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原创作品 >

走进春秋四城

发布时间:2020-07-28 02:34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吴成队)2019年3月8日,我在湖北红安,8月1日在安徽九华山,10月15日,在江西井同山,11月8日在江西余干县,12月12日在福建厦门,12月28日在江苏无锡,参加中国大运河第一撬研讨会,连开了几场盛会,受益非浅,收获满满。

元旦过后,我和爱人都回老家过年,喜看峄城城市面貌巨变,发生翻地复地的变化,我生活成长的故乡,是通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而变得具有某种灵魂的力量,我怀着温暖感激之情,一家老少其乐融融。手头的事不少,我是全国“文化长征”组委会副主编,在中国传说时代很有参考价值的学习史料,我挤空摘自寒雪著《兰陵雅集》的“春秋四城”,供大家参考,天下吴氏一家亲,通过联谊会便建立了深厚友谊,大都是老同志,老同志是党执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力量,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2020年是决胜小康开局之年,我们将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秉承“立四气,争第一,用心用情,尊老敬老,精准精细,竭诚服务,对美好生活新期待。

希望广大老同志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挥资历深,威望高,经验丰富的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强正能量。老年人心动不如行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增强自己的兴趣爱好。我身边许多老朋友退休后都参加了多种活动,找到了乐趣,做故事中驱散了寂寞无聊,忘掉了烦脑,收获了愉悦,开心和幸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自古以来,常州有“春秋四城"”之说, 南张尧同(四城)诗云“吴越争雄日,区区在朋兵。空余争战地,无处不高城。

常州四城者,阖闾域、淹城、胥城、留城也,皆系秋时期所筑。相传在3000多年前,泰伯建句吴,都梅里,延陵便成为吴文化之发样地之一。至吴工寿梦始强,阖闾登基,夫差称霸,大湖周边,城池崛起、堡垒屹立。市井暨盛,烽烟亦起。

太湖北岸,国近都于此;滆湖之滨,奄君垒城自立;太滆之间,伍员筑城御御敌;奄君之侧,又有留国相倚。

延陵古邑,如此形势,犹如展示一部春秋历史。演泽一幕波澜壮阔的生动活剧。

阖闾城位于常州与无锡交界处,分別属于常州雪堰镇城村与无锡胡埭镇湖山村。

阖闾城始建于周敬王六年(前514),距今已有2500余年。《越绝书・吴地传》载:“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ー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阖闾所造也。吴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又云,“吴小城,周十二里。其下广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门三,皆有楼,其二增水门二,其一有楼,一增柴路。”

有史以来,一直以为《越绝书・吴地传》 所云吴大城在苏州,吴小城在常州,常州(无锡)阖闾城即为伍子胥所建堡垒。经过多次对阖闾城遗址的考古挖掘,特别是2007年经长达1年多的考古发现,可以基本认定,此城为春秋晚期吴国都城。

古城遗址呈长方形,中段有残存城墙相隔,形成东、西两个方形区域。东城较小,在无锡境内;西城较大,大部分在武进境内。城墙残高3-4米,墙基厚约20米,均系夯土筑成。城壕总长约4000米。发现陆门和水门、大型建筑群、护城河等遗迹。大型建筑群、水陆门集中在西城,而东城仅发现春秋时期水井,因此西域的规格高于东城。从阖闾城大小城的布局和西域内高台建筑遗迹的分布分析,除反映其防御功能外,还反映了吴地居民以中为尊和以西为尊的思想。

通过与魏都安邑、郑韩故城、楚都郢、秦都雍城、齐都临淄、鲁都曲阜、晋都新田等古都比较,阖闾城遗址规模与春秋战国时期其他都城大致相当。《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云:“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阖闾城的规模和布局,既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营造都城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格局,又完整地反映了伍子胥的筑城思想,并与《越绝书・吴地传》“阖闾之时,大霸,筑吴城,城中有小城二,徒治胥山”的记载相吻合。

西城遗有练兵场和点将台等,其中一土墩传为兵器库遗址。城内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的夹砂陶、红陶和西周至春秋时期流行的曲折纹、回纹、菱形填线纹等几何形残陶片,为研究春秋晚期吴国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为展示吴国发展历史,今在遗址附件新建阖闾城博物馆,又按原样复建子城。

