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原创作品 >

从“一画一匾一取向” 察看吴地诚信文化的渊源与张力

发布时间:2024-07-04 23:28 来源:至德天下网
文/沈云福
      从古代泰伯奔吴到季札履心挂剑,直至以荣氏兄弟为代表的近代锡商,有着吴人崇德戒欺、诚信行道的鲜明文化特质。一方水土育一方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为人诚信,是近代著名锡商成功的秘籍,也是吴地商道的基石。在这里,拟通过几个物件与故事,察看吴地诚信文化的渊源与张力。
 
      一、泰伯殿堂里的一幅画
      无锡近代工商文化是从吴文化的基础上演化而来。3000多年前,泰伯奔吴,开辟荆蛮,把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相结合,开创了“东南礼乐之始”的吴文化。源远流长的吴文化彰显着中华优秀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孔子曰:泰伯三以天下让,可谓至德矣。其“孝友、诚信、谦让、自强、崇文、济世、创新、致远”的精神文化,一直浸润和激励着吴地后人开拓前行。在无锡鸿山泰伯陵殿堂的东厢房,挂有一幅泰伯第十九世孙季札履心挂剑的画作,常常引起众多参观者驻足观赏。这幅画取材于司马迁的史记,真实地再现了季札对逝者守信于心的故事。司马迁在《吴泰伯世家第一》中记载了泰伯第十九世孙季札履心挂剑于徐君墓前的这一诚信义举。文曰: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家冢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这件事被历代旌表为守信于心的典范。唐代李白曾诗赞:“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归来挂松坟,万古知其子。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矜。”吴地在春秋时期即有物物交换的“市”存在。春秋末年到汉初,乃至唐宋时期吴地的工商业活动日益频繁,其领域宽广,交易水平已相当发达。迄至明代,商品经济的新芽在吴地首先得以萌发勃兴,张瀚《松窗梦语》载:“余尝总览市利,大都东南之利,莫大于罗绮绢纻,而三吴为最”。《(同治)苏州府志》描述当时苏州的商业活动曰:“列巷通衢,华区锦肆,坊市棋列,桥梁栉比,梵宫莲宇,高门甲第,财货所居,珍异所聚。歌台舞榭,春船夜市,远土巨商。”可见吴地商贾称盛的历史从未中绝。虽然季札没有如范蠡、子贡等人治产殖货的经历,但是季札挂剑被视为吴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季札通过挂剑行谊所体现出的守信品格与道德规范,为吴地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伦理标杆。后来,在吴地也留下深深痕迹的古代商界鼻祖陶朱公(范蠡),对为商之道多有诫言,后人归纳其著有《经商十八法》,最强调的是一诺千金讲诚信。这些都为吴地人熟谙商道即人道之诀,掌握诚信行商之要,凭借海陆之饶和交通之便,形商贾并凑繁荣的局面提供了思想先导。
      二、荣家老宅的一块匾
      吴人善商,先祖崇德诚信的精神影响深远,被一代又一代的商者传承发扬之。无锡有首流传很广的《十劝人》诗。其中说:“第三要劝经商人,秤平斗满心公平。老少无欺做生意,和气生财源茂盛。”荣宗敬说;“最聪明之人,往往是厚道可靠之人,在管理中能够承上启下,能作为串联的那个人。讨好浮滑好事之徒不能负重职,吾不屑也”。到荣巷探访荣家老宅,有一块匾额特别吸引眼球。此匾上书“戒欺”二字,高悬在承德堂右侧荣德生的书房里。天地有神明,暗室也无欺。荣德生以此时时提示自己和家人做人为商切记诚信戒欺。荣德生将“戒欺”一生信守不渝,还手书一联:“心正思无邪,意诚言必中”,字体中规中矩,遒劲有力,凝练了荣德生对人道和商道的总结。“戒欺”成为荣氏家族的家训和做人的根本。
      1911年南方大水,荣氏粮食堆栈积水,茂新部分小麦受潮变质,荣德生断然决定扔掉所有受潮麦子,确保面粉质量,不让一粒变质小麦流向市场。这一事件后,荣氏的“兵船牌”面粉声名远播。在申新三厂刚刚开始兴建的时候,荣德生就对棉花库房的人讲:“你到外面去收棉花,你过秤,是多少斤就是多少斤,不能是进来的多,你记在账上的少,比如收了105斤,你只记100斤。我到年底是要查账的,如果到时候库里多了、账上少了,我要停你的生意。为什么呢?因为你多要了人家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一种偷窃,你用这种方法,好像看起来是为我们厂里在谋利益,但实际上你是偷了人家的东西,也是偷了我的东西,坏了我们厂的名誉。”荣德生还自费编印《人道须知》,书中疾呼要发扬诚实、笃信、勤劳等美德。1926年,他亲自制定了这本书的章节纲目,然后请了江苏省中小学教育的有名专家来执笔编写,当年第一次出版时印了一万六千册,免费送给无锡和苏南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这一本《人道须知》,是荣氏家族的一些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之集成,在历史上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晚清时期开始创业的周舜卿,一生也奉行诚信经营,信誉蜚然。他 16岁进上海利昌铁号当学徒,后成长为上海滩著名的“煤铁大王”,创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信成银行”。“信成”之名,取“民无信不立……有信必成”之意。清廷覆灭,“信成银行”总行和各地分行都遭到挤兑、提存,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危机。此外,银行协理沈缦云是同盟会会员,暗中将巨款贷给革命党人,信成银行遂告破产,歇业清理。对于银行对外所欠债务,周舜卿信守承诺,依托盈利较好的无锡分行,把升昌、震昌商号卖出,抽调裕昌丝厂的流动资金,终于在1914年秋全部清偿。他说:“信成我总理之,我终不负人一钱,使国人因信成故,于银行有戒心”,但“数十年辛苦所得,至此耗大半”。信成银行停办后,年过六旬的周舜卿并没有沉沦,只是收缩投资,专注于所办的缫丝工业,终于又成为无锡的丝业巨头。
