治)关于吴畦的记载
唐光启二年(886),因政绩突出,被招入内辅,授中书令、同平章事,拜谏议大夫,进太子太保。时宦官田令孜恃宠专横,连僖宗皇帝都忌他三分,尊为“阿父”。吴畦不畏强暴,上书弹劾田令孜“假威弄权”,朝野上下无不震惊。适值田令孜任职在外,且僖宗素知吴畦忠直,便一笑了之,但“吴畦谏议”的名声不胫而走。大顺元年(890),沙陀贵族李克用与黄巢叛将朱全忠争功而举兵相互攻打。时宰相张浚与李有仇,朱请求讨伐李,昭宗难定主意,就命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和御史台四品以上的官员对此进行评议。吴畦据理力保李克用,语词尖锐,因此得罪权臣,触怒昭宗皇帝,被贬为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
康熙《浙江通志》记载吴畦的文字书影
唐乾宁二年(895),藩镇董昌与钱镠的夺郡之争愈演愈烈,兵连祸接,给江东一带百姓带来无穷的灾难。董昌欲拉拢吴畦共攻钱镠,吴畦不从,并萌生弃官归隐之念。于是率兄弟子侄,沿飞云江而上,于唐乾宁三年(896)四月到达安固卓小阳(今泰顺新浦后坪村)。见地美泉甘,筑室而居。两年后,迁至库村(今泰顺南浦溪镇库村)。唐光化三年(900),国难益重,昭宗皇帝思及吴畦当年的忠谏之言,无限感慨。为表歉疚之意,特遣使赐《铁券全书》,规定月给俸米,岁赐绢帛,如犯罪可免一死,以示恩宠与殊荣。天复三年(903),与弟迁至松源(今庆元)墩头。不久吴畦迁回库村。
库存吴宅
天复四年(904),晚唐名士罗隐奉吴越工钱镠之命,不远千里入山礼聘吴畦出山辅政。吴畦借故避而不见,罗隐悻悻而回。此后,便在库村畲山垦土,避世而居,过起隐居生活。他筑寺院以正教化,开学馆以兴学问,给当地带来全新的文化氛围,为本境两宋时期文化高潮的到来奠定基础。吴畦之后,库村吴氏名人辈出。长子吴彖,早承家学,高中明经科,授江南节度使掌书记;次子吴承,善骑射,武科进士,授团练使。后二人皆随父而隐居库村。两宋时期,其后裔高中进士的还有18位,库村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进士村。
死后葬白云山下(今库村吴宅)。子孙多散居周边,搬迁外县的也不可胜数。
吴畦纪念馆
吴畦墓
《全唐文》第805卷收其文一篇,《全唐诗补编·续拾》第36卷收其诗一首。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