淹城:位于常州城南,旧属晋陵县(今武进区)。宋《咸淳毗陵志·古迹》载:“在县东南二十里,与武进接界……旧传,水调,斩得朽木可宿火,近岁尚有之。或云古毗陵城。”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常州府》云:“淹城在府东南二十里。其城二重,濠堑深阔,周广十五里。《越绝书》:毗陵县南城,古淹君地。或日:即汉毗陵县旧治。又有留城,在淹城东五里,周广准淹之内城云。”

东汉袁康《越绝书·吴地传》则曰:“毗陵县南城,故古淹君地也。东南大家,奄君子女冢也,去县十八里,吴所葬。”清人褚邦庆《常州赋》提及淹城,释曰:“《越绝书》汉人袁康撰,其书近古,似可信。或即商末之奄君,周逐之,而来居此。

康熙年间《重修淹城古剩碑记》曰:“淹城古迹,曲水环围,苍松郁秀,颇类空山无尘绝俗之境。”民国《淹城窦氏宗谐》录晚清(流城记》云:“泌水之乐,东山之卧,衡门之栖,钓台之依,悉若斯城之天然成趣,是以游目骋怀,极我视听之娛耶。”“越内城至子城,有茅庵就憩焉。神奇前古井,一窥之深黑,岂俗所称蛊井者。”“城南外有石梁棘赛,今惟颓垣茂草。东西北三面长松数万,郁郁苍苍,如云环翠拱,下与明泉缭绕,曲相笼罩,甚可爱也。”1935年,陈志良先生在《上海时报》曾发表《奄城访古记》,称这里“丘壑奇丽溪水重环,三千年前,古城仍在。”

淹城是我国目前春秋晚期城池遗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1935年,中央大学卫聚贤、陈志良等考古学者,首次对淹城进行了实地调查,确认流城为一处古代城池遗存,并发表了《城访古记文,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史学大师吕思勉为此文作序: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淹城内城河出土4条独木舟和一批青铜器、几何印纹陶器,首次展示了淹城独特的文化内涵。特别是1986年至1991年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对淹城遗址为时6年的考古发据,解决了淹城的形制、筑城年代、筑城方法和城内城外大量土墩的性质等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为全面研究淹城的历史及文化内涵莫定了良好的基础。

陈志良《奄城访古记》日:

今常州城南二十里许有奄城遗址,亦作淹城。……遗址外观,高出地面丈许。城有三道:外城(俗称外罗城)、内城(俗称里罗城)、子城(俗称紫禁城)。城用黄土筑成,未见版筑之迹。外城、内城各有河绕之,不相道硫,深丈许,宽十ー、二丈,三城出入口只一道。外城在正西,内城在西南,子城在正南。全城直径一里半外城周六里,内城周三里,子城周里许。外城高于城外农田;内城高于外城;子城更高于内城。子城、内城间有土岗一道,由东向西,名跑马岗,传为奄君馳马处。外城西南部有土墩三,黄土筑成,高四丈余,在南者名头,在西南者名肚脐墩,在西者为脚墩,即《越绝书》所称之淹君子女冢也。

……践奄时,奄族的另一部分遗民,南退至准夷之境,到成王准夷,此一部分奄国遗民,再被迫南迁,乃渡长江而居留于常州,故常州亦存奄民族的遗迹。

淹城是我国目前春秋晚期城池遗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遗址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与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组成。这一筑城形制在中国城市建筑史上,可谓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子城呈方形,周长500米;内城,呈方形,周长1500米;外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2500米。外城河外侧另有一道外城廓,周长3500米。淹城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

淹城城墙均系垒土堆筑而成,即挖河垒土为城,充分利用当地粘土,不挖基槽,不经夯打,层层堆筑。淹城现高3-5米,墙基宽3040米,城宽30-50米,最宽处达60余米,深达4米左右。