      以德治商,讲信誉、守信用,重品质、戒欺诈,行善举,成为了百年锡商立身之本,兴业之道、制胜之器。天道酬勤,商道酬信,荣氏兄弟和锡商前辈践行“心正”“诚信”“戒欺”的理念,才成就了中国民族资本的首户和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重镇。因年代久远,荣德生书房内戒欺的匾额被损坏了,荣毅仁为铭记这条家训,发扬诚信为本的商业精神,于1988年请邓小平重新题写“戒欺室”,悬置于北京客厅正中上方。如今,随着荣毅仁北京四合院的整体迁锡,这块匾额重现在荣巷荣毅仁纪念馆内。两个物件异曲同调,一个主题。从太史公司马迁对季札履心挂剑的赞扬中,可领悟到太史公对古代江南崇德诚信文化的高度肯定,而从荣德生的题词中,可领悟到他对以荣家为代表的锡商群体的褒奖,以及对市场经济中诚信文化的有力倡导。从古代泰伯到季札,开创了江南崇德诚信的一代风气。此风绵长,至近现代也延续了这种吴文化之本源。
      三、“三个统一”之取向
      自古以来,我国先后涌现各有地方特色的商帮,但在近代机器大工业时代,不少商帮都渐渐没落了。反观无锡,却相继成为了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和当代乡镇企业发源地,锡商谱写了我国地方经济史的独特篇章。这是与上海开埠就近幅射等天时地利条件所关联的。如从人文层面溯源,与吴地推崇至德风尚经商义利兼顾的关系十分密切。近代锡商在创业中孕育和发扬了“敢为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的“锡商精神”。它植根于悠久的吴文化和儒家文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锡商前辈唐保谦说:“言利,非以自饶乐,思自效工贾,以此远谟而为国家塞漏卮,为乡里兴大利。”荣德生在兄长荣宗敬六十寿辰之际,亲撰一文写道:“家兄一生营业,非恃有充实之资本,乃恃有充实之精神,精神乃立业之本。”①民无信不立,业无信而衰。欺者,欺骗,欺诈也。“戒欺”,看似最起码的要求,始终如一地坚守这条道德底线却殊为可贵。民国时南通张謇对所办师范学校的题词是“坚苦自立,忠实不欺”,当年朱镕基总理为中国会计学院题词是“不做假帐”。荣毅仁为了把中信办好,亲自制订了32字的“中信风格”: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谦虚谨慎,团结互助;勤勉奋发,雷厉风行。他在新员工培训班上语重心长地说:在中信工作,“一是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荣誉,一是要维护公司的信誉,一是要维护个人的人格。”中信的员工说,荣毅仁主持中信 14年,“已和公司融为一体,公司已成为他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公司中最忙的一个人”,称他是“最讲信誉的董事长”。从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无锡民营企业,对祟德行商诚信经营也表现得十分执着。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曾为《走近锡商》一书序中提出,要学习锡商前辈的“三个高度统一”:一是追逐利润与追求仁义的高度统一;二是做人谦让与做事争先的高度统一;三是固守诚信与灵活创新的高度统一。前者突出“义利合一”,弘扬关爱社会的奉献精神;中者强调竞合中的包容和坚韧;后者则凸显守信和灵动进取的发展之道。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吴仁山认为,道正、业兴、家旺、荣归,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百年荣耀的真实写照,而前提是人道商道正,这又来源于至德泰伯开创并生生不息的吴文化。有一本明朝沿传至今的《荣氏家训十二则》,反映了吴地文化延续到民族工商业萌芽时代的精华之姿。家训含有圣谕当遵、孝弟当先、祠墓当展、族长当尊、宗族当睦、蒙养当豫、闺门当肃、礼节当知、职业当勤、节俭当崇、赋役当供和争讼当息十二个方面的内容。各则所列行为规定除了反映儒家的礼义廉智信基本要义外,还颇有自己家族的特色,包括重视子弟自小教起,培育成才,为人处世,诚信为本,“毋作非为”,提倡“纵不能入学中举,就是为农为工为商贾,亦不失为醇谨之善人”等等。这些人道以及商贾之道的规范导向,早已渗透到无锡当地家族文化的血脉里。由儒入商的荣德生将其道德理想融化在其创业活动中,曾说:“古之圣贤,其言行不外《大学》之明德,《中庸》之明诚,正心修身,终至国治而天下平。吾辈办事业亦犹是也,必先正心诚意,实事求是,庶几有成。”这段镌刻在梅园里的箴言,生动道出了锡商以德治商、诚信为先的商道诉求。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惟精神闪光,情怀永在。百年锡商崇德戒欺的文化禀赋,是吴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一大闪光点。研究和传播弘扬吴地诚信文化,这对于厘清吴文化与商道的关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纠正市场经济中一味逐利、失信竞争的种种时弊,夯实中国梦的价值基石,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注解:①荣德生:《家兄嫂六秩征文事略》,《荣德生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95页。
      作者简介:沈云福,1949 年 10 月生人,曾任无锡县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等职,现为中国经济史学会会员、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无锡荣德生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期关注和研究地方经济发展史,曾著有《异军先锋》《锡商代有华章出》等。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