淹城究竟为何城,历来众说纷纭。或云季子故里,或日因越质处或云毗陵南城,或称奄国之都,林林总总,众说皆有道理,却又缺籍史载支撑,至今依然是谜。

胥城位于常州城南马杭上店,今属武进区湖塘镇上店村。宋《毗陵威淳志・古迹》载:“胥城在县东二十里。《四番志)云:子所筑。清《光绪武阳志余)日:“伍子背伐楚时筑城为军全。”自古以来,除旧志所云“伍子胥伐楚时筑”外,还有“县侨治”之说,即六朝时期琅琊都莒县侨治江东所在地。

另据清《光绪上店氏家乘)记载:“其地为阜,址延袤時陇河(青龙河)堤间,乡人往往指数,以此为伍大夫壁全之遗也。

伍子背(前559-前484),名员,字子背,楚国椒邑(今湖北监利县)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父亲伍著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与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进往吴国,成为吴王间重臣。吴国倚重伍子背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齐鲁,成为诸侯一霸。后来,夫差听信太宰伯語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令其自杀。伍子背死后9年,吴国为越国所灭伍子胥在常筑的军全亦被越国军队踏平。

至今,胥城残留部分城墙遗迹,土阜前有青龙河横贯,水中传有深潭,俗称龙潭。明嘉(1522-1560)年间,邑人在胥城遗址建造禅院,塑伍子背像,额日“胥城禅寺”。

近年在胥城遗址进行过考古挖掘,出土部分春秋战国时期文物。根据以上信息分析,骨城为春秋时期遗址确信无疑,不论是军事堡垒还是其他建筑,背城由来已久,至于是否由伍子胥所筑,有待新的考古发现。

留城位于常州城南淹城东5里。清乾隆年间,邑人猪邦庆(常州赋》云:“淹城、留城,与虎城方圆异象。

褚邦庆所云留城,史籍难见记载,地方旧志也少有文字,最早记载见于清乾隆间顾祖禹《读史方與纪要》“又有留城,在淹城东五里,周广准淹之内城云”区区18字。

又见清《光绪武进阳湖合志・古迹》:“留城在淹城东五里,城之大仅准淹之内城。”《光绪武阳合志》与顾祖禹《(读史方奥纪要内容相同。留城规模不大,按“周广准淹之内城”之说,城周仅有500米,恰好3里。留城系春秋战国遗址,是小国之都还是军事堡全,不得而知。

南宋罗泌所撰《路史》云:唐尧子“丹朱庶弟九,其封于留者为留氏”,留国在春秋时为宋邑。(《左传・襄公元年》:“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留即留邑、秦统一六国后,置留县,属泅水郡。西汉建立,留县改属张良封邑。《汉书・张良传》载:“汉六年,高祖以三万户封良,良不敢受,自愿封留足也,乃封良为留候。”东汉初,留县属彭城国。六朝时期,留县先属彭城国,后属彭城郡。《晋书・地理志》云:“留属彭城。其时军旅送兴,留为东西门户。

今有学者以为,淹城与鲁地奄国有关,奄即曲阜一带,同样属于鲁地之留国,历史上是否也有南迁可能?且常州淹、留二城相近,奄、留故地皆在鲁域,南迁北人取故国之名以自安。

而见清《窦氏宗谱・淹城记》云:“相传吴越争霸,越子为质于吴,被拘于斯,不得还国,自哀其羁之情、乡思之切,因以淹、留名城。”相传,越王勾践被吴王羁押于留城,这位亡国之君在此“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3年后便报覆国之仇。

留城旧有遗址,土阜高隆,城周有河。清朝一代,仍见“长松森郁,地甚可爱”。早在明代,本乡吴氏在此修建庵堂(俗称留城庵)祀观世音等著萨。1978年冬,留城旧池被填,土阜被平整为农田,遗址被废。

留城附近有何留墅小镇,依河而建,街之两端建有圈门,小镇与留城相关。今留城一带已为武进新城,所存遗迹,荡然无存。

【作者简介】吴成队,男,生于1955年4月,祖籍山东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吴庄村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一带一路》《中国商报》《山东经济报》特约记者,枣庄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已发表5000余篇文章,已出版《风雨榴乡情》50万字,获得68个荣誉证书,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作家,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研究员,全国文化长征组委会副主编,世界吴氏文学艺术联盟高级副总编,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作家,原工作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委宣传部